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
绿斑点 ,后扩大成 黄褐 色不规 则形斑 块 ,斑上有霜 霉
部稍膨 大 ,长于尾 片长度 1 以上 。有 翅成蚜头胸部 倍
色 ,腹部 黄绿 、赤褐 柔色 ,腹背 中后部有一大黑斑 。 无翅成蚜全体 同色 ,黄 绿或赤褐 或橘黄 色。③甘 蓝蚜 。 成蚜 体长 22~ 2 5 . . 毫米 ,体厚 ,体有 白粉 。头部额 疣 不 明显 ,触 角短 ,约为体 长 I 2 / 。腹 管很短 ,不 及 触 角第 5节尾片 长度 ,尾片短 圆锥形。有翅成蚜 头胸 部 黑色 ,腹部黄 绿色 ,腹背有 暗绿色横带数条 。无翅
10 0 %,单株产量损失 l% ~ 5 %。 0 0 症状 :油菜各 生育期均 可感 病 ,为害油菜地上部 分各器 官 。叶片发病后 ,初 为淡黄 色斑点 ,后 扩大成 黄褐 色大斑 ,受叶脉 限制呈 不规则形 ,叶背面病斑 上 出现霜状霉层 。茎 、薹 、分枝 和花梗 感病后 ,初生褪
生 ,流 行 年份 或 地 区发病 率 在 1% ~ 5 %,严 重 的 0 0
虫胎 生产生 ,二者 形态相似 ,但若 虫体型较小 。①萝 l 。成蚜体 长 16~ 19毫米 ,体有 稀少 白粉 。头 、 蚜 . . 部有 额疣但 不明显 ,触 角较短 ,约为体长 的 1 2 / 。腹 管短 ,稍 长于尾片 ,管端部缢缩 成瓶颈状 。有翅成蚜 头胸部 黑色 ,腹部 绿至黄绿 色 ,腹侧和尾部有黑 斑。 无 翅成蚜全体绿 或黄绿色 ,各节 背面有浓绿斑 。②桃 蚜 。成 蚜体 长 1 8~ 2 0毫米 ,体无 白粉 。头部有 明 . . 显 内倾额疣 ,触 角长 ,与体 长相 同。腹管细 长,中后
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黄褐色, 同心轮 上述药液用量为每亩每次 10~ 15 有 0 2 千克。油菜开花
纹 ,外围暗青色 ,外缘具黄晕 。潮湿 时病斑迅速扩展 , 期 ,叶病株率 1% 以上 ,茎病株率在 1 以下时开始 0 % 全叶腐烂 ;干燥 时则 病斑破裂穿 孔。茎 部病斑初呈水 喷 药 ,每 次 间隔 7~ l 。⑤生 物 防治。一 般将 生 0天
成蚜全体 暗绿 色,腹部各节背 面有断续黑横带 。
发生规律 :油菜蚜虫 一年发生 l 0~ 4 余代 ,世 0
代 重叠不易 区分 。油菜 出苗后 ,有 翅成蚜迁 飞进入 油 菜 田 ,胎生无翅蚜 建立蚜群为 害 ,当营养或环境 不适 时,又胎生有翅蚜 迁 出油菜 田。冬 油菜区一般有 两次
病原菌和 发病规律 :病原菌 为核盘菌 ,病菌 主要 或橙 黄色 , 病健分界 明显 。 后者较小 , 淡褐色 , 略凹陷 , 以菌核在 土壤、种子和残株 或其 他寄主上越夏 ( 油 中心有一黑点 ,叶背面病 斑周围有一 圈油渍状灰 黑色 冬 菜 区)、 越冬 ( 、 冬 春油菜 区)。 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 , 小斑点 。②花 叶。与 白菜型油菜花 叶相似 ,支脉和小
等 ,寄 主 范 围广 。主要 由蚜 虫 传播 。初 浸 染 源 主要 来 自其 他 感 病 寄主 ,如 十 字花 科 蔬 菜 , 自生 油 菜 和 杂 草上 的带 毒蚜 虫 。油 菜 子 叶 至抽 薹 期均 可 感病 。
