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护理查房
PRODUCT OVERVIEW
LOGO
病例介绍
患者,张XX,男 , 69岁,因“双上肢震颤、
LOGO
运动迟缓10年余“于2016-06-02收入我科。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 至外院就诊,考虑诊断“帕金森病”,予以美多巴等治疗,患 者症状缓解,后患者症状进一步较前加重,出现全身僵硬, 前冲步态,摔倒等多次入院调整抗帕金森药物,并于2013年 在我院脑外科行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自诉术后症状较前改 善不明显,后患者症状继续进展,出现噩梦、幻觉等症状, 并于2015年底因摔倒致右侧上下肢骨折,行相关手术治疗, 今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收 入院。
临床诊断
1、无明显诱因及病因
2、中老年,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
3、根据PD四项主征震颤、强直、运动减少和步态异常,至少具备其中 两个。
4、根据病史,病程特点及临床特征诊断。
本例患者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临床症状较典型 静止性震颤;面具脸及慌张步态 。既往于我院诊断为帕金森 病。
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
焦虑——护理措施
PROBLEMS IN WORK
LOGO
心理护理
1、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和修养环境。 2、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并注意倾听,缓 解其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3、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认识疾 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 4、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 5、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学修养,讲究语 言艺术。
痰培养及鉴定+革兰染色:正常。 双下肢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加血管成像] [颅脑加脑血管成像]MRI:帕 金森术后改变;胚胎性右侧大脑前动脉及双侧 大脑后动脉。
诊 断
LOGO
1.帕金森病 2.前列腺增生
3.脑梗死
治疗
1.静脉治疗:
神经节苷脂钠100㎎+氯化钠250ml QD
LOGO
舒血宁20ml+氯化钠250ml
3 安全护理
生活设施的布置要方便合理,减少障碍。应用保护性床 栏,走廊、厕所有扶手,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患者摔倒 和发生意外;定期巡视;有人陪护,防止自伤。
长期自尊低下——护理措施
1
PROBLEMS IN WORK
LOGO
心理护理
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鼓励病人表达并 注意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给予病人正确的信 息引导;鼓励病人尽量维持过去的兴趣和爱好, 多与人交往;保持良好心态。
佩罗欣2g+氯化钠250ml
QD
BID 森福罗 1片 QID
2.口服药:
美多芭片1片 QID
金刚烷胺 1片 QID
珂丹片1片QID
安坦 1片 BID
帕金森
疾病知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基本概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 少和姿势异常。
锥体外系——张力
尾状核-壳核病变GABA(r-氨基丁酸)减少 张力低,运动增多 黑质-纹状体病变:DA(多巴胺)减少 张力高,运动减少。
病理改变
黑质生成的多巴胺耗竭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相对增多 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上述两种神经递质的失平衡造成运动功能破坏
病理改变
正常人脑中有一条狭长的黑色素沉着部位,那便是正常数量的黑质神经元 聚集的部位。而帕金森病人中脑的相应部位则颜色浅淡,这是黑质神经元 减少的缘故。
病例介绍 既往病史:
2013年在我院脑外科行脑立体定向手术;2015
年底右侧上下肢骨折,行相关手术治疗;否认
LOGO
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食物
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
病例介绍 入院查体:
T36.7℃,BP143/90mmHg,P 80 bpm,R19bpm。神志清楚, 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面具脸,言语欠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D=3.0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可,未见眼震,双 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稍右偏,颈软,双上肢肌力5 级,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齿轮样强直,四肢可 见静止性震颤,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无 异常。
MAJOR WORK OF THE YEAR LOGO
(二)、其他治疗
外科治疗 1)、毁损术(细胞刀) 2)、脑细胞移植术 3)、脑起搏器治疗 辅助治疗:理疗、功能锻炼。
ANNUAL WORK SUMMARY LOGO
1
躯体活动障碍 与黑质病变、椎体外系功能障 碍 所致震颤、步态异常有关。 长期自尊低下 与震颤,面肌强直等身体形 象改变,生活依赖他人有关。 潜在并发症 外伤、压疮、便秘、肺炎等。
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描 述,又称震颤麻痹.
病因与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病因仍不清楚.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 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 有关.
