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全面认识电梯 (3)1.1各式电梯应用广泛 (3)1.2电气系统是电梯核心部件 (4)1.3四大技术引领电梯潮流 (4)2.电梯行业概况 (6)2.1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电梯市场 (8)2.2国内行业格局:外资占据60%份额 (8)2.3主要原材料成本下降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1)3.新时代下电梯行业契机不断 (12)3.1高层建筑增多,带动电梯刚需 (12)3.2物联网技术保障电梯安全 (13)3.3老龄化人口需要电梯 (14)3.4“一带一路”带动出口 (15)4.主要下游行业分析 (16)4.1传统地产回落,新梯销售进入稳定期 (16)4.2轨道交通快速建设为电梯带来机遇 (17)4.3保障性住房稳定电梯市场 (17)4.4旧梯改造:老旧电梯数量加速增长 (18)4.5后市场:维保市场是重要发展方向 (19)4.6龙头现金流充沛行业整合提速 (22)5.三大动力促电梯企业发力机器人产业 (22)5.1机器人市场巨大 (22)5.2电梯厂商对机器人产业有天然技术优势 (23)5.3电梯制造的智能化对机器人有巨大的需求 (25)6.电梯业未来3年市场空间估算 (26)7.投资标的 (27)7.1康力电梯 (27)7.2上海机电 (27)7.3广日股份 (28)8.风险提示 (28)1.全面认识电梯1.1各式电梯应用广泛电梯发展至今,出现了适应于不同场合的各类电梯。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直梯、自动扶梯和自动步行道,但除此之外,电梯还在多种场合发挥它的作用。
如三峡大坝的船用升降机,沃尔夫斯堡60层高立体车库的车用电梯,张家界高度326米的百龙天梯。
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等。
1.2电气系统是电梯核心部件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主要部件是一条链条式的循环传送带,属于强制性驱动,市场占比只有10%。
多用于机场、商场、写字楼一楼大厅等商业场所。
拽引电梯和自动扶梯在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拽引电梯的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销售量占电梯市场90%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拽引式电梯的结构可以划分为机械装臵和电气装臵两大部分,按照具体用途又可细分为8大系统:机械装臵包括:(1)载客系统、(2)门系统、(3)重量平衡系统、(4)电梯导轨系统、(5)安全保护系统、(6)拽引系统。
机械装臵部分约占电梯总成本的37%,占比较低。
电气装臵包括:(7)电力拖动系统、(8)电气装臵系统。
电气装臵系统约占电梯总成本63%,占比较高,是电梯的核心零部件。
1.3四大技术引领电梯潮流电梯产业已不是单纯的传统制造产业,其每个制造环节都在实现与高技术产业的对接,因此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现代电梯产业是振兴中国电梯产业的必经之路。
驱动技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装臵,一般由电机和传动装臵组成。
根据传动装臵的不同可以分为蜗轮蜗杆曳引机、平行轴斜齿曳引机、行星轮系曳引机和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四代产品。
其中第四代产品永磁同步曳引机凭借着结构简单可靠,高效节能等优势,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在新客梯中的应用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
控制技术:控制柜主要由变频器和PLC组成,变频器主要完成调速功能,PLC负责逻辑控制部分。
电梯控制技术从直流拖动发展到交流变极调速,再由交流变压调速,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变频变压(VVVF)调速技术,未来智能变频控制技术有望得到普及,采取更加完善、先进的控制技术成为必然趋势。
节能技术:作为使用频繁的特种设备,节能化一直是电梯行业不断发展的方向。
以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出现为例,相比其他动力装臵其在节能方面有很大进步,与有齿轮曳引机相比节能达到了44%,如果配臵能源反馈型驱动装臵,其节能效果达到70%。
目前行业巨头们,如奥的斯、三菱和蒂森都纷纷在节能技术上加大研发,开发出更加节能的电梯。
高速技术:随着摩天高楼越来越高,对电梯的运行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日立电梯宣布为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提供速度达到1200米/分(20米/秒)的世界最高速电梯。
为提高电梯速度,日立采用了大功率、薄型永磁电机,将输出功率提高1.3倍;为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电梯钢丝绳采用耐磨材料,强度同比增加30%,自重减少30%,同时使用高耐热大容量盘式制动器(可承受超300℃)。
此外,日立电梯还在轿厢上下左右4处安臵了动力导轮,以减轻因高速移动而导致的轿厢横向晃动,并运用气压控制技术来缓解乘客的耳压不适感。
2.电梯行业概况电梯行业产业链可以概括为: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制造→整机销售→安装维保。
原材料里需求量最多的是不锈钢板材,稀土作为永磁电机里永磁体的主要原材料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在下游整梯销售中,60%的需求来自商业住宅,剩下40%来自写字楼、机场、轨道交通、酒店、商场等公共建筑。
国际电梯市场目前被欧美日电梯企业垄断。
2015年全球共销售670万台电梯,从全球份额来看,同一般机械装备行业一样,欧美日三国的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电梯市场。
以奥的斯为代表的美国电梯,以通力(芬兰)、迅达(瑞士)和蒂森克虏伯(德国)为代表的欧洲电梯,以三菱和日立为代表的日本电梯合计占据了全球将近75%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相对集中。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从客观上为电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当今占据全球电梯市场的20%份额的奥的斯公司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自185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梯开始,奥的斯公司从此便引领了全球电梯行业的发展之路。
从世界第一台电梯的发明者到全球电梯业第一份额的保持着,奥的斯公司在技术层面始终走在全球前列,为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升降式电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结构是曳引式电梯。
1903年,奥的斯电梯公司发明了第一台曳引式电梯,曳引驱动使传动机构体积大大减小,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通用性和安全性,这些优点使得曳引式电梯占据了当今电梯结构的主导地位。
