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宗教知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的区别
宗教知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的区别
“世界相对论”。设置两个世界:一个永恒 幸福、真实世界(彼岸),一个短暂痛苦、 虚假世界(现实)。人的目的是超越这个 世界,两个世界的划分在于赋予人类以希 望。
二 典籍:希伯来圣经
AD90年正典以来“一以贯之”的典籍 组成:《托拉》《先知书》《圣录》
《托拉》又称《摩西五经》:《创世纪》《出 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耶稣一生笃信犹太教,死后却为全新宗教基督教的 创始人和救世主。
意·科雷 焦·礼拜 婴儿基督 的圣母玛
利亚
耶稣显示神迹
17世纪西班牙穆里略《耶稣为瘫子治病》
17世纪荷兰伦勃朗《拉撒路的复活》
16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犹大之吻》
15世纪尼德兰画家博斯《你们看这个人》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
基督教神学的内容
上帝创世论:上帝自有永有、全知全能、三位 一体。
原祖原罪观: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命令, 偷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 过,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都在于原罪。
救赎观:人类犯了原罪,无法自救,是上帝的罪 人,需要基督的救赎。原罪观使民众的注意力 脱离现实,转向天国,希望得到救赎。救世主 : 是基督教对耶酥基督的称谓。救世主观念指的 是耶酥降生世间,为拯救人类脱离罪恶,得到 永生。
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大洪水
亚伯拉罕杀子献祭 提香
以撒祝福雅各
雅各拉结
约瑟成为总督
摩西出埃及划开红海
大利拉剪去参孙头发
君主制:扫罗 大卫 所罗门 第一圣殿时期 BC927年分裂:以色列(北)犹大(南) BC722年亚述帝国灭以色列 BC597/586年新巴比伦灭犹大“巴比伦之囚” “第一圣殿时期”结束
主教制:东正教的组织形式,无教皇和枢 机主教
长老制:新教的形式。信徒推选长老,与 牧师一起管理教堂,具体工作人员叫执事。
AD70年罗马入侵,毁第二圣殿,AD135年禁止犹 太人圣城居住,开始长达1800年的“大流散时期”
犹太宗教
一 基本思想
一神论
超验性:超越宇宙而存在 永恒性:自有永有 全能性: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上帝是立法者执法者 仁慈性:关怀人、帮助人、引导人 意义:世界不再是一个无序的对立分散的世界,
《利未记》“祭司”记录犹太教的教规。《民数 记》记录以色列的人口财产(男子6千多,人口 两万多)《申命记》“命”指法律,重申法律: 拜多神教处死,豁免年每七年一次。
三 组织
圣殿——犹太会堂 有形物质献祭——无形言辞祈祷 犹太会众
意义:通过犹太会堂和祈祷,犹太民族不在与 任何特殊形式的祭司、圣殿、国家捆绑在一起。 在任何地方都可与上帝直接交流,维系民族信 仰。后来成为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的 原型。
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指的是天主教, 它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 把哲学、政治、法律等,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 之下。
教会制度
教皇制:天主教会教规。神职人员分为三 个等级。
基督教在现世的代表:教皇>主教:枢机主教 (红衣主教)>总主教>大主教>主教(负责本 区工作)>神父(神甫)基层教堂神职人员, 司铎负责本堂区教务。
16世纪意 大利丁托 内托《总 督彼拉多 面前的基 督》
16世纪德国 画家格吕内 瓦尔德作品 《十字架上 的基督》
12门徒
《新约全书》的内容主要讲述耶稣和12门徒 的故事。耶酥30岁时在巴勒斯坦一带传教, 宣称天国将至,人们应当悔改;信他者得救, 不信者将被定罪。他抨击犹太教当权者,反 对默守犹太教的某些成规。教人“爱人如己” 和“要爱仇敌”。传教中,他显现神迹,治 病救人。耶稣赢得不少信徒,从中挑选出彼 得、雅各、约翰等12人为门徒,带他们在犹 太各地传教。
浓缩现代意识的人文主义文明
富人的义务穷人的权利 休息的权利“生来平等”
路得拾麦穗
耶稣与基督宗教
基督教的产生
