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区域Leabharlann 济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研究
■武安华
[摘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
要]近年来, 全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 省委、 省政府相继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 《关于积极承接
等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 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政策意见, 全省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 。 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全省上下以开放促改革、 促发展、 带全局,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新一轮开放热潮正在形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 机遇期, 省委、 省政府及时提出了打造河南省成为最具活力、 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开放 内陆开放高地 招商引资
列全国第 2 位; 进出口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 2 位。 3.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就 (1) 招商引资规模突飞猛进。 2011 年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突 破 4600 亿元, 超过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 。引进资金 不仅数量大, 而且引资质量高, 资金和项目有一大部分在产业集 聚区落地, 龙头企业和基地型项目、 集群类项目占了大头。 (2) 招商引资模式多样化 。2011 年 4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入 豫, 从而使投资河南省的世界 500 强企业总数达到 72 家 。河南 总 省与 62 家央企签订 19 项战略合作协议和 130 个重大项目, 投资达 2898 亿元。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 投资额在 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上, 河南省引来 3018 亿投资硕果, 就有 100 个。全省还与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文化联 系, 与 40 多个国家建立了 73 对友好城市关系 。近年来, 全省先 承办了第四、 第五、 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 后成功举办、 谈会, 每年组团参加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 中国国际投资贸 易洽谈会、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这些活动扩大了全省 招商引资的影响力, 提升了招商引资形象, 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 内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融资, 引进战略合作者不断做大做强, 成为 全省利用外资的新的亮点。 (3) 招商项目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 期间, 全省新增加世界 500 强企业 30 家, 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如德国西门子 、 美国沃尔玛、 英国吉凯恩 、 法国电力 、 百事可乐 、 富士康 、 家乐福 、 沃尔玛、 麦德龙、 百思买等企业落户河南 。尤其是富士康项目的 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为全省创造出口超过 200 亿美 元, 带动近百家配套企业布局河南省。 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良好 。2011 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 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 29.34 亿美元, 增长 16.1% ; 对外承包 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31.99 亿美元, 增长 37.7% , 居全国 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出资 9.28 亿美元, 增长 74.7% ; 第 8 位; 外派劳务超过 6 万人次, 增长 17.95% , 居全国第 3 位。 5.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3 年省委、 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 干意见》 , 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扩大开放领域, 下放审批 省政府出台了 《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 权限。2006 年省委、 战略指导意见》 , 提出强力推进外资、 外贸、 外经发展, 进一步扩大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2008 年省委、 省政 农业和物流、 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 明确提出把招
一、 打造河南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意义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关键时期为全省对外开放指明了方 向。只有通过扩大开放, 通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把河南省立足 于中西部, 跻身于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才能在更大范围 、 更宽领 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分享更多的市 场资源和发展机会。 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必 然选择, 对于有效地弥补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 促进全省产业升 级和技术进步,推动要素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 资源、 市场、 全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要发挥区位、 劳动力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的有利时机, 扩大招商引资, 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打造全 “十二五” 时期, 河南省要把扩大对外开放 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 带动主战略, 打造最具活力 、 最具吸引力 、 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 放新高地。 二、 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1.硬环境不断完善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全省交通、 能源、 城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 市场、 资源、 劳动力等要素组合 备, 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区位、 优势在上升, 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 已经具备了接 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 纳国际国内高水平、 开封 、 漯河 、 鹤壁 、 许昌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 区, 河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五家, 位居中西部前列; 180 个产业集聚区和 10 个城市新区已成为开放招商的主平台, 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 —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河南保税物流 中心正式运营,使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打开了一条发展外向 型经济的重要通道; 郑州出口加工区被批准拓展保税物流功能, 业务翻倍递增, 为目前我国所有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 、 政策 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郑州 、 洛阳等市与天 最优惠、 津、 连云港等港口合作建设 “无水港 ” , 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 途径。 2.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11 年进出口完成 326.42 亿美元, 突破 300 亿美元, 增长 83.1% 以上, 两年翻了一番多。进出口、 出口、 进口增幅均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50 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额全国排名第 14 位, 增幅
《商场现代化》 2012 年 10 月 (下旬刊 ) 总第 69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