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太的看法:二战时美国是欧洲亚洲并重,二战后因为美国与苏联两大集团对立对峙,美国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中国实力有了很大提升。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将其战略重心东移加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部署,以遏制中国的崛起。
美国“重返亚太”:对于美国是不是离开过亚太地区,袁胜育表示怀疑,他认为,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而今天美国再次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是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看到了可以解决其国内危机的办法。
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美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东盟系列峰会,这也正反映了美国一种虚弱的心态。
“美国在日韩一直有5万左右的驻军,现在打算在澳大利亚增加250人,对于亚太这么大的一个区域来说,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实质性的动作。
而即便说美国‘重返’亚太,可能还要打个问号,就是美国‘重返’哪个时代的亚太?是冷战时期的还是越战时期的?要知道,越战时期,美国一度派往越南的军队达50万人。
美国强调重返亚太,第一是要造成一个态势,即在亚太地区,美国不能走,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第二个目的,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和韩国的离心倾向,造成中国、印度威胁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控制;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美国,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如果你控制了石油,那么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那么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那么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美国前财长康纳利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
美国重返亚太意欲为何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基金组织预测四年后,美国将不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201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让美国黯然失色全球霸权的美国无法接受谁挑战美元谁就是美国的敌人2012年年底的大选中到处是中国的made in china 矛头指向中国中国在今后10年内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悉尼先驱晨报美国害怕在中国制造垄断中技术优势受到创伤,中国的了劳动力优势得到彰显中国的崛起令美国不舒服,但是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要求更多的话语权,要求在国际关系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样的要求是正常,需要反思的其实是美国人自己,因为美国霸权的建立并不光彩。
格雷厄姆·阿利森日本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说是美国挖的坑,吃完中,吃日本美国私自将钓鱼岛给日本美国重返亚太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心态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无可奈何要合作,情不自禁想遏制”。
奥巴马政府想要实现贸易翻一番,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而全球能助其实现目标的主要市场在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等国。
从经济上讲,中美的关系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无可奈何要合作。
但是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地位。
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他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美国尚未抛弃做老大的思想,想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情不自禁想遏制。
奥巴马称他是第一个“太平洋总统”,要实现这个封号,对中国就非得遏制。
事实上,美国最资深的外交官乔治·凯兰95岁时曾跟克林顿政府说过,这个世界绝不会形成一个单一的领导中心。
美国近来“重返亚太”动作频频,具体表现如下: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以来,美在亚太地区就一直动作不断,谋求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及其未来塑造方面发挥更重要的长期作用。
1、主导军事演习,亚太地区硝烟弥漫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美国在亚太地区共举行172次军事演习,几乎相当于没两天就有一次,而且十分注重实战。
进入2012年,联合军演,单边军演,陆上军演、海上军演、空中军演,例行性军演,美在亚太地区的各种军事演习接连不断。
贯穿了大半年的联合军演,覆盖了中国周边大片地区尤其是11月美海军与日本自卫队参加的夺岛联合演练, 首当其冲的目标是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后提升日美协防能力,以期牵制中国美军在亚太地区频繁举行的军事演习,是美国显示和扩大美军在亚太存在的绝佳方式。
2、调整军事部署,增强驻亚太地区军事力量加强在日本的海空力量,实行轮换制部署模式增加轮换模式的重整军队,不仅强化了美国的军事部署,增加了在盟国基地的驻兵,而且省去了长期基地及设施的建设,更可以在需要保障美国及其盟友的区域利益调遣更多部队时,提供立足之处。
灵活调配海上力量,强化配置导弹防御系统。
3、加强军事互动,深化与亚太盟友的安全合作美国重返亚太的调整使其战略重心东移,需要通过军事合作建立美日韩以及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合作机制,提升和巩固与日韩的军事联盟关系;加强与菲律宾、越南、泰国以及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军事合作。
从日本、韩国到菲律宾、新加坡,再到印度、澳大利亚,美军加强亚太地区存在的实质军事部署全面铺展,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的一系列频繁动作, 目标意图明显是一步步地织密,补强封锁东亚大陆的岛屿锁链, 制衡和围堵崛起中的中国。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蒙古、日本和韩国。
日本自从鸠山由纪夫内阁以来,已经提出要在东方和西方文化间发挥桥梁作用,和美国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从在APEC上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到在澳大利亚驻军,再到奥巴马正式参加东亚系列峰会,大谈南中国海安全问题。
南中国海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这难道需要美国来告诉我们吗?相信中国人的忧患意识还是挺强的吧!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东亚峰会是东盟衍生出来的高级领导人论坛,应该是东盟主导,东盟10+3是主渠道,而美国不断宣传,企图改变其性质,主导议题。
