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应用
一、葡萄插条促根
枝条扦插是发展葡萄生产的一种简易方法,由于葡萄枝条再生能力强,易产生不定根,采用无性繁殖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葡萄枝条直接扦插收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生根成活率不高,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使发根,因此,近年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根也代替了葡萄直接前插法。
1、IBA
使用IBA促使葡萄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
据马宝琨用IBA 50mg/kg浸8h,对葡萄硬枝的发根率达100%。
促进葡萄插条生根常用浸蘸法,又因浸蘸时间长短和剂型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
(1)快浸法
采用IBA或IAA1000mg/kg高浓度溶液。
使用时取1gIBA用少量酒精溶解,然后加水1kg,即为1000mg/kg溶液。
把配置好的溶液放于盆底内,药液深度为3-4cm,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容器内,浸5s后取出晾干即可扦插于苗床中。
此法操作渐变,设备少,同意溶液可重复使用,用药量少,速度快。
(2)慢浸法
将IBA 配置成浓度为25mg/kg-200mg/kg的溶液,再讲插条基部浸入药液中8-12h后取出扦插。
此法浸蘸时间长,大批量插条点需较多的容器,用药量大。
(3)蘸粉法
先把IBA配制成粉剂,即去1gIBA ,用适量95%的酒精或60度烧酒溶解,然后再与1000mg滑石粉充分混合,酒精挥发后即成1000mg/kg的IBA粉剂。
扦插是先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再在准备好的IBA粉剂中蘸一蘸,抖去过多的粉末,插入苗床中。
选择葡萄优良品种,剪取翌年生充分成熟,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无病虫枝条,用IBA 50mg/kg液对葡萄硬枝基端浸8h,活用IBA1000mg/kg溶液对葡萄绿枝基端浸5s,待枝条吸收药液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
2 NAA
NAA既能促进生根,又会抑制插条芽过早萌发,从而缩短插条萌芽与新根产生的时间差,提高扦插成活率,常用100mg/kg,浸泡8-12h。
使用NAA对葡萄插条也有较好的促根效果。
经北京团河农场试验,用NAA 40mg/kg浸泡插条,生根率为79.9%,平均没插条生根11.8条,根粗1.46mm。
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的一年生枝条,将插条基部2-3cm出浸于NAA 50-100mg/kg溶液中8-12h,取出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
注意:NAA可与IAA混合使用提高促根效果;要控制NAA浓度,防止促根效果不理想。
二、控制葡萄新梢徒长
葡萄枝蔓生长过旺,往往不利于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同时也易感染葡萄病害,因此,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枝蔓过旺及副梢生长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矮壮素
使用矮壮素喷施时期为新梢旺长初期,葡萄开花之前最好。
对玫瑰香、小白玫瑰、雷司令等品种可用矮壮素100-140mg/kg喷施,对巨峰葡萄要求用500-800mg/kg喷施。
注意:葡萄喷施矮壮素控梢,效果随着浓度提高而增强,但当浓度高于1000mg/kg时,叶片边缘会退绿发黄;浓度超过3000mg/kg时,则长期受害不易回复。
因此,葡萄喷施矮壮素要控制喷施浓度;葡萄品种间对矮壮素的控制效果不一致,因此要根据当地品种及自然条件,掌握适宜浓度的情况下在使用矮壮素控梢。
2、多效唑
多效唑用于葡萄,可控制葡萄主梢和副梢的徒长,使其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可提高坐果率。
据杭州市西湖区农业局在巨峰葡萄上的试验,可起到人工剪枝的作用,平均增产28-38%。
