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幼儿园设计――2010级《建筑设计(2)》课程设计题目(1)一.设计题目说明1. 概况:国某城镇拟建一所全日制六班幼儿园,为周边居民服务,每班25名儿童。
建筑结构为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亦可选用适用美观经济的其它结构。
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8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二~三层,房间组成见任务书第三条。
地段围应该按照幼儿的安全保育要求布置活动场地、道路及绿化设施等。
无论在何处设计幼儿建筑,均须精心考虑幼儿的安全舒适和卫生健康,有利于幼儿快乐成长。
具体建造地段及地形图由同学根据兴趣和熟悉程度自选自定自绘。
所选场地必须考虑新建幼儿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工程地质情况良好。
所选场地不宜狭窄,应足以安排本任务书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及安全要求;场地中如有大树,应尽可能保留。
自绘的地形图要尽量接近真实地形,但不要求精确,地形中无法实地测量处可以估测。
2. 幼儿园城乡环境选址及设计要点(1)城镇新社区幼儿园:其设计理念往往与所在小区的建设理念相吻合。
建设资金足够甚至充裕,一般是按设计规设计。
(2)旧城区新建幼儿园:适当体现所在地文脉,是新幼儿园自然而然的考虑,实现的手段不拘一格。
模仿或者照搬旧城符号,并不是设计的唯一选择。
(3)农村新建幼儿园:选址靠近山林、水际、坡地的概率很大,当地所保留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脉一般较城市浓厚。
应注重因地制宜,注重文脉传承,注重经济实用,注重使用当地便利的材料,注重防灾。
如学生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并作了充分调研,可选择设计农村居民点的幼儿园。
(4)自然灾害区新建的城乡幼儿园:注重选址安全,注重防灾抗灾,注重灾害发生后的建筑安全性。
此选题在设计前也必须经过充分调研。
3. 幼儿园建设标准及设计建议我国城镇幼儿园建设存在良莠不齐的现实。
幼儿园的投资力度、建设标准可模糊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此划分是根据建筑师设计实践的经验来判断而非规规定)。
设计前一定要明确该幼儿园的用地环境、建设标准、主要服务对象。
(1) 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社区,幼儿园建设标准可以超过规的基本要求,这类幼儿园场地宽松、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
设计时在建筑空间、设备设施、结构材料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可尝试一些新的功能空间、新的结构形式、新的建设技术,为新的保教方式提供良好保障。
(2) 在物质条件一般或中等的社区,幼儿园建设标准与规要求相当,设计时应避免采用过于昂贵的结构及材料。
(3) 在物质条件不足的社区,虽然也迫切需要幼儿园,可由于用地狭小、经费有限、师资困难等原因,所开设的幼儿园在安全、卫生、舒适、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甚至面临关停的局面。
百姓需求、建设规、人力物力投入三方面确实存在矛盾。
如选此类题目,建筑规模和功能可适当缩减,设计侧重点和具体标准须与本组指导老师商定。
5. 其它特殊类型的幼儿建筑我国城镇还有一些残障儿童、智障儿童、心理疾病儿童的保育院、保教康复中心等建筑。
这类建筑与常规幼儿园相比较,在医疗、保健、康复方面多了一些特殊功能空间,但仍带有幼儿园的基本特征。
本次设计任务允许设计此类建筑,其规模及功能须与本组指导老师商定。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 目的(1) 熟悉幼儿园建筑类型、规模、额定标准;(2) 了解幼儿园建筑使用者的活动特点、心理特征、教育特点以及对建筑布局及造型的要求;(3) 熟悉幼儿园建筑使用者的活动尺度、家具尺寸、幼儿生活规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4) 理解幼儿生活的特殊需求,如建筑日照、通风及户外活动场地等在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5) 熟悉中小规模建筑中平面单元和结构布置标准化的要求;(6) 要求建筑部功能分区合理,朝向、尺度适宜,室外活动场所日照充足;(7) 要求全面周到的对建筑及其外部环境进行总体设计;(8) 鼓励和激发以幼儿为设计对象的创造性空间或概念性的创意。
2. 要求(1) 初步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与正确的设计构思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全过程;(2) 初步学习场所理念,分析建筑组合空间和场所之间的关系;(3) 掌握参观、调查研究及收集资料的方法;(4) 注重对空间的认知和建构,能运用多种方法建构出各种功能、各种效果的空间。