冬 天病 毒 在 植 株体 内越 冬。春 天又 显症 。秋 天 温 度
病菌 。花梗发病后有 时肥肿 、畸形 ,花器变绿 、肿大 ,
呈 “ 头”状 ,表 面光滑 ,上 有霜状 霉层。感病严 重 龙
时叶枯 落直 至伞株死 亡。
病 原菌和发 病规律 :病 原菌为 油菜霜霉 菌 ,初浸
染 源主要来 自在病残体 、土壤和种 子上越冬 、越夏 的 卵 孢子 。病斑 上产生的 孢子囊 随风雨及气流 传播。形 成 再浸染 。冬 油菜 区,秋 季感病 叶上 菌丝或卵 孢子在 病 叶中越冬 ,常造成 翌年再次传播流行 。 J 坊治方法 :①选用 抗病品 种。三大类 型油菜 中。
无翅两 型 ,每型又有 若虫和成虫两 种虫态 。若虫为成
1 5~ 2  ̄ 0 C,干旱少 雨 ,蚜虫 迁飞量 大有 利于发病 。
防治方法 :关键是预 防苗期感病 。①选 用抗病品 种 。②适当推 迟播 种期 。③治蚜 、驱蚜 防病 。在 油菜
出苗 前和苗期 ,加强对油菜地 附近十 字花科蔬 菜如 白 菜 、萝 f 、 等寄主上蚜 虫的 防治。也可在 油菜地 区没置 黄板 ,诱杀蚜虫 。具体 防治措施见 蚜虫部分。 ( )油菜霜霉病 :该病在全 国各 油菜产 区均有发 3
内生 子囊孢 子 。孢子可 随气流传播至数公里 。孢 子在 脉半透明 ,叶片成为黄绿相 间的花叶 ,有时 出现疱斑 ,
寄主上 发芽 ,产生侵入丝 侵入 油菜器官组织 ( 常为 叶片皱缩 。成株 期茎秆上症状有 :①条斑 。病斑初为 通 花瓣 ),然后发育为菌丝 ,菌丝再浸染油菜其他组织 。 褐色 至黑褐 色梭形斑 、后成长条形枯 斑 ,连片后常致 少数情 况下 ,菌核可直接 萌发产生菌丝 。阴雨潮 湿易 植株半边 或全株枯死 。病斑后期纵裂 ,裂 口处有 白色
水浸种 1 2 分钟或 1 0 0~ 0 :20福尔马林浸种 3 钟。 分
丛集 ,角果短小扭 曲 ,上有 小黑斑 ,有时似鸡 爪状 。
油菜收后深耕 ,在 油菜抽薹期培 土。③改善油菜生态 白菜型和芥 菜型油菜 的主要症状 , 苗期为花叶和皱缩 ,
0 农 场 况 —农 业 最 媒 3 6 化市 十 — 化彳 的 佳 体 33 /5
或用 2 %瑞 毒霉 浸种、拌种 ,用量 为种子 重量 的 1 5 %。 ②栽培防病 。与禾本 科作物 轮作 1~ 2 年或水旱轮作 ,
开 花结果期 也可能大发生 。云、贵高原 区主要为 害期
施足基 肥 ,增施磷钾 肥 ,窄 畦深沟 ,清沟 防渍 ,适 当
晚播 ,摘 除黄病 叶等 。④药 剂防治 。2 %瑞毒 霉粉剂 5 6 0~ 80倍 液 ,8 % 乙磷 铝 5 0 液 ,5% 托布 津 0 0 0 0倍 0
于发病 。) 分泌物 。②轮纹斑 。在 棱形或椭 圆形病斑 中心开始为
防治 方法 :①选用抗 病品种 。②减少初 浸染源 。
针尖大 的枯 点 ,其周 围有一 圈褐 色油渍状 环带 ,整个
如水 旱轮作 :旱地 油菜的轮作年限应在两 年 以上 ,且 病斑稍 凸出 ,病斑扩大 ,中心呈淡 褐色枯斑 ,上有分
渍 状 ,浅褐 色 ,椭 圆形 、棱形 、长条形状 绕茎大斑 。
健 交界 明显 。病 害严重时 ,病茎上 长满絮状菌丝 ,故
防制剂施入土壤 中。防效 较好的有盾壳霉 、木霉 等制
( )油菜病毒病 。又名花 叶病 ,全国各产区均有 2
病斑略 凹陷 ,有 同心轮纹 ,中部 白色 ,边缘褐色 ,病 剂 。
( )油菜蚜 虫。我 国油菜蚜虫有 3 ,即萝 f 、 4 种 、 蚜
