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进度表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一、发声训练部分:1、在气息控制下,力求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
2、在扩展音域中,谨慎地扩展低声区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连贯、流畅,音色的丰满、圆润,声部的和谐、统一。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1、读谱知识:认识升记号,降记号。
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2、视唱部分:复习所学过的音阶及音程练习。
独立或半独立视唱单声部歌曲。
视唱二声部歌曲片段及有临时变音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3、练耳部分: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节单旋律。
听记2~4小节节奏;听记和声音程。
听辨和声音程在协和与不协和程度上的差异。
听辨歌(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标记。
三、欣赏部分: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
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
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分析:五年级的教材中已经有一些要求复习的内容了,但是这个阶段又要学习不少的内容,所以,学习任务是繁重的。
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学习、复习、掌握。
本学期要学习歌曲7首,每首都有一定的意义。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有的学生开始变声,要注意对嗓子的保护。
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学生现在处于过渡期,年龄也大了,不再是小孩子,已经是大孩子。
要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的爱学愿学。
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尽量避免枯燥乏味,要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课题: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1、新学期要求。
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3、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目标: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教学重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序言1、教师介绍自己。
提出新学期要求。
2、请同学讲讲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意见。
3、复习练唱上学期所学习的乐曲。
二、发声练习曲(综合训练一)1、提问:G调的do在什么位置。
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学生唱谱。
2、跟琴有感情的唱一唱。
注意:要运用气息的控制来做力度的变化,表现夕阳西沉时色彩和明暗变化的景象。
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
末尾的“啰”要唱的短促,要轻收声。
三、学唱歌曲:1、导入:刚刚我们唱的发声练习曲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太阳照耀了大地一天后,慢慢西沉的情景)同学们说得很好,太阳给了我们一整天的光和热,月亮晚上给我们轻柔的月光,其实啊,太阳和月亮年纪很大了呢?不信,你们来听。
2、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一起读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两段歌词分别讲了什么?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课题: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1、歌曲处理。
2、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教学目标:1、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2、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教学难点: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处理: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2、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利用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分析,应该注意哪几点?(速度:中速力度:根据形象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3、重点指导: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讨论:怎样通过演唱来表现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两种角色。
(男同学演唱太阳公公,女同学演唱月亮婆婆)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
4、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边听音乐边表演。
完成听听想想。
5、完整复听全曲。
请同学们随音乐做一做动作,随音乐下课。
课题:西风的话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变音记号-降记号一个降号的调2、综合训练:移调练习轮唱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降记号。
2、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难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二)分别练唱两条旋律,但不要求识谱,听唱即可。
注意:唱好一字多音,用富有弹性的、连贯的声音演唱。
节拍整齐,力度均衡,轮唱要协调。
二、读谱知识。
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
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
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降记号。
请同学们说说以前学过哪些变音记号?(还原记号、升记号)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1)、讲解降记号:降记号:表示将本位音降低半音。
(2)、讲解一个降号的调:教师弹奏C大调音阶,请同学用唱名模唱。
教师再弹奏G大调音阶,请同学说出这次弹奏的是哪些唱名?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再念念。
教师带领同学将发声练习曲识谱视唱。
3、请同学看书,两人一组试着完成综合训练一。
教师带领学生订正。
并唱一唱。
三、歌曲:《西风的话》识谱。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一位朋友有话跟我们说,但他说我们想听他说的话就必须大队他的暗号。
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暗号。
2、同学们,这首《西风的话》的谱子是什么调的?好,那我们就用我们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首歌的谱子,对上他的暗号,好不好?教师带领同学订正。
3、教师范唱曲谱,请同学小声跟唱。
4、在教师指导下练唱。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做得太棒了,这位老朋友说我们通过了他的考验,让我们下节课来听他要对你们说的话,那么你们就知道他是谁了?课题:西风的话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
2、欣赏:抗敌歌(合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检查复习:1、请同学回答,do=F调的do在五线谱的什么位置?此调哪个音发生了变化?位置在哪?2、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
三、歌曲学唱、处理: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
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听录音范唱。
(是谁呀?他的话讲了什么?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有感情的读词。
集体跟琴练唱。
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练唱)四、欣赏:抗敌歌1、下面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老前辈。
他就是音乐家黄自。
教师介绍黄自:(书上介绍;教师再补充一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黄自作曲的一首歌曲《抗敌歌》。
教师介绍《抗敌歌》创作背景: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听了以后对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分两段细听,注意听这两段音乐不同的写作方法。
4、复听全曲。
在歌曲中下课。
课题:愉快的梦总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发声练习2、欣赏:铃兰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重点:欣赏:铃兰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1、集体识谱,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演唱。
注意:“鸽”、“飞”两字要做到发声正确,保持高位置,气息畅通。
力度减弱表示鸽子的飞远。
二、欣赏:(一)、铃兰1、今天我们就来跟着飞远的鸽子一起来游玩,我们先到东北,在这里大家看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铃兰。
欣赏《铃兰》,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师介绍:《铃兰》这首童声合唱,通过生动的联想(想象铃兰花象铃铛叮当作响,象繁星闪闪发光)和亲切的咏唱,激发孩子们对祖国辽阔的大自然、对美丽的大森林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教师将主题乐写出来,请同学跟琴视唱。
复听乐曲,请同学听一听主题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细听钢琴伴奏的模拟铃铛声。
4、最后复听全曲。
完成听听想想。
(二)乘着歌声的翅膀1、让我们再次起飞,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师介绍:《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所写的歌曲,后被改编。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再次复听乐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几种乐器的演奏?展开想象,自由发言,请同学说说,乘着歌声的翅膀你仿佛到了那里?三、听音乐下课。
课题:愉快的梦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歌曲《愉快的梦》学唱;歌曲处理教学目的: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受到中日友谊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教学过程:发声练习:同前节一、创设情境。
放日本歌曲《海滨之歌》,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师(做6/8拍肢体动作,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和肢体打节奏作铺垫)。
二、导入师:同学们,日本小朋友邀请咱班同学到日本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生:想。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坐宇宙飞船到日本去,师:刚才惠子告诉我,他们今晚要和我们演唱一首歌曲,对,就是这支歌,快帮老师听听,它是几拍子音乐?生:(听了一会儿举手回答)6拍子音乐。
师:对,是6/8拍音乐(师同时作6/8拍的肢体动作)。
强弱规律是怎样的?生: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生:(找几名同学谈感受)三、审美实践师:这首歌曲是日本歌曲《愉快的梦》(出示大歌片),下面就请老师范唱歌曲吧!(师演唱歌曲,同时播放CAI动画)师: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