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介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介绍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师:曹树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段。

进入五年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相当多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始转移,但他们对音乐的体验感受、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比前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应顺应学生生理、心理的这些变化,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和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保持兴趣。

五年级的音乐教材仍坚持一、二、三、四年级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坚持教育性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综合性、开放性的原则。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更加多彩,人文性也更强了,装帧更加漂亮,大量彩色照片的使用,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各个单元的主题,从一年级持续下来的“我的音乐网页”逐步改版,版面增加到七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五年级上册一共有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热爱祖国、关注西部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音乐与文学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热爱祖国、热爱草原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音乐与舞蹈
第五单元绿色畅想——热爱自然、关注环保
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热爱民间音乐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音乐与童话
第八单元美好的祝福——音乐与社会
从这八个单元的标题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领域比低、中年级更加宽广了,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仍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必将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1.热爱祖国,关注西部,初步了解西部有代表性的音乐及相关文化。

2.继续提高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视谱演唱歌谱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拉萨谣》《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欣赏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用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演唱《拉萨谣》;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具有的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1.主要应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狂欢的气氛和感情发展的进程:欢腾——优美抒情——更欢腾,乐曲的创作背景应当介绍,但应简明扼要,不必在“北京传来了什么喜讯”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解释。

2.西南少数民族(如苗、彝族)的音乐中,有一种用do、mi、sol三音组成的音调很具特色。

教科书中出示的C段旋律很具代表性,因此要求学生背唱。

3.为了要为教科书上出示的谱例片断排序,应将这五个片断逐一唱一唱、奏一奏,使学生加深印象。

4.分小组创编节奏伴奏和用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这一练习很重要,不要随意舍去,尤其是节奏伴奏,几乎不需要什么物质条件,利用“声势”和敲击桌子即可进行,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A 可用如下节奏击出:
这一单元虽然没有明确的器乐学习的要求,但并不等于不进行器乐学习。

相反,应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练习,不要使器乐学习这条线中断。

同时,还可以为后面几个单元中的器乐学习作准备。

例如在“我的音乐网页”中列出了八孔竖笛“”“”“”“”的指法,如果到用时再来一起学习就太迟、也太难了。

本单元就可以先学习吹奏“3”,这样《北京喜讯到边寨》中的五个主题就都可以作为本单元器乐学习的内容了。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1.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理解教科书中涉及的古诗的意境。

2.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3.在“将四句旋律连成一首歌曲”的练习中提高读谱能力和对音乐中起承转合的感性认识
4.在“古诗朗诵演唱会”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梅花》《静夜思》
欣赏歌曲:《读唐诗》
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用有控制的声音唱出《静夜思》的意境。

顺利地、生动地组织进行古诗朗诵演唱会。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
1.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增进学生对草原各民族和音乐的感情。

2.能用深情的歌声表现牧民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继续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和联想能力。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欣赏歌曲:《天堂》
欣赏乐曲:《牧民的一天》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初步感知“草原音调”(主要是蒙古族的),进一步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
1.舞蹈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单元的舞蹈音乐作品中,明快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必将激起学生的青春活力,培养他们开朗、乐观、自信的性格。

2.通过欣赏、模仿、小组合作创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欣赏歌曲:《大家一起来》
欣赏乐曲:《大河之舞》(片断)
音乐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

第五单元绿色畅想
1.热爱绿色、关注绿色事业,树立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

2.进一步提高合唱能力和演奏能力。

3.继续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的结构,并能创造性地进行“音效”配音。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
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对所学歌曲歌词和歌谱有较深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整齐、谐和。

继续培养合唱能力。

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
1.鼓能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又能表达感情、传递信息。

自古以来,鼓文化一直是民族音乐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歌唱、参与,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2.通过自己动手制造“鼓”和演奏“鼓”,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从中培养节奏感。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木鼓歌》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感受和体验激昂振奋的鼓声,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继续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1.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2.通过欣赏,大致了解交响乐队的构成、每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它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3.随音乐即兴表演。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欣赏乐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初步熟悉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及其音色特点,能随音乐展开想象,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力。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1.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
老爷爷:大管——唠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
猎人:定音鼓与大鼓——描写枪声
2.充分展开想象力和发挥创造精神,分角色进行表演。

3.对乐曲中几个重要的主题能识记和再认。

第八单元美好的祝福
1.通过歌曲演唱及欣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从小有爱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带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小伙伴。

3.在实践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组织有趣、有序的音乐活动。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学唱歌曲:《平安夜》《难忘今宵》
欣赏乐曲:《花好月圆》
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进一步学习对声音的控制,学会用和谐、优美、宁静的歌声演唱《平安夜》;用深情、热忱的声音演唱《难忘今宵》;小组合作组织“新年音乐会”。

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
1.如今“新年音乐会”的内涵已经极大地扩展了,首先是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然后是北京和全国各地的“新年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总是在每年的元旦举行,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让同学们也来举办“新年音乐会”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和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融入社会、关注社会,树立做个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2.“新年音乐会”也是本学期音乐学习的一个总结和展示,从教科书的插图、照片和节目单上已经提示了“新年音乐会”的诸多节目形式。

3.尽量多上一些集体节目,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切不可搞成只有少数学生表演、多数学生观看的音乐会。

如果有几个师生合作表演的节目就更好了。

4.如条件允许,可全程录像,刻成光盘,让每位同学珍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