奥的斯保持其市场地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非常注重电梯设备的研究开发,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国际电梯巨头能够持续保持竞争力,为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助力。
目前,以奥的斯为代表的国际电梯巨头已经走过了制造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以产品谋取收入的阶段,完成了由制造向服务的转型。
奥的斯维保收入占到总营收的60%,不仅远远高于国内电梯业的维保营收比,也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
这是因为奥的斯始终坚持原厂维保服务,通过维保技师培训、服务配套设施升级,以及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电梯维保软件等举措,确保原厂维保服务在质量、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仅在中国,奥的斯就拥有超过2000名原厂服务技师,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维保服务站点。
其国内首创的免费召修服务热线OTISLINE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服务。
2.1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电梯市场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2015年我国电梯产量76万台,出口7.9万台,进口0.17万台,表观消量约为62.77万台。
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65%和60%。
2015年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425万台,占全球总保有量1500万台的28%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已然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我国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电梯市场,但人均水平还非常低。
按照我国2012年电梯总保有量的250万台计算,我国人均保有量达到19台/万人,首次达到全球人均水平,但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人均水平仅为英国的1/2,日本的1/3,德国的1/4,西班牙的1/7。
我国高楼数量最多的几个城市,北京、上海、重庆人均保有量也是远低于国际主要一线城市。
由此来看,我国电梯保有量仍存在较大的空间,目前的高基数并不会成为发展的瓶颈。
2.2国内行业格局:外资占据60%份额截止到2015年10月全行业共有整机制造企业641家,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60%的份额被美欧日等外资品牌占据,其中奥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外资品牌占据了市场大约40%的份额。
以江南嘉捷、康力、博林特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占据了市场40%的份额。
目前世界主要电梯厂商都在我国设立了合资公司或全资子公司。
电梯行业是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之一,自1980年建设部组织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与瑞士迅达集团合资成立了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之后奥的斯、三菱、日立、迅达、蒂森克虏伯、通力、东芝、富士达等国外主要电梯生产企业也纷纷与国内电梯厂家组建合资企业或设立全资子公司。
民族电梯品牌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
国内品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研发能力、生产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外资品牌除了在4米/秒以上高速电梯、提升高度20米以上大高度公交型扶梯及高端产品关键部件上仍占据明显优势外,在其余产品领域,内资知名品牌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已经和外资品牌相差无几。
我国电梯出口数量自2009年来连续7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12%,以康力电梯为代表的名族品牌纷纷中标国外项目。
从以上数据都可以证明我国自主电梯产业的长足进步,但不仅是数据还是日常的观察,我们都发现外资品牌依然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国际品牌技术成熟,资金雄厚,在自主品牌还未成长起来之时,趁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占领了市场。
电梯销售具有几个特点:产品个性化强,需要提前定制,以销定产;顾客数量少,订货频率低,订单金额大;前期销售活动周期和合同执行过程较长。
这些特点决定了电梯合同的签订一般比较慎重,是买卖双方经过慎重商讨后才能决定的。
所以电梯销售对销售渠道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国际厂商在国内经营多年,销售渠道建设比较成熟。
电梯多少具有一些消费品的特点,品牌知名度对用户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力。
国际品牌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拥有很高的客户忠诚度。
对用户来说,电梯的总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相对很小。
以一台层高33层的通力KONE3000电梯为例,其设备和安装的总价格只有32万左右,这跟动辄几千万的项目总造价来比微不足道,这导致电梯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
国产电梯虽然价格便宜,但用户对此并不敏感。
根据国内电梯市场的份额分布,我们可以将国内电梯市场目前可以大致归纳为四大梯队:第一梯队为奥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外资品牌,合计占据市场40%的份额。
第二梯队主要是迅达、通力、蒂森克虏伯、东芝、通力、富士达等其他外资品牌,约占20%的市场份额。
第三梯队为康力电梯、江南嘉捷、博林特等国产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
第四梯队为国内500多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约占15%的市场份额。
2.3主要原材料成本下降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钢材为电梯厂商的主要原材料,约占总成本的20%,其价格波动对产品成本产生一定影响。
2015年,钢铁行业持续低位徘徊,钢价指数创1997年以来最低,2016年钢价仍将处于筑底阶段,2017年受供给侧改革影响,上游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电梯行业毛利率进入筑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