对复杂空间构成的设计方法有进一步了解。
(5) 认知基本尺度;初步理解中、小型建筑的容及设计要求;(6) 逐步领会功能、技术和空间艺术的相互关系;学习并思考建筑的安全、节能、经济性。
三.设计容2.场地设计和景观设计1)幼儿园所在场地必须有道路、铺地。
场地必须有绿化植栽设计。
鼓励进行适当的景观小品设计,以提升空间品质。
2)幼儿园大门外需有充足方便的集散空间,以供集散和家长等候,有条件的话,还需考虑遮风避雨设施及设置部分座椅。
门外家长等候区的场地面积为150平方米。
3)班活动场地——面积为60平方米,每班一个。
要求布置小型沙池,小型玩具;4)全园活动场地——不小于面积400平方米,要求布置集体操场,沙坑4m×5m,戏水池30平方米,30m跑道;大型玩具:跷跷板2个,滑梯、秋千、平衡木、转椅、攀登架各一个;5)种植园地一小块。
四.图纸容建筑构造详图(此图非必选)有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建筑中的特色空间、特色构件绘制构造详图。
比例为1/10、1/20,酌情自定。
鸟瞰或轴测图1个主体建筑醒目,环境真实,图面不小于A3,有艺术感染力。
室外局部透视图2个每个图块不小于150mm×150mm,其中一个为主入口透视。
室透视图1个图块不小于150mm×150mm,必须选择较有特色之室空间。
其它要求(1) 图幅均为800mm×500mm。
纸质为白色绘图纸或水彩纸,数不限。
(2) 平面图各空间功能应以仿宋体汉字标注,勿用数字引出。
应标注标高。
(3) 所有文字不应剪贴或拓描,如有外文则必须有中文译文。
(4) 图纸表现可手工工具墨线制图,也可电脑制图,必须制作手工模型。
手工模型除用卡纸制作以外,还可用薄木片制作,还可用卡纸加支撑骨架制作,方法多样。
多尝试其它技法,多利用学院模型室。
(5) 模型拍成照片附在图纸上,更多的照片可粘贴于图纸背面,一定要粘贴牢固,以往常有照片从图纸上脱落丢失情况。
(6) 鼓励自行增加、细化图纸容。
全套图的表现技法统一,全套图的美学效果统一,全套图的布图方式必须统一。
每图必须在图纸背面横向左下角绘制如下图标:设计阶段主要学习容图纸表达容方案构思阶段第1周分组讲解PPT,交流思想,提出并研究相关问题,初步分析建筑与场所的关系。
讲解调研成果,容包括自己搜集的幼儿园设计资料以及对幼儿园设计的认知。
方案构思及徒手绘制草图。
第2周建筑案例分析,多方案遴选,初步场地设计,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组合。
交多方案A3徒手草图1稿:讲解方案构思,绘制总平面草图,绘制多方案体块模型图,手工制作体块模型。
第3周经比较确定建筑总体布局。
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案空间构成设计并再次深入遴选。
交多方案A3徒手草图2稿:立意(文字或图示)、总平面、功能设计(平面图),有比例。
手工制作前期体块模型。
比较与调整阶段第4周(关键阶段)经比较确定建筑总体布局和基本空间组成。
开始详细的建筑功能设计和流线设计。
本周第二次课交A3徒手草图3稿:总平面、各层平面、主立面、总体透视或轴测。
主要空间标注尺寸及标高,必须有比例。
制作模型,可通过模型看出大体空间构成及虚实关系。
六、参考书目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3.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4.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5. 近期出版的关于幼儿园设计的刊物和书籍。
6. 近期出版的《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建筑师》等专业杂志。
7. 《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8. 《建筑制图》各最新版本9. 《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社七.成绩评定对于按时交图纸的同学,老师按成绩评定标准评定成绩。
对于未按时交图纸的同学,则认为该生不具备按时完成设计的能力,老师将根据该生延误时间的长短扣除5—100分不等,望同学们提前制定设计计划,控制设计进程。
以下附建筑系成绩评定标准。
大学建筑系年级组成员:童乔慧溪喧徐伟霞旭郭翔任务书编辑:溪喧童乔慧日期:2012年1月31日设计题目5 6班幼儿园设计一、基地位于新校区旁的新建住宅区。
场地西、北侧为居住区道路,南侧为小区集中绿地,东侧为居民楼,拟建地段用地平整,见右图。
二、设计容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置中要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道路、绿化、日照、卫生、消防等问题。
(1)建筑物不得突出控制线。
(2)建筑层数二至三层,在入口附近设4辆(3m×6m/辆)小汽车停车位和30辆(0.6 m×2m/辆)自行车停车位。
(3)每班设一个不小于60 m2的室外专用活动场地(楼层可用屋顶作为班级室外游戏场地)全院设一个面积不小于280 m2的室外游戏场地;2、单体建筑设计——6班幼儿园设计总建筑面积由设计者自行计算确定,各组成部分可参照如下建筑面积分配,在使用功能合理的情况下,亦可根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