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刘 赛1,王建华1,2,3,彭浩平1,徐 鹏1,童 晨1,涂 浩2,3(1 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潭411105;2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213164;3 常州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常州213164)摘要 采用Zn/Fe及Zn/Fe-Mn固固扩散偶方法,研究了锰对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对扩散偶在385℃扩散10~300min的研究结果表明,在Zn/Fe扩散偶中,扩散层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具有平直的界面,随扩散时间的延长,δ相的厚度增加,ζ相逐渐被消耗,厚度比dζ/dδ的值逐渐减小;在Zn/Fe-Mn扩散偶中,扩散层也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的界面更平直,铁基体中的锰在扩散初期促进δ相的生长,但在扩散后期促进ζ相生长。

对Zn/Fe-Mn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0.4%(质量分数,下同)的锰使扩散层总厚度增加,当锰含量增加到1.2%以上时,扩散层总厚度反而开始下降。

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四个扩散偶中总扩散层的生长均由扩散控制。

关键词 Zn-Fe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偶 显微组织 生长动力学 Zn-Fe-Mn中图分类号:TG113.1;TG111.6 文献标识码:A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Solid Zn/Fe andZn/Fe-Mn Diffusion CouplesLIU Sai 1,WANG Jianhua1,2,3,PENG Haoping1,XU Peng1,TONG Chen1,TU Hao2,3(1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Design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Hunan Province,Xiangtan 411105;2 School of M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3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etal Materials ofChangzhou City,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Abstract The growth of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 effect of M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u-sion experiments at 385℃for 10-300m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 in Zn/Fecouples,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planar,the thickness ofδphase increases andζphase decreases with prolon-gation of time,the value of dζ/dδalso decreases with time.In Zn/Fe-Mn couples,the diffusion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more planar,and the manganese in iron promotes the growth ofδphase in the initial period but the growth ofζis promoted in the later period.The results of Zn/Fe-Mn couples showthat 0.4%manganese makes the total thickness of diffusion layer increase,however,when the manganese content in-creases to 1.2%,the total thickness decreases.The growth of the total layer in four couples Zn/Fe,Zn/Fe-0.4%Mn,Zn/Fe-1.2%Mn and Zn/Fe-2.0%Mn are diffusion-controlled.Key words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diffusion couple,microstructure,growth kinetics,Zn-Fe-M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1111;50971110);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常州市国际合作项目(CZ20110014) 刘赛:女,1986年生,硕士生 E-mail:610667060@qq.com 涂浩: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tuhao@cczu.edu.cn0 引言热浸镀锌是一种能制备出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产品且成本低的涂层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一般镀锌过程中,由于钢中硅的存在引起镀锌层中Fe-Zn合金层相的剧烈增长,使镀层变厚并形成灰色层,同时镀层附着性能变差,产生硅反应性(又称Sandelin效应)[1,2]。

目前采用最多的抑制Sandelin效应的方法是在锌池中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Ni、Mg、Mn、Sn、Pb等)[3-5],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研究[3]表明,锌池中锰的添加能明显抑制镀层的生长,但是未见有关钢基中锰的添加对镀层组织影响的研究报道。

扩散偶法最先由Girchner提出,是一种广泛用于相图计算及界面反应的研究方法[6,7]。

许多研究者[8-10]都用此方法来研究热浸镀锌Fe-Zn反应的反应动力学。

李智等[9]通过研究固态Zn/Fe及Zn/Fe-Si扩散偶扩散区内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分析了硅反应性。

一般钢中含锰0.30%~0.50%(质量分数,下同),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的锰就算“锰钢”,高强钢中锰含量为1.5%左右。

因此本实验选择锰含量分别为0.4%、1.2%和2.0%的铁锰合金,与固态纯锌制成扩散偶后,对其扩散层的显微组织及Zn-Fe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进行分析探讨。

