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晚唐诗歌上课

中晚唐诗歌上课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之咏史诗经常用反用其事的笔调。这首 诗中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 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 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 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泊秦淮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
藩镇割据
藩镇的叛乱与割据,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遗 留下的一个痼疾。中晚唐时期,特别是宪宗、武宗 时期,曾经有过对藩镇用兵的胜利,如宪宗时平淮 西吴元济,武宗时收复昭义镇等,但这些短期的胜 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藩镇问题。
晚唐时期,实际上各个独立王国已经形成。 到昭宗朝,各割据藩镇便纷纷立国了。大顺二年 (891),王建建立前蜀国,景福元年(892)杨行密 建立吴国,景福二年(893)钱鏐建立吴越国,王审 知建立闽国,乾宁三年(896)马殷建立楚国。方镇 与宦官争夺权力,昭宗利用当时拥有重兵的方镇宣 武节度使朱全忠杀尽宦官。结果,宦官清除后,昭 宗也被朱全忠所杀,唐王朝随之灭亡。
遗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诗歌的表现内容
❖ ❖ ❖ ❖
大表杜
妇 女 题 材 诗
写 景 纪 行 诗
咏 史 怀 古 诗
政 治 咏 怀 诗
致 有 以 下 几 类
现 内 容 来 看 ,
牧 的 诗 歌 , 从

杜牧诗歌 ●咏史怀古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 知是荔枝来。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 之争”。同样给唐王朝带来灾祸。
“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 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 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 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人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牛李党争”从中唐开始,一直延续至唐亡。两党在党争过程中均 排斥异己,在不少地方,带有互相倾轧的性质,实于朝政有害。
朋党之争,实为唐王朝走向崩溃灭亡之一助力
二、晚唐诗歌特点:晚唐诗歌的别样美丽
关于晚唐诗歌,过去评价一直较低。宗白华先生说:“历史说明自中唐以后,唐 朝向衰亡的途上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 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诗人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 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然而 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晚唐的诗坛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 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美学散步·唐人诗歌中所表现 的民族精神 》)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 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 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 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 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 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苔多湘回逐骑来门明哀外半雁
。菰少?春纷。灯孤。惊虏》
米人
风纷
暗影
飞弦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情景和气氛两个方面,烘托出失群孤雁的孤寂 和悲凉。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 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
杜牧诗歌 ●小结
晚唐的诗坛虽比不上盛唐的繁荣,中唐的热闹,但却决非一片荒芜,不 可救药的颓废,而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 近黄昏”(《乐游原》)。如果说晚唐是唐王朝的黄昏,那么,晚唐诗歌也仍有它 落日前的余晖、晚霞,所辉映出的美丽。
在晚唐,盛中唐的各种流派、风格、创作手法都有所继承。和中唐相比, 晚唐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所以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 到发展。李商隐、杜牧为晚唐诗人之翘楚。他们的诗歌,在忧时悯乱、感叹身 世之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但无论表现内容还是创作艺术都取得了杰出 的成就。
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 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 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 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 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哀秋, 而是歌颂大自然的秋色 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 拂笔端。
杜牧诗歌 ●感慨时事
处莫
在须
过仙
开金
岸,厌一,知数,掌四,河《
莓水潇一岂胡声长月散云秋早
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他九岁时, 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此后却由于党 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的生活中度过了坎坷的大半生,四 十六岁时郁郁而死。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他曾说自述“樊南生十六, 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入幕府(时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 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待他如亲子。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令狐楚便亲自 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 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这一年的主考官为高铠,令狐綯时任 左补阙,由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 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 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 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 的上层人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
杜牧生平: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 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 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 樊川”。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 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 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 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勋员 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 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 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
诗歌欣赏: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使它完全走上
了末❖路宦。唐官王专朝权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与皇帝的昏庸、政治的 腐败❖以及藩晚镇唐割时据期三大政治问题密切相关的:
❖ 朝臣党争
宦官专权
自中唐以后,唐王朝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晚唐时期,则发展到 了可以掌握皇帝废立的地步。
唐宪宗为宦官陈宏志所杀;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杀,穆宗和文 宗皆为宦官所立。唐文宗即位后,在大和五年(831),曾用宋申锡 之谋,欲除去宦官,由于宋用人不当,为同谋者所出卖,结果以失败 告终,宋也贬死开州。大和九年(835),用李训、郑注,谋去宦官, 结果反为所败,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杀朝官,宰相王涯以下朝官六百 余人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朝官人人不能自保,至有不得不入朝 时,与家人辞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穆宗长庆以后,唐王朝危机进一步加深, 士人心态发生巨大变化,诗坛风貌出现 明显转变,唐诗由中唐进入晚唐。
三、小李杜的诗歌代表及赏析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 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以别于杜甫。其诗风格俊爽清丽, 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杜牧(803-852) 字牧之,祖居樊川乡,
此后,宦官权势更盛,文宗形同傀儡,常常泣下沾襟,自叹“受 制于家奴”。以后的历届皇帝,均为宦官所控制。武宗朝,宦官仇士 良致仕前,给他的同党留下玩弄皇帝的经验说:“天子不可令闲暇, 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 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 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 力欲焉往哉?”(《新唐书·仇士良传》)宦官专权,实是唐王朝衰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 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 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 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 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 格。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 玉谿生,有《李义山 诗集》。 “直挥笔为文,不爱 攘取经史”
李商隐生平遭际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与 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李”。此外,晚唐还有一位段成式,三 人俱排行十六,又都擅长骈体文,因而当时有“三十六体”之称。但以诗歌的总体成就及对 后世的影响而言,温、段均不能和李比。
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 晚唐时期的诗人杜牧。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 约略可以知
道:杜牧善于将个人 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 之中。他的诗歌作品 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合,同样也体现格——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他的诗,纵横古今, 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 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 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 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 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 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 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