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纪7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造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 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 A、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出现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14·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28)据研 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 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 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 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 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 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 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材料四】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 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 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五】中国之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 (李鸿章)
探究二: 洋务企业创办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曾李二人 提出了什么主张?他们创办了哪些企业?
1、目的 2、主张 3、洋务企业 4、评价
官办企业:清政府官员创办、官办军事企业、官办
民用企业。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清政府指派官员 ﹐筹拨创办费和常年经费﹐雇佣工人使用机器或机 械动力进行生产的企业。在这一类企业中﹐军事工 业占有很大比重﹐民用企业只占很小的.
二、洋务企业的兴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
课堂小结
自然经济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外资企 业
洋务企 业 民族工业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十九世纪六 七十年代
十九世纪七 十年代前后
近代化启动
小试身手
1、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2、1840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中国的经济 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表现为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 外资企业出现 ③洋务企业出现 ④民族工业产生
妥 协 性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1、民族工业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前后 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 ②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 ①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原因: ② 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③ 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④ 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表现:
探究一: 材料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原因是什么?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1、变化的表现
⑴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⑵ 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⑶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非阶级)兴起 2、变化的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二、洋务企业的兴衰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 解体(提供劳动力等)
继昌隆缫丝厂 特点: 1、多分布沿海地区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材料六】董永等其他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 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 特点2、资金少,规模小 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 资本的总和。 【材料七】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特点3、技术力量薄弱 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 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材料八】
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部分人不得不流入城市谋生。 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材料二】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 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 自给成分。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非阶级)兴起 【材料三】 P47第一自然段小字
但事与愿违,他却处处受制于人,企业不但难有
新起色,反而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开动脑筋: 阅读教材P49第1、2段,什么原因使 他难以大展宏图呢?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夹缝中成长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革 命 性
封 建 主 义 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 8、(2012全国文综Ⅱ· 14)洋务运动时期, 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 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 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 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项 属于外商创办企业。B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答案】B
D
•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 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 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 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 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 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 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 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 【答案】D
代表企业
地位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 业,中国近代工业 起步的标志
自 强 求 富
民 用 工 业
安庆内 曾国藩 1861 军械所 江南制 李鸿章 1865 造总局
当时国内最大的 官办军用企业 第一个使用机械 开采的煤矿

李鸿章 1881 开平煤矿
二、洋务企业的兴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 2、主张 维护清朝统治 师夷长技
特点4、以轻工业领域为主
【材料九】P48 方框里面的小字内容 特点 5、发展比较困难
神入历史 感受变迁
董永企业虽然开办了,但发展却非常艰难,不久 就忧愤而亡了。他的儿子董小永接过了他留下的烂摊 子,苦苦支撑着。转眼到了1896年,董小永的企业终 于出现了转机。这一时期,有许多人加入了创办企业 的大军之中,兴起了 一个创办实业的小高潮,民族工 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探究三: 甲午战后,哪些因素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 步发展?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实业家?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 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③ 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④ 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著名代表人物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神入历史 感受变迁
精明能干的董小永想大展宏图,再创新辉煌,
• 7、(2012· 全国课标卷· 30)1895年,身为 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 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 出张謇( )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考点】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解析】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的含义。BCD 项题干无从反映。【答案】A
3、洋务企业 1、安庆内军械所(军用企业) 2、江南制造总局(军用企业) 3、开平煤矿(民用企业)
4、评价
1、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推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这一时期,有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和董永一样开始 创办企业
时间: 贻来牟机器磨坊 性质: 发昌机器厂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 刺激和影响(利润刺激)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
复习提问: 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主要标志、 成就?
学习目标: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 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主学习一
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鸦片战争后中 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
一、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师夷长技
二、洋务企业的兴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881年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二、洋务企业的兴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2、主张 师夷长技
3、洋务企业 类型 口号 军 用 企 业 创办者 时间
D
•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 顽强抵抗 •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 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1853 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 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 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 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 【答案】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