·38·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刘 赛等1 实验根据铁锰合金的配比,称取总质量为10g、纯度均为99.99%的铁板和锰粒,在真空非自耗钨极电弧炉中熔炼获得不同锰含量的铁锰合金。

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800℃真空退火炉中退火45天使成分均匀化,然后用线切割机将铁锰合金、纯铁块以及纯度为99.995%的锌块均切割成3mm×3mm×2mm的小块。

试块经清洗、磨光后采用夹具法[7]制成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四种扩散偶。

将欲扩散的试样放入石英管中经JK-1508真空机抽真空、密封,然后将封装好的试样放入SK-4-10管式退火炉中于385℃扩散退火,经过10~300min的扩散后取出空冷。

经扩散退火的样品镶样后,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金相样品,利用JSM-6510扫描电镜、OXFORD能谱分析仪以及EPMA-1600电子探针对扩散层进行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

2 结果及分析2.1 扩散区的显微组织基于热镀锌的广泛应用,科学工作者反复研究过Fe-Zn二元相图[11,12]及相关的三元、四元相图[13]。

图1为Su等[14]评估的Fe-Zn二元相图,该二元系中存在ζ(FeZn13)、δ(FeZn10)、Г1(Fe5Zn21)和Г(Fe3Zn10)共4种金属间化合物。

图1 Fe-Zn二元相图[15]Fig.1 Binary phase diagram of Fe-Zn[15]Zn与Fe或Fe-Mn合金组成的扩散偶在385℃扩散时也能形成上述Zn-Fe相。

本研究中,Zn/Fe或Zn/Fe-Mn扩散偶在385℃扩散10~300min所形成的扩散层组织如图2所示(第1-4列分别为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

由图2可见,扩散偶在385℃扩散不同时间时,扩散区基本都是由两相组成,对其分别进行EDS和EPMA成分分析,每一层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成分,各相层的成分如表1所列。

由表1可知,靠近铁基的内层成分均在11.4%~12.9%(原子分数)范围内,靠近锌的外层成分在7.3%~8.0%(原子分数)范围内,根据Zn-Fe二元相图中δ相和ζ相的成分范围以及他人的物相分析结果[15]可以确定,内层为δ相而外层为ζ相。

扩散区的Γ相很薄,通过多个扩散偶实验研究得到Γ相的形成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形成规律不予分析。

表1 扩散偶中各相的化学成分Table 1 Composition of phases in diffusion couples试样元素质量分数/%原子分数/%相Fe/ZnFeZn9.9290.0811.4388.57δFeZn6.4993.517.5292.48ζFe/Zn-0.4%MnFeZn10.0289.9811.5388.47δFeZn6.3893.627.3992.61ζFe/Zn-1.2%MnFeZn10.6589.3512.2487.76δFeZn6.5393.477.5692.44ζFe/Zn-2.0%MnFeZn11.1988.8112.8587.15δFeZn6.4593.557.4792.53ζ 对于Zn/Fe扩散偶,ζ相和δ相厚度比较均匀,两相之间具有较为平直的界面。

扩散开始时,ζ相在总扩散层中占较大比例;随着扩散时间的延长,ζ相的厚度不断减薄,δ相不断增厚,厚度比dζ/dδ的值逐渐减小;当扩散时间为300min时,扩散层主要由δ相组成。

而在Zn/Fe-Mn扩散偶中,ζ相和δ相厚度均匀,ζ相和δ相之间的界面更为平直,扩散初期δ相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但在扩散后期δ相的生长速度减缓。

当扩散偶中锰的含量为0.4%时,扩散层总厚度增加,随锰含量的继续增加,扩散层总厚度反而下降。

2.2 Fe-Zn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由图2可知,扩散层由一系列的Fe-Z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厚度随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本研究中,利用Smileview软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得到Zn/Fe、Zn/Fe-0.4%Mn、Zn/Fe-1.2%Mn以及Zn/Fe-2.0%Mn组成的扩散偶经10~300min扩散退火后ζ相与δ相厚度之比,结果如表2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