病因不明
年龄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多因素参与导致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 而发病。
正常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2
3
4
知识缺乏
焦 虑
缺乏本病相关知识和药物相关知识。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
躯体活动障——护理措施
1 生活护理
PROBLEMS IN WORK
LOGO
加强巡视,主动询问病人需求,指导和鼓励病人自 我护理;协助生活护理;做好防护,提供生活方便。
2 运动护理
(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应指 导病人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 炼。(中期)重复简单动作,如叠被子等。(晚期)采取被 动运动,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病人疼痛、骨折。
健康宣教
皮肤护理 康复训练 照顾者指导
PRODUCT OVERVIEW
LOGO
就诊指导
穿合适的衣物, 汗多者应勤洗勤 换,保持皮肤卫 生,严重时预防 压疮。
适当运动做力所能 及的家务劳动;坚 持主动运动,保持 关节活动的最大范 围;卧床病人协助 被动活动关节和按 摩肢体,预防关节 僵硬和肢体挛缩。
指导病人进行鼓腮、伸舌等面肌功能锻炼;注意保持 自我修饰指导 个人卫生和着装整洁等,以尽量维护自我形象。
2
知识缺乏——护理措施
1 疾病知识指导
PROBLEMS IN WORK
LOGO
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 和主要并发症。帮助病人和照顾者适应角色的转变,
掌握自我护理知识。 2动减少)
2、精细动作障碍,如书写困难, 写字过小。 3、言语不畅,吐字不清,言语 低沉等。
LOGO
姿势步态异 常
1、 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 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病人出现 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 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拇 指对掌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告诉病人长
期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症状加重或疗效减退;让病人了解 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以及应对方 法。 3 饮食指导
合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易消 化的饮食。(因蛋白质会降低多巴胺的疗效,故不宜盲目给予
过多的蛋白质。槟榔为拟胆碱能食物,应避免食用。)
一般特点
1、多见于50-60岁之间,男性>女性
2、临床前期可持续10-15年,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3、气候影响运动障碍,晴天-好,阴雨、寒冷-坏 4、过度疲劳、应激、焦虑、抑郁及全身感染—加重症状 5、早期症状震颤最多(占60%-70%),步行障碍(占12%)、 肌强直(占10%)、运动迟缓(占10%)。
LOGO
住院病程
2/6 12:25入院
LOGO
7/6患者诉行动不利、肢体震颤,有咳嗽、咳痰。
双下肢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加血管成像] [颅脑加脑血管成像]MRI:帕 金森术后改变;胚胎性右侧大脑前动脉及双侧大 脑后动脉。 积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辅助检查
尿液分析检测:正常;
LOGO
肝肾糖电解质、血脂、心肌酶检查:正常;
帕金森病原发于中脑的黑质细胞不明原因变性减少,而帕金森综 合征继发于感染、中毒和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了类似帕金森病的临 床表现。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多在早年起病,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常 引起点头或摇晃,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无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
治疗
本病至今尚无根治疗法.目前采用的多数疗法只能 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
主要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
2、肌强直 3、运动迟缓 4、姿势步态异常
LOGO
1、静止性震颤,首发症状,占65% (早期症状)
静止性震颤
2、多由一侧上肢远端(手指)开始,逐 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下颌,唇, 舌及头部最后受累。 3、拇指与食指“搓丸样” 动作,安静 时出现,随意运动时略有减轻或暂停, 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关心体贴病人, 做好日常照顾; 督促遵医嘱服药; 细心观察,积极 预防并发症和及 时识别病情变化。
定期门诊复查, 动态了解血压变 化和肝肾功能、 血常规等指标。 当病人出现外伤、 骨折、运动障碍 加重时及时就诊。
TEAM CORE STRENGTH DISPLAY
LOGO
关注帕金森
The End!
2、患者走路拖步迈步时身体前倾,行走时 上肢协同摆动的联合动作减少或消失,步 伐小。始动时困难而缓慢,但越走越快, 犹如前冲,称“前冲步态”或“慌张步 态”。转弯困难,易摔倒。
其他症状
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迷走神经背核受累(便秘、食欲减退和 吞咽困难,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增多、脱发和秃顶、排尿障碍— —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等) 感觉症状: 麻木、麻刺感、疼痛、肌强直所致发凉或烧灼感。 嗅觉减退 精神症状: 焦虑或抑郁 痴呆: 皮层下痴呆(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视觉空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