适用于肥水条件好,长势旺盛的葡萄,可在春季葡萄发芽前至初发芽时,每株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g加水2-3kg,挖环状沟浇湿,也可在葡萄花前7-10d用多效唑1000mg/kg 喷雾。
注意:对幼龄葡萄园或老龄葡萄园多效唑的用量宜掌握每株1-3g,对长势旺盛的壮年树,可适当提高用药量;葡萄不可连年使用多效唑,一般第一年使用后,第二年如使用需降低用量,第三年则不宜使用。
三、葡萄提高坐果率
葡萄通过控制新梢生长和叶片旺长是提高坐果率的一个方面,而在花期和小果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能起到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赤霉素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上的二、三次枝花序脱落十分严重,使用赤霉素后,可增产鲜葡萄74%,葡萄干也可增加50.3%。
使用赤霉素适用于无核白和玫瑰露葡萄品种,通常以赤霉素100mg/kg液在盛花前14d 左右浸花序,并稍加震动使其充分受药,使花粉失去发芽力,但易使果粒变小。
所以在盛花后9d左右再用赤霉素100mg/kg浸果穗1次。
在大面积葡萄产区可在盛花开始约12d喷施赤霉素100-200mg/kg,注意喷在花序上,不能喷在叶片上。
注意:赤霉素去核保果只适应部分葡萄品种,巨峰葡萄不能起到这一作用,反而会形成小果、青果,影响食用价值,所以对其他葡萄品种能否适应需要在试验基础上进行;赤霉素对其他欧洲种物和品种和种子易败育而落粒的品种,也有提高无籽果粒坐果的效应,但赤霉素低浓度(<20mg/kg)则促进新梢生长反而促使果粒脱落,特是盛花期喷施可造成减产。
四、使有核葡萄变成无核葡萄
目前葡萄生产中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有核葡萄变成无核葡萄极易获得成功。
无核葡萄果实成熟早、着色好、含糖量高、经济效益高,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
现将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葡萄无核化控技术介绍如下:
1、处理时间
为获得大果、质优的无核葡萄,一般需要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3次,第一次在花前或花期进行,使葡萄果实形成无核,但无核果较小,故花后需在处理2次,以促进果实充分肥大。
由于葡萄品种不同,处理时间略有区别。
一般品种:一次处理常在花前14d左右进行,如果处理过早,无核率降低,且出尽穗轴伸长,果穗果粒稀疏,商品价值低;处理过晚,尤其在接近花期处理,无核果率也低。
二、三次处理一般以盛花后10d、20d为宜。
大粒品种:一次处理比一般品种晚,以盛花期为宜,二三次处理于盛花后10d、20d进行。
2、处理方法
一般用浸渍法,即在盆中装满配好的药液,处理时把花穗(果穗)浸入药液中。
一次处理因花穗上的花蕾小而密集,为确保花蕾均能附着药液,应将花穗在药液中震动数次后再取出;二三次处理只要把果穗在药液中浸一下即可,一般为5-10s左右。
浸渍法具有效果佳、用药量少等优点,但费工。
3、药剂
(1)赤霉素和抗生素两者混合处理。
(2)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混配
五、防止落花落果
多效唑
土壤使用和叶喷多效唑都能起到控旺、促壮、提高坐果率,增加树体抗性,改善果实品质等作用。
土施应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
剂量为1m2用1g。
方法是挖深宽分别为10cm 和40cm的圆环沟,沟的里圈距树干3/5处,将每株定量的多效唑均匀撒入圆环内,浇水、覆土。
叶喷法是在新梢长达65cm时进行,用600倍液喷雾。
六、促进葡萄花芽分化和花芽充实饱满
矮壮素
一般在新梢长15-40cm时,喷洒500mg/kg的矮壮素,可促进主蔓上冬芽的分化;在花前2周喷洒300mg/kg浓度的矮壮素或在副芽迅速生长期喷洒1000-2000mg/kg的矮壮素,可促进副梢上的芽分化成花芽。
但葡萄应用矮壮素后,常常导致花序轴变短、果穗紧密,果粒相互挤压,影响通风透光,容易患病。
如果配合使用较低浓度的赤霉素,可使花序轴适当伸长。
七、提高葡萄果粒含糖量和促进着色
(1)赤霉素
李向东等试验,生长旺盛的巨峰葡萄用赤霉素处理,可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和增加上色10d。
(2)甲哌鎓
喷洒1000-1500mg/kg的甲哌鎓,也可提高含糖量0.41-0.7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