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期保值定义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品种相同、数量相等、方向相反”是市场对于套期保值的整体印象。
本文下述所做分析如无特殊注明,一般分析描述的都是基于传统套期保值。
(二)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现货企业单位利润率大幅萎缩。
因此,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与环境,而且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多种因素也使得现实问题无法完全如传统套保理论那样一一对应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运作方法和理论上进一步创新。
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现代套期保值理论以其灵活性及有效性逐
全通过套保工具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操作。
2.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
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由Working提出,是指通过选择现货与期货、期货不同时间跨度合约之间,有生产关系的不同品种之间的套期图利行为,以规避一段时间范围内的过程风险问题。
该理论的交易特点不再像传统套期保值理论那么刻
板,要求的品种不尽相同,但必须有关联性、数量相等、方向相反。
该套保理论适合于期货市场的金融属性较强、产业链链条长、企业单位利润率较低的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更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现实。
比如,压榨企业可在大豆、豆油、豆粕出现压榨利差时,通过买入美国大豆、卖出国内豆粕和豆油,建立一个虚拟的期货头寸,而真正的利润需要通过实物及生产过程产生。
由于利差的正锁定,价格
3.
险。
纵观套期保值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阶段,同品种、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了系统性风险问题;第二阶段,品种相关、同数量、方向相反,解决升贴水问题;第三阶段,品种不尽相同、数量不等、方向相反,解决价
格趋势问题。
随着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要求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套期保值理论也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的需求。
四套期保值的交易原则如下:
1.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2.商品种类相同原则;
3
4
1
通过期货买入相关原材料锁定利润。
2、确定销售价格,保证企业利润。
生产企业已经签订采购原材料合同,通过期货卖出企业相关成品材料,锁定生产利润。
3、保证企业预算不超标
4、行业原料上游企业保证生产利润。
5、保证贸易利润
6、调节库存:
A、当认为当前原料价格合理需要增加库存时,可以通过期货代替现货进库存,通过其杠杆原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保证企业现金流。
B、当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库存因生产或其他因素不能减少时,在期货上卖出
7
8
9
7
9
交易情况如下所述:
7月份现货市场大豆价格2010元/吨,卖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约:期货市场价格为2080元/吨;
9月份现货市场卖出100吨大豆:价格为1980元/吨,期货市场买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050元/吨
套利结果:现货亏损30元/吨,期货盈利30元/吨
最终结果:净获利100*30-100*30=0元\
(注:1手=10吨)
从该例可以得出:
第一,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实际上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进原先持有的部位。
值。
3000
9
吨
9
价格为
11手11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130元/吨;
套利结果:现货市场亏损40元/吨;期货市场盈利40元/吨
最终结果:净获利40*100-40*100=0
从该例可以得出:
第一,完整的买入套期保值同样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买入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买入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
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买后卖,所以该例是一个买入套期保值。
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油厂不利的变动,价格上涨了40元/吨,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
(2
(3
(4)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
八基差与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可以大体抵消现货市场中价格波动的风险,但不能使风险完全消失,主要原因是存在"基差"这个因素。
要深刻理解并运用套期保值,避免价格风险,就必须掌握基差及其基本原理。
(一)基差的含义
基差(basis)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近期合约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二)基差与买入及卖出套期保值中的关系
例如,2003年5月30日大连的大豆现货价格2700元/吨,当日,2003年7月黄大豆
基差变化是判断能否完全实现套期保值的依据。
套期保值者利用基差的有利变动,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保值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获得额外的盈余。
一旦基差出现不利变动,套期保值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蒙受一部分损失。
对于买入套期保值者来讲,他愿意看到的是基差缩小。
I、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上升,但现货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期货价格的上升幅度,基差扩大,从而使得加工商在现货市场上因价格上升买入现货蒙受的损失大于在期货市场上因价格上升卖出期货合约的获利。
如果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加工商在现货市场获利,在期货市场损失。
但是只要基差扩大,现货市场的盈利不仅不能弥补期货市场的损失,而且会出现净亏损。
II
II
货市场上因价格下跌买入期货合约的获利。
如果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不降反升,经销商在现货市场获利,在期货市场损失。
但是只要基差扩大,现货市场的盈利不仅能弥补期货市场的全部损失,而且仍有净盈利。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两种价格变动的时间和幅度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某一时间,基差是不确定的,所以,套期保值者必须密
切关注基差的变化。
因此,套期保值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基差的不利变化也会给保值者带来风险。
虽然,套期保值没有提供完全的保险,但是,它的确回避了与商业相联系的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基本上是风险的交换,即以价格波动风险交换基差波动风险。
期货套期保值和平仓交易哪个更划算?按照对套期保值的通俗理解,套期保值
和对趋势的判断来进行交易。
十企业做套期保值的风险和缺陷
(一)风险
套期保值的风险最大风险是基差风险。
基差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从方向上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幅度并非一致,即基差的数值并不是恒定的。
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市场,是为了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
精心整理
动较大的风险,而接受基差变动这一相对较小的风险。
从上述经济原理可以看出,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意识的避险措施,目的在于减少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
保值者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反方向运作,形成两个市场一盈一亏的结果,通过盈亏相抵,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所以可以这样说,套期保值相当于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涉及价格风险的保险,而基差风险是购买保险可能承担的代价。
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