在罗马帝国初期出现,为犹太教一分支,早期被定为 邪教异端,AD249-260,303-305多次别罗马当局迫害。 由于其发展壮大,313年《米兰赦令》基督教合法化, 392年成为唯一合法国教。在西罗马灭亡后为蛮族承袭, 成为中世纪权威统治。
基督教出现的背景
最初出现在巴勒斯坦,是罗马统治者对犹太人和犹太 教压迫的结果。犹太教分裂为多派,其中的埃塞尼派 发展影响基督教。
斐洛提出“逻各斯”:“逻各斯”是上帝和人联系的 中介。上帝无法企及,上帝通过“逻各斯”(基督) 的作用使自己的创造过程具体化合理化。
耶稣基督
耶稣是基督教信奉的救世主,称之为基督。耶稣在 世时基督教作为一个独立教会并未出现。耶稣出生 于巴勒斯坦普通犹太人家庭,犹太名为约书亚。耶 稣诞生在犹地亚小镇伯利恒并在拿撒勒长大,故名 “拿撒勒的耶稣”。30岁时在约旦河由约翰施洗开 始传教。耶稣有12门徒,因他在耶路撒冷散布不同 教义与传统犹太教发生冲突而遭到犹太上层迫害, 公元30年以“谋反罗马罪”别罗马猪排巴勒斯坦总 督比拉多钉死于十字架。死后三天复活,在他死后 10多年里,门徒继续追随他的思想,思想活动记载 于《新约·福音书》。
使徒保罗
保罗在18岁时来到耶路撒冷,迫害耶稣追随者, 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见到异象确信耶稣复活, 成为耶稣的追随者。保罗在基督教的贡献上是 提出“因信称义”,并废除犹太教的割礼习俗 和饮食束缚,吸引大量外邦人,也导致基督教 与犹太教分离,在保罗之后,基督教彻底走出 耶路撒冷,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而是有序和谐的,为认识和了解世界成为可能。 社会有了统一评判善恶的标准。
契约观
双向选择、互动关系、打破人的被动宿命 “约”——与上帝立约 “应许之地”“上帝的子民(神选民族)” 三次立约:彩虹之约 行割礼 摩西十诫
末世论
在上帝安排下,完美的世界将在末日到来。犹 太民族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有目的朝一个既定 方向发展的过程,意味着拯救复活不朽。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卡拉瓦乔
BC538年波斯帝国灭新巴比伦
BC516年返回家园,波斯宽松统治下的生活“第 二圣殿时期”
BC333年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托勒密(埃及)塞琉古(叙利亚)管辖,犹太人的家园不断被奴 役和成为行省。
异族统治多次起义,犹太教派分裂,法赛利派 (款热和讲实际)、撒都该派(投身政治)、埃 塞尼派(不承认私有财产、禁欲)等
选民论:因信称义,上帝拯救所有信仰的人。
基督教的分裂
第一次分裂1054年,分裂出天主教(以罗马为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分布在意、法、比、西、葡、匈、波、美、 拉丁美洲),东正教(以拜占庭为中心。分布在 东欧一带)
第二次分裂在文艺复兴时期,路德新教新教(中 国习惯称基督教。分布在英、美、德、北欧、澳 大利亚、新西兰)
“选民论”。上帝在世界末日所选择拯救一种人,“唯 一选民论”上帝让犹太人放弃多神教,上帝只救犹太 人。这也是致命之伤,犹太文化悲剧也来自这里。
“文化认同” 犹太人没有被世界各地所认同,靠内 部的团结。“文化认同”靠旧约来维系民族身份的延 续性,培养高度的文化,对文化的遵从热爱,犹太人 重视读书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群,诺贝尔奖三分之一 是,美国大学三分之一是犹太人教授,爱因斯坦、马 克思、弗洛伊德三个对20世纪产生影响的人物都是犹 太人。犹太人对人化高度责任心高度敏感,但也导致 犹太人的悲观,没有国家政权,少数人生活在边缘等, 他永远不会认同他生活的政治文化群体,犹太人遭遇 和历史关系决定了他们永远不会进入任何一个国家主 流当权,所以在表现个人才智的领域成就突出。人类 漫长历史时期地位低下但经济上富有,导致人们对犹 太人的仇恨,西方历史上犹太人受迫害严重,政治历 史混乱时期、纳粹时期、经济萧条时期。
四 律法
摩西十诫
守安息日
遵守饮食法
洁净:分蹄会反刍 多数鸟类 有鳞有鳍鱼类 无病无 疾无畸形 “仪式屠宰”
不洁净:分蹄不反刍 反刍不分蹄 鹰类 无鳞无鳍水 产类 血 自死动物
《圣经》与文学 先知与先知思想
社会的批评家、民族的良心和脊梁
线性直进历史观
不同于历史循环的悲观主义,而是对未来有希 望和憧憬
第三讲 犹太教与基督宗教
希伯来民族与犹太教
希伯来民族历史
闪族的一支 闪米特人
公元前1800年前后离开两河流域,进入“应 许之地”迦南。
族长时代:亚伯拉罕(撒拉) 以撒 (利百 伽)雅各(拉结)
出埃及-西奈半岛狂野游荡-返回迦南 士师时代(十二支派)
力士参孙
创造日月 米开朗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