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着色剂、护色剂和漂白剂 ppt课件

着色剂、护色剂和漂白剂 ppt课件


就能显示颜色。共轭体系越长,该结构吸收的光波长也越长。
ppt课件
7
如:共轭多烯类化合物的吸收光波长与共轭双键的关系如下:
名称
C-C
乙烷
CH=CH
乙烯
(CH=CH)2 丁二烯 (CH=CH)3 己三烯 (CH=CH)4 二甲基辛四烯 (CH=CH)5 维生素A (CH=CH)8 二氢胡萝卜素 (CH=CH)11 番茄红素 (CH=CH)15 去氢番茄红素
食品添加剂
第1篇 食品添加剂概述
第2篇 防腐保鲜类食品添加剂
C1.食品防腐剂
C2.食品抗氧化剂
共3部分:
第3篇 调色、护色类食品添加剂 食品着色剂
第4篇 调味增香类食品添加剂
食品护色剂 食品漂白剂
第5篇 质构改良类食品添加剂
第6篇 其它类食品添加剂
ppt课件
1
引言
色、香、味、形是构成食品感官质量的四大要素。其中, “色”居首位。 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这些色泽除了给人以视 觉享受外,更主要的是能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 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 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或为模拟天然食品) ,人们常常在 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
不同波长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ppt课件
2、着色剂的呈色机理→→ 6
2、着色剂的呈色机理
着色剂分子中既含有生色团,又含有助色团,它们通过共轭使着 色剂可吸收可见光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
生色团(color-producing groups):使物质在紫外光、可见光
区具有吸收的基团就叫生色团,也叫生色基、发色团、发色基。
ppt课件
12
二、按结构分类
(1) 合成色素 偶氮类色素:如苋菜红、胭脂红、新红、酸性红、诱惑红、柠
檬黄、日落黄. 非偶氮类色素:
*赤藓红:黄嘌呤类 *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 *亮蓝: 三苯基甲烷类 *靛蓝:靛属化合物 *叶绿素铜钠盐、钾盐
ppt课件
13
(2)天然色素
1) 花色苷类色素 多酚类衍生物,由糖和花青素组成,我国允许使用的有葡萄皮红、
一、按来源分类
分为 :天然色素、天然等同色素(人工合成天然色素)、合成色素
(1) 天然色素 植物色素:如甜菜红、姜黄 动物色素:如紫胶红、胭脂虫红 微生物色素:如红曲红
(2)人工合成天然色素
3种:β -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人工合成番茄红素
(3) 合成色素 包括:食用染料和相应的色淀
项目一、着色剂呈色机理 项目二、着色剂分类 项目三、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思考题
ppt课件
5
项目一、着色剂呈色机理
1、肉眼观察到的物质颜色
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它所吸收的光的波长在可见 区以外,那么这种物质看起来是白色的; 如果它所吸收的光的波长在可见区域(400-800nm),那么,它所显 示出的颜色,即为被反射光的颜色,即显示出吸收光的互补色。例如, 物质选择地吸收绿色光,它显现的颜色则为紫色。
O
O


常见的是:>C=C<、>C=O、 –C–OH、–C–H
–N=N–、–N=O、>C=S、–C–N=O、 C≡C–、 >C=N–等。
分子中含有一个上述生色基的物质,由于它们的吸收波长在
200~400nm之间,仍是无色的。如果物质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
色基共轭时,可以使分子对光的吸收波长移向可见区域内,该物质
基质种类:常用的基质有氧化铝、二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钾、滑石、 碳酸钙,目前主要使用的基质是氧化铝(故称为××铝色淀)。
种类(9种):除二氧化钛和酸性红外,其它9种合成色素均有相应的色淀:
如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柠檬黄铝色淀 、日落黄铝色淀、亮蓝铝色 淀、靛蓝铝色淀等。
优点:可以代替油溶性色素,主要用于油基性食品,它可在油相中均匀 分散,可在干燥下并入食品。稳定性提高,耐光,耐热,耐盐。 使用情况:1988年批准使用,可用于各类粉状食品,糖果,糕点,甜点 包衣,油脂食品,口香糖(不染口腔),药剂,药片,化妆品,玩具等。
吸收波长 135
185 217 258 296 335 415 470 504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淡黄色 淡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ppt课件
8
助色团(coloring aid groups):
指本身并不能产生颜色,但当其与共轭体系或生色基相连时, 可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而显色的基 团(助色基)。
食用染料(12种):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 日落黄、亮蓝、靛蓝 、酸性红、二氧化钛、氧化铁黑(红)
ppt课件
11
色淀
色淀:是指将水溶性色素沉淀、吸附到不溶性的基质上而得到的一种 水不溶性的脂溶性色素。或者说,是色素物质在水溶液状态下与氧化 铝反应而成的铝基料混合的盐。
ppt课件
2
第三章 食品着色剂、护色剂和漂白剂
第一节 食品着色剂 第二节 食品护色剂 第三节 食品漂白剂
ppt课件
3
食品着色剂概念
是指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也叫食 用色素。
赋予色泽:如水果糖、人造奶油、酱油中应用 改善色泽:如果汁、果汁饮料中应用
ppt课件
4
第一节 食品着色剂
红米红、黑豆红、玫瑰茄红、萝卜红、桑葚红、越橘红、黑加仑红、杨 梅红、蓝靛果红、橡子壳棕等。
特点 : (1) 水溶性 (2) 颜色随pH变化:酸性时一般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3)对光、热敏感,氧和金属离子也有影响
2)黄酮类
多酚类衍生物,同样以糖苷形式广泛存在,基本化学结构是苯并吡喃
酮。我国允许使用的有红花黄、高粱红、可可壳色等
常见的有:–OH、–OR、–NH2、–NR2、–SR, –Cl、-Br等。
ppt课件
项目二、着色剂分类与各论→ 9
项目二、着色剂的分类
GB2760-2011允许使用的着色剂有66种
其中有17种为人工合成色素,49种为天然色素。
功能分类代码:08;CNS:08.◇◇◇
ppt课件
一、着色剂的分类→ 10
特点 :
(1) 水溶性
(2) 稳定性较好
(3) 光、热、金属离子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pp8种此类色素 特点 :
(1) 脂溶性 (2) 稳定性较好(对pH、对热) (3) 光、氧对其有一定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