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共41页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共41页

以动制动,决策后还经常要作必要的修正。 (2)尽可能地了解竞争者。 (3)充分了解自己。 (4)发挥创造力。 (5)遵守竞争规则。
01.10.2019
Page 29 of 40
追踪性决策
追踪性决策是指在实施原有决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为了达到目标,对原有决策进行根本性改变的一种动态 的、十分复杂的决策。
主要行为和次要行为:主要行为是指在群体行为中起主 导作用完成主要任务的行为;次要行为是指在群体行为 中居于被支配地位完成次要任务的行为。
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长期行为是持续时间长的稳定的 行为;短期行为是指持续时间短的变化大的行为。
01.10.2019
Page 17 of 40
01.10.2019
4 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
(功能)
01.10.2019
群体支柱功能 评价标准功能 群体动力的功能 行为定向的功能
Page 20 of 40
2 群体压力及其意义
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它 使成员只能做出为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行为。
群体压力的意义:对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力宣传, 造成舆论,使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 行为,这也就具有转变社会风气的积极意义;对于群体 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压力也是必要的。
政策。
Page 13 of 40
01.10.2019
2
Part 2
群体行为
1
群体行为的概念
2
群体行为的特征
3
群体行为的种类
4
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
Page 14 of 40
1 群体行为的概念
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 是指群体行
为主体在组织内进行的活动.我们知道, 行为是指特定行为主体的活动。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利益型、情感型、爱好型、信仰型、 亲缘型;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
01.10.2019
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承认它们的存在;注意做好“头
儿”的工作;对中间型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切忌采取
粗暴、生硬、简单化的方法,要与其成员建立友情,加
以诱导; 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集体粉碎”的
01.10.2019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六章 群体与群体行为
Page 1 of 40
教学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群体的概念及特征。 (2)群体规范的概念。 (3)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熟悉: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了解: (1)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发现“非正式 组织(群体)”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Page 27 of 40
2 决策的分类
重大和普通决策(目标重要与否)。 战略性和战术性决策(影响时间长短)。 确定性、风险性和非确定性决策(信息多少)。
其他类型。如: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竞争 性决策、追踪性决策等。
01.10.2019
Page 28 of 40
3 竞争性决策
竞争性决策指有竞争对手的动态的决策。 如企业营销决策往往就是此类。 (1)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动态的决策,一定要
01.10.2019
Page 31 of 40
01.10.2019
理性决策方法的步骤(2)
8.控制。有时在此步骤中会怀疑已作出的选择。称为 “决策后不协调”或“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可 以降低决策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决策者希望获得新的 信息,追求更理性的决策。
[实例]:
(1)毛泽东主席一到重大决策作出并付诸实施后,往往 睡不了觉,通不了便,倒不是他不自信而怀疑,而是控制 不了的焦虑。
(1)重视回归分析。 (2)坚持零起点。如果原有决策未发生过,现在该 如何决策。 (3)尽量减少损失。 (4)防止心理排斥。改变原有重大决策时,多少会 遭原决策者心理排斥。 [实例] :参见 [案例导入]部分
01.10.2019
Page 30 of 40
4 理性决策方法的步骤(1)
1.陈述情景目标。即陈述希望的最后情景。 2.问题确认。如果信息不正确,很可能导致该作决策 时不作决策,不该作决策时反而去作决策。 3.决定决策类型。 4.产生所有可能的方案(多数情况下不可能)。 5.评价所有方案。 6.理性选择出最佳方案。要考虑“偶尔计划” (contingency plans)作为应急备用方案。 7.实施。
性格、兴趣、爱好、容貌等条件相似的人,彼此乐意
交往;就社会方面而言,种族、民族、阶级、党派、
社团、职业、地位相似的人,彼此乐意交往。相辅,
在原则上是不相似,如刚与柔、支配与顺从等因素的
结合就是如此。
Page 16 of 40
3 群体行为的种类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是指有利于完成组织目 标,有利于群体成员成长和进步的行为。反之则是消极 行为。
Page 25 of 40
01.10.2019
4
Part 4
决策概论
1
决策的定义
2
决策的分类
3
竞争性与追踪性决策
4
理性决策方法的步骤
Page 26 of 40
1 决策的定义及其5环节
决策 决策(Decision-making)是从多个方案中选
择其中一个方案的过程
5环节
01.10.2019
(1)目标。 (2)多个行动方案。 (3)方案的可能结果。 (4)与目标相关的结果的价值。 (5)选择一种方案。
Page 33 of 40
1 群体决策的定义
群体决策是指两人以上共同作出的决策,如开会决 议、投票表决等。
群体思维(Groupthink)对正确的群体决策有着不 良的影响。
01.10.2019
Page 34 of 40
2 群体思维(groupthink)对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指群体出于从众的压力而使群体对不寻常 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
Page 6 of 40
形成
01.10.2019
独立
震荡
规范化
执行任务
中止
回复独立
依赖/独立
Page 7 of 40
3 群体的主要特征
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群体都有自身的种种规则; 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也意识 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分子,这叫“群体意识”; 群体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外部条件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
员甑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文化、
物理工作环境。
群体成员资源
能力、人格特点
群体结构
正式领导、角色(role)、规范、地位、群体规
模、个体结构
群体互动过程
协同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
群体任务
群体权力分配
群体决策
Page 18 of 40
01.10.2019
01.10.2019
Page 21 of 40
3 概念: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内成员间的心理亲和力 叫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增强群体效 能、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群体能否存续 的必要条件。
01.10.2019
Page 22 of 40
01.10.2019
群体的分类(1)
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功能——完成组织任务和满足组织成员个人 需要。
有效的正式群体的特征: 决策方式正确完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各方面
相互间的影响强而有力;非正式群体健康、活跃;个人 对组织怀有强烈的归属意识,接受组织目标;个人对组 织各成员的身份、地位的看法一致;个人对自身的工作 感到满意,认为它富有挑战性;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01.10.2019
Page 3 of 40
01.10.2019
1
Part 1
群体
1
群体的概念
2
群体的发展阶段
3
群体的主要特征
4
群体的分类
Page 4 of 40
1 群体的概念
01.10.2019
群体(group):群体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满足共同的需要, 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结合体。
01.10.2019
Page 11 of 40
01.10.2019
正式群体中个人的实际地位
领导人 人缘人 随和人 实力人 孤立者 被嫌弃者
Page 12 of 40
非正式群体
群体的分类(2)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具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有自然形 成的群体规范;内部有灵敏的信息沟通渠道,相互间的 “传导”作用强而有力;有自然涌现的群体领袖;大多 数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有不成文的奖惩手 段;大多数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
群体规范与群体凝聚力
Part 3
1
群体规范
2
群体压力及其意义
3
群体凝聚力
4 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
Page 19 of 40
1 群体规范的定义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gro家公认的行为标准和 行为准则,包括风尚、习俗、乡规、民约 等。通常是在模仿、暗示、顺从的基础上 自发形成的。
行为从众性:行为从众性是指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
为跟从群体的倾向。
相近相悦性:相近是时间和空间关系所造成的频繁交
往的机会;相悦是在交往中,肯定、发展并表达出对
对方的观点和行为采取接纳或信任的一种行为方式。
人人都有相互接近和亲近的愿望,但是交往只能在一
定的时间和谐进行。
相似相辅性:相似,就个人方面而言,年龄、学历、
或: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