桃蚜和甘 蓝蚜 ,是为 害油菜最严 重的害虫。萝 I 、 蚜和 桃蚜在全 国都有发 生 ,其 中又 以萝 I 、 蚜数量最多 ;甘 篮蚜 主要 发生在 北纬 4 以北 ,或海拔 10 以上 0度 0 0米 的高 原、高 山地 区。蚜虫 以剌吸 口器 吸取油菜体 内汁 液 ,为 害叶 、茎 、花 、果 ,造成卷 叶、死苗 ,植株 的 花序 、角 果萎缩 ,或全株枯死 。蚜虫 又是油菜病毒病 的主要传毒媒介 ,病毒病 的发生与蚜虫密切相关。 识别特 征 :3种蚜虫在为害油菜期间均 分为有 翅和
在开花结果期。北方春油菜区自苗期开始发生,至开
花 结果期为 害达到高峰 。油菜蚜 虫的发生和为 害主要 决 定于 气温 和降雨 ,适温 1 4~ 2 ℃,在 温度适 宜条 6
10 00~ 10 50倍液 ,5% 退菌 特粉 剂 10 倍 液 ,6% 0 00 5 代森 锌 50倍液 ,于 初花期叶病株率 1% 以上开始喷 0 0
为 害期 ,一次在 苗期 ,另一 次在 开花结果期 。长江流 域 及其 以南 、以北 地 区主要 为害在苗期 ,干旱地 区或
甘蓝 型油 菜较抗病 ,芥 菜型次之 ,白菜型最易 病 。同
一
类型油 菜中品种 间抗 性差异 也较大。 ②无病 株 留种
或种子处理 。如 用 1%盐水处理种子 ,再清洗 种子 , 0
件下, 无雨或少雨 , 天气干燥 , 极适于蚜虫繁殖 、 业 最 媒 @ 33 /5 化 场 l — 农 行 的 佳 体 a
篪 事 n于 植 土 化 鸡十. 傈 肥 hc l 日n O 凡
防治 方法 :①化学 防治 。苗期有蚜 株率达 1%,每株 乳剂 3 0 O 0 0倍液 。②种 子处理 。用 2% 灭蚜松 可湿 粉 0 有蚜 1~ 2 , 头 抽薹开花期 1%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 , 1 0 千克 拌种 1 0 0 千克 ,或用 甲基硫 环磷 拌种 ,可 防苗 每枝 有蚜 3~ 5 时 ,用下述药 剂防治 :4 %乐果 乳 期蚜虫 。③栽培 防治 。用银灰色 、乳 白色、黑 色地 膜 头 0
褐 色斑点 , 后转为 白色 。 病组织变软腐烂 , 白色菌丝 , 津 可 湿 性粉 剂 50~ 10 有 0 50倍 2~ 3次 ,5% 速 克灵 0
重 者可致苗死亡 。成 株期叶 、茎 、花 、果 和种 子均可 粉 剂 2 0 0 0倍 2~ 3次 ,5 % 氯 硝 胺 粉 剂 10~ 2 0 0 0 0 感 病。叶感病后初生 暗青 色水渍状斑块 ,后 扩展成 圆 倍液 2~ 3次 ,5 %朴海 因粉剂 10 0 0 0~ 1 0 液。 5 0倍
植 土 化 粝十讯 像肥 事 n. hn ' 日. l O c
后期植株矮化 ,茎和 果轴短 缩。 病原菌和发病规律 :病原主要为芜菁花 叶病毒 。 药 ,每 7天 1 ,喷 2~ 3次 ,每 次每亩 喷药 液 10 次 0
千克 。
其次为黄 瓜花 叶病毒 ,烟草花 叶病毒和油 菜花叶病毒
称为 “ 白秆 ”、 “ 霉秆 ”等 。此 时植株 干枯而死或提 发生 ,重病 区流行年份产量损失 2 % ~ 3%。 0 0 早枯熟 ,可见 皮层 纵裂 。角果感病 形成不规则 白色病 症状 :不 同类型油 菜上的症状差异很 大。甘 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