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
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古村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流量乌镇模式
一、绪论
1.“古村镇”一词,泛指所有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村、古镇,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
走进这些赌局特色的古村镇,解毒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原因,追寻数百年前先祖的省会意韵,感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远古的传承的生活方式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会得到永久的精神享受。
2。
以乌镇为例: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建镇史的古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
其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连的古镇格局。
在对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乌镇作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如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故、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工作,都是在全国古镇闹呼吁开发中首创或成功运做的典范,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3。
考察的意义
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
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
古村镇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
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一两代人的人生。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化的浪潮里,“新价值”的狂欢中,能白村些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村镇,实属不易。
那些古老的生态本来就
很脆弱,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村镇,大多处于偏僻地区,即使曾经一度繁华,也因历史的原因而门前冷落、尘封窖藏,由此免于浩劫。
一旦春光乍泻,成为热闹的“旅游资源”,其“钱景”自然可观,但前景充满变故。
出于对古村镇旅游的关注和关心,笔者在2009年05月29日对乌镇进行了一次调研,亲身体验了乌镇的独特魅力,实地了解到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
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深思其中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并为乌镇旅游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希望乌镇的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研有效问卷为46份,其中一份代表了当地老者们的看法。
(一)当笔者在东栅的长廊(休息场所)做调研时,调研的话题引起了老人们兴趣。
笔者总结、整理其观点,主要有三:1。
古镇的古建筑都是新的,是表面现象,只有古戏台是真的。
2。
姑嫂饼不好吃,都是外乡人做的。
2。
景区开发了,物价上涨了,当地居民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最起码包括这几位)。
名义上是政府开发,实为旅游公司开发。
(二)问卷结果
1 调查对象:性别男29人63% ,女17 37%
年龄20以下3人6.5% ,21-30 23 50% ,31-40 5 10.9%,41-50 4 8.7%, 51-60 5 10.9 ,60 6 13%
职业工人8 17.4%,商人1 2.2% 行政事业人员7 15.2% ,学生12 26.1%,科教人员3
6.5% 其他15 32.6%
学历初中以下5 10.9% ,高中4 8.7%,大专10 21.7%,本科23 50%,研究生及以上3 6.5% 通过分析,从一个侧面得知来乌镇旅游的群体多为中青年知识分子.
2.古镇保护情况:
古镇印象:地方特色很浓22人47.8%,特色不明显 4 8.7%,商业化过强12 26.1%,一般 6 13.0%,其他 2 4.3%。
古镇民风民俗的保护现状:非常好8 17.4%,好13 28.3%,一般18 39.1%,不太好7 15.2%,差0
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姑嫂饼的注册商标保护:知道7 15.2% ,一点10 21.7%,不清楚28 60.9%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人对古镇印象比较好,认为古镇保护一般。
3.古镇开发状况:可促进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产业中,85%的游客选了旅游业。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选):价格高22人次,服务设施不配套18人次,环境卫生差14,管理混乱13,服务跟不上12,交通不发达11,建筑不和谐6。
调查的意见和建议:控制人流量5人,少些商业化5人,应注重民风民俗的保护4人,提高服务质量1人,应让当地居民得到切实利益2人.共有17人写出意见或建议。
三、提出建议
(一)古镇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古镇居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乌镇当地老者的看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
但据报道,乌镇并没有变成游客的风景、住户的尴尬,近年来投入2亿多用于改善老街的基础设施。
乌镇从古镇旅游中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依次我建议: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的宣传,让当地居民理解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政策,携手共创美好古镇。
同时要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现在居住在古镇的居民。
(二)基于游客的意见或建议,提出我的建议
1.控制人流量。
2.实行区分需求定价法
3.切实做好古镇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4.完善古镇的服务设施,改善古镇景区及景区周边的环境卫生。
5.不断促进古镇周围环境、周边民居与景区建筑的和谐一致。
同时,应不断挖掘古镇资源,提高古镇旅游产品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1.席岳婷《基于优效型公共产品理论的古村镇遗产研究》2006.
2.黄祖松《乌镇模式》广西新闻网2007.01.05.
3.潘莹、赵晓峰、习建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2007.
/s/blog_5d32a91e0100e0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