但美国的目的似乎也并未达到,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称,东盟不赞成在东亚峰会上讨论具体的政治、安全问题。
究竟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呢?美国重返亚太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众说纷纭,自然围绕这个问题也就出现了两种答案。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
亚太地区特别是大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盟各国在内的地区经济总量已经基本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外汇储备和投资总量也已超越美国,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国际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美国逐渐意识到之前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东移步伐已经赶不上亚太发展的潮流。
从美国的战略东移、有反恐转为关注经济、加大军事基地的建设等系列措施及一系列军事部署调整,我们就不难看出美重返亚太战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亚太地区已经取代欧洲成为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心。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也随之增大。
但是,总体来说,这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
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它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代价,“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遏制本身并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为了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崛起进程。
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是加强对亚太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崛起势头又十分强劲,所以在这个点上,美国的矛头是指向中国的。
另外一个关键的点是,亚太地区的区域联合势头正在加速并取得明显进展,如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提上日程,东亚峰会提出建立大东亚共同体目标等事件,美国都没有参与其中,美国害怕被联合起来的东亚地区排斥在外,所以加紧重返亚太的步伐,既体现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紧迫感,也是美国重返亚太的主要动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是为解决国内危机。
美国大有重返亚太,争当太平洋霸主的态势。
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地位。
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他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同时,由于中国崛起、亚太抱团,阿伊战争持久,国内厌战情绪高涨,金融危机使国内经济吃紧,小布什期间调整效果不佳,奥巴马想为自己大选创造条件等一系列原因,美国重返亚太就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
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就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
具体说来,他认为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他提倡“欧洲文明中心论”,鼓吹“白人种族文明“。
当然,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推行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
美国想要做仁慈的霸主,就必须有各种条件的支持。
从物质条件来看,美国的经济占主导,其GDP和金融霸权都巩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
同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政治条件看,美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权力制衡。
从国际条件看,大多国际组织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的。
最后,从文化条件看,美国以其精彩绝伦的好莱坞大片作为实现其价值观输出的载体。
所以,美国在此时重返亚太,不得不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美国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不应仅仅理解为是针对中国的,其实它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调整,是想通过亚太地区克服美国国内的危机。
美国权力的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背景,那就是:欧元区问题成堆、美国从中东的撤离、美国国内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党之间的僵局等等。
目前美国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专门对付中国,实际上还是因为美国国内危机让美国在亚太看到了希望,包括中印在内的稳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美国来说有着重大的利益。
如果我们不带意识形态的色彩来看,美国今天的动作其目的主要还是在为本国遭遇的危机寻求解决办法。
美国目前面临的是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对抗情绪升温,而欧盟自己都帮不了自己,美国只有在依旧繁荣的亚太地区寻求克服危机的道路。
至于美国力推的TPP,从自由贸易区的角度来说,由于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美国现在亟须开拓他国市场,而不是为他国提供市场,推动TPP同样是为了改变美国当前巨大的贸易逆差现状,所以TPP并非现在才有的。
从政治上来说,包括奥巴马、希拉里在内的美国政治家的言行与美国大选不无关系,选举年打出中国牌并非没有先例,目的还是为了迎合其国内某些利益集团甚至某些选民。
而实际上,中国也并没有把自己放到与美国对抗的地步,所以,对于美国打出的一些口号,我们不必太在乎,对其战略运作理应保持警惕,中国与美国在某些方面已经融合得较深,两国关系仍将以平稳发展为主线。
周边国家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态度周边国家想让美国制衡中国经济上吃中国,安全上吃美国东亚东南亚。
就东盟来讲,尽管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怀有隐虑和不安全感,并因此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但它们把美国“引进来”的目的是要平衡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力量,而不是最终成为美国包围中国的“棋子”——因为在地缘政治上,若中美对抗,它们将首当其冲,对它们十分不利;而目前东盟对中国的依存度也极高,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地,经济利益压倒一切,东盟的发展离不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