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
但基督教并不是凭空创造而出的,它与犹太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由犹太教发展而来,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宗教在教义及观念上又有着极大地区别。
相同之处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称为《圣经·旧约》,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经书。
同时,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先知”和“启示”等观念。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基督教派及基督信徒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
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
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
而犹太教认为这个“三一”观不符希伯来圣经,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即雅赫维(耶和华),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
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
犹太教认为犹太教徒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则敬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认为凡信奉上帝的人都为其“选民”。
犹太教盼望弥赛亚(复国救主)降临,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而基督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他就是耶稣。
犹太教宣扬“末世论”,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
末世论带有此岸行性和直观性。
基督教提倡“救赎说”,受希腊唯心哲学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
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
此
岸和彼岸对立起来,肉体和灵魂相分离,耶稣通过受难和复活已经救赎了世人的罪过。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其中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等,并把它称作《旧约圣经》。
所不同的是,犹太教还有圣法经传《塔木德》,而基督教则适应时代的发展,编纂了《新约圣经》,以满足传教的需要。
基督教认为“新约”和“旧约”和谐一致。
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新约”不符希伯来圣经。
基督教有“原罪论”,世人都遗传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就是原罪)因此人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
只有通过耶稣才能获得拯救。
人能在上帝面前罪得赦免,乃是因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及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救主。
犹太教认为基督教的“原罪论”,“耶稣是唯一拯救”这样的观点与希伯来圣经冲突,人并没有原罪,但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权柄,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作抉择。
每个人都应为他自己负责犹太教认为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人都在来世有份,并不取决于是否相信“耶稣是基督,基督是上帝”。
任何人都可以借着信靠上帝,并过着敬虔与道德的生活而获得上帝的救恩。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经由流血来为人赎罪,耶稣有如逾越节羔羊,耶稣在耶路撒冷城外被罗马士兵处死于是十字架上是为全人类而行的赎罪祭“耶稣作为祭品,他的牺牲免除了世人的原罪和所有的罪”。
犹太教认为“不流血就不能赎罪”这种不符希伯来圣经;希伯来圣经中“逾越节羔羊”不是用于“赎罪”的,基督教把耶稣说成“完美赎罪的逾越节羔羊”并没有希伯来圣经根据;希伯来圣经中不是所有的祭献都与“赎罪”相关,同时祭献羔羊并非是唯一的“赎罪”手段,另外希伯来圣经的赎罪祭可以不使用羔羊,“流血”并非“赎罪”的唯一方式。
基督教袭用了犹太教的教会这种组织形式及其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
但其差别在于犹太教在宗教礼仪中实行“割礼”,以区别于其他未实行割礼的不洁民族,强调严格的戒律和繁缛礼仪,而基督教则废除了割礼制度及严格的戒律和烦琐的礼仪,实行较为简便的宗教仪式,认为洁与不洁的区别在于内心的虔信,而不在于肉体上的标记。
犹太教的核心是律法和祭祀,基督教的核心则是信仰和道德。
在男女关系上,犹太教虽然明令禁止淫乱,但从未提倡禁欲,然而在基督教中,禁欲被当做一种崇高德行而加以赞美。
在贫富的问题上,犹太教采取一种劝人安于现状的态度,
贫穷固然为上帝所愉悦,但富裕也不是邪恶。
基督教则把贫穷与富裕截然对立起来,贫穷是一种美德,富裕却是罪恶的象征。
由于长期遭受外族人的压迫,犹太民族表现出强烈的复仇心理,犹太教的上帝要求人们对敌人采取“以命偿命,以眼还眼”的态度,对世人爱憎分明,常常动怒要剪除恶人;而基督教的上帝则对一切人都充满了爱,表现出极度的仁慈和宽容。
犹太教的律法虽然也包含着道德成分,但却明显的带有强制性,它是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惩恶)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它注重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及其效果。
而基督教的道德则更多的基于人的内心自觉,它是通过一种肯定的方式(到的反省)来协调人的行为,更侧重于人的内在的善良动机,这种动机论的道德观反映到宗教态度上,就是对上帝和基督的信仰。
督教鼓励或要求其信徒传教,有把所有人纳入基督教之中的愿望。
基督教不限制其教徒与外族人通婚,而犹太教则规定其教徒不能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
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领受割礼。
犹太教徒以雅赫维神的“选民”自居,认为自己比别的民族优越,故排斥其它民族。
犹太教认为没有必要使所有的人成为一种宗教的教徒,成为宗教徒与安享来世没有必然联系,犹太教不鼓励非犹太人加入犹太教。
犹太教为非犹太裔者加入犹太教设置的了特殊的且比较困难的程序和要求。
基督教最初作为犹太教内部的一支派别时,守的节日是安息日和逾越节。
而当它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后,则改安息日为礼拜日,改逾越节为复活节。
犹太教徒从来不过基督教的节日,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大都与他们无关。
犹太人有自己的新年。
新年庆祝活动是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18日结束,包括三个重要的节日:新年、赎罪日和住棚节。
基督教新约描绘了很具体的“天堂”“地狱”。
希伯来圣经从来没有提到过基督教新约所描绘的“天堂”“地狱”,希伯来圣经不包含基督教新约所展现的“天堂地狱观”。
犹太教的撒都该派甚至否认有“天堂”、“地狱”及死后的生命之说。
此外,基督教与犹太教使用的历法不同,采用的纪元也不同,基督教描绘了很具体的“天堂”,“地狱”,而犹太教的撒都该派甚至否认有‘天堂’、‘地
狱’及死后的生命之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而犹太教则仍保留着崇拜氏族神的成分和对自然力的崇拜。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这些差异使得两教在历史上产生过极大地冲突,犹太教遭到极端迫害。
而我们对这两种宗教不应以好坏对错区分,而应充分尊重他们各自的信仰,毕竟宗教信仰在于内心的虔诚。
每种宗教的存在都由有它独特之处,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
英语学院091
胡俊秀
0933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