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解肌清热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微洪
柴胡 葛根甘草 黄芩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 生姜 大枣
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
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
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百草苑陈桔芥前)
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1.2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温病初起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清胃)当地连升丹。
(清味)当地炼升丹。
玉女煎★
《景岳全书》
胃热阴虚证
清胃滋阴
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
石膏熟地 麦冬 知母 牛膝
玉女膏熟地麦母牛。
竹甘夏石人麦米。
竹竿下十人卖米。
4.2清营涼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热入营分证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神烦少寐,谵语目喜开,或闭不一,斑疹隐隐,舌绛干,脉数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淸营)翘黄地竹犀丹麦银元。
(淸营)娇皇帝住西单卖银元。
犀角地黄汤★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小青龙汤★
《伤寒论》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
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
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
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止嗽散★
《医学心语》
风邪犯肺证
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附子、大黄、细辛
大黄细附。
大黄媳妇。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阳虚寒积证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
(温脾)附大人芒归草干姜。
(温脾)符大人芒归炒干姜。
2.3润下
济川煎★
大头瘟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恶寒发热,咽喉不利,舌燥口渴,头面红肿痛,目不能开,舌红苔黃,脉浮数有力
黄芩、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普济)荷(坤)参芩翘马,蓝胡陈梗连甘蚕牛。
(普济)和(坤)生擒俏马,兰狐陈更连赶残牛。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外感风寒表实证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
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
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
《伤寒论》
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恶寒发热、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防芷芩芎草地苍,
细飲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恶寒发热,头重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
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升麻葛根汤★
《闫氏小儿方论》
麻疹初起
解肌透疹
麻疹不出,发而不透,身热恶风,头痛肢疼,咳嗽,且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浮数
升麻葛根 芍药 甘草
升麻葛根草药汤。
升麻葛根草药汤。
1.3扶正解表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人参败毒散)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痛泻要方),陈药术防。
(痛泻要方),臣要住房。
3.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寒热错杂之痞证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心下痞满,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半夏(泻心),三人连芩。
半夏(泻心),三人练琴。
4.清热剂
4.1清气分热
《备急千金要方》
1热入血分证2热伤血络证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吐血,便血衄血,尿血,舌绛,脉数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芍药、丹皮
犀地牡丹芍,(清热凉血好)。
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
4.3清热解毒
黃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三焦火毒热盛证
泻火解毒
大热烦躁,错语不眠,口燥咽干,吐衄,发斑,痈肿疔毒,舌紅苔黃,脉數有力
白虎汤★
《伤寒论》
气分热盛证
清热生津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虎)粳石母甘,(好残酷)。
(白虎)精食母肝,(好残酷)。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
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 人参、炙甘草、粳米
《景岳全书》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
(济川)牛当归,壳麻泽苁蓉。
(济川)牛当归,俏马则从容。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脾约证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麻子杏黄蜜药朴实。
麻子姓黄蜜要朴实。
2.4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1.悬饮
2.水肿
攻逐水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革更,干呕短气,水肿,二便不利,头痛目眩,苔滑,脉沉弦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十)枣戟遂芫,(胸胁饮悬)。
(十)枣脊髓圆,(胸胁饮悬)。
2.5攻补兼施
黄龙汤★
«伤寒六书»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桑菊饮★
《温病条辨》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辛凉宣泻,清肺平喘
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导赤)竹甘通地。
(导赤)竹竿捅地。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胆湿热下注证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头痛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
龙胆草柴胡 泽泻 木通 黄芩 栀子 当归 生地 生甘草
胡归生龙子,芩山草朩泻。
乌龟生龙子,群山草木谢。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少阳湿热证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小便短少,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舌红苔白腻,脉数弦滑
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蒿芩夏芩,竹陈积黛滑草。
高琴下令,诸臣只戴花草。
达原饮★
泻热通便,补益气血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甘草 人参 当归 生姜 大枣 桔梗
(黄龙)桔硝人,实归朴三军。
(黄龙)结骁人,食鬼破三军。
三:生姜、大枣、甘草。 军:大黄
3.和解剂
3.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1伤寒少阳证2妇人热入血室
和解少阳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
参苏,木前枳夏茯三葛陈梗。
伸诉,目前只吓服三个陈梗。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 附子 细辛
子细麻黄,(解表助阳)。
仔细麻黄,(解表助阳)。
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
阴虚外感证
滋阴解表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芩人半甘姜枣。
小柴胡情人伴甘姜嫂。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少阳阳明合病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姜芍药枣夏川军,枳实(为了)大柴胡。
江琴要找夏川军,只是(为了)打豺虎。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脉,滑数
大黄、桃仁、丹皮、冬瓜子、芒硝
黄牡丹芒硝冬瓜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