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6章态度与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6章态度与价值观
●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的能力、组织的奖酬 制度等,而员工的态度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但是,对工作的高度满意确实产生较少的人员调动、旷工 与生病等情况的发生。
3. 对社会认知及判断的影响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科学的态度会对人的社会认知、判断和行为 产生积极的影响。假如态度形成使人产生心理反应的惰性,就会干扰 或妨碍社会认知、判断的准确性,甚至造成偏见、成见。
●工作满意度是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个性与工作的 匹配等。
2. 工作参与
●工作参与(Job Involvement)是指员工在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 以及认为工作绩效对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第四章 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作用,它 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影响人们的社会知觉和人 际关系,影响人们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度。它可 以支配和决定人们的行为。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体行为,还 会影响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的行为,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 效。
●态度的激励作用,不仅可以通过管理者改善对员工的态度 而增强,还可以通过员工自我态度的改善而获得。
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涵义 1. 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过程是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
简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态度的 过程。 ●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人们社会化的过程是同步的。 ●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是有关联的。人的态度形成过程 也含有某些错误态度的转变和纠正过程。即使某种态度形 成之后,也不是不成不变的。
●态度对人的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人们的社会 认知和行为起着准备性的作用。
1. 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有实验表明,人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学习效果是正相关的。
态度具有过滤器的作用。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般地,如果员工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其工作积极性 就容易被调动起来,工作效率就高。但也有实验表明,态 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
●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 带有感情色彩。
●行为倾向(意向)成分是人们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反应 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以及对态度对象准备作出某种反 应。
●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是基础,情感是态度的动力与 核心成分,行为倾向(意向)则是态度的外部表现。
(二)态度的特性 1. 社会性 2. 稳定性 3. 针对性(对象性) 4. 协调性 5. 内隐性 ●心理学家罗森伯格认为:态度是处于可观察到的外界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中介因素(刺激→态度→反应)。
●员工的工作参与度对其工作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工作参与同工作满意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工作参与度高的人,更容易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满意或不满意(这主要取
决于其工作的成功程度)。 ▲通常情况下,高工作满意度更容易带来高的工作参与度。
3. 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是指员工对特 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尽力,并希望 保持自己作为该组织成员的身份资格。
●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维度。 ●组织承诺与离职率和缺勤率呈负相关关系。 ●用组织承诺作为指标来预测员工的离职行为,比用工作满
意度更准确。 ●影响组织承诺的另一个方面是员工参与。高工作参与意味
着一个人对特定工作的认同;高组织承诺则意味着对所在 组织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 ●态度改变有以下几层含义:
▲态度的方向性改变; ▲态度的强度或程度上的变化; ▲态度的中心趋势的变化; ▲态度的明显程度的变化; ▲态度的自觉程度的变化。 ●最基本的是态度方向和强度的改变,这是态度改变的最主 要的衡量指标。
(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4. 对人的忍耐力的影响
●忍耐力是指人们对于挫折的耐受力、适应能力。 ●人们对于挫折的忍耐力和适应能力与其对该事物或活动的
态度有密切联系。
5. 对群体的相容和凝聚力的影响
●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群体的 态度,往往影响他与群体的相容程度;群体成员之间的相 互态度,也会影响群体内部的相容性和凝聚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的概念;理解态度 的特性;掌握态度的功能;了解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 掌握改变态度的方法;了解价值观的类型,掌握价值观与 个体行为的关系;理解价值观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第一节 态度
一、态度的涵义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等)所持有 的心理评价和行为反应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意向)三种 成分构成。 ●认知成分属于人的思想认识部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看法、评 价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体对某个对象的认识、理 解以及肯定与否定的评价。 •
工作的忍耐力等。 1.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 度。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概念。工作本身很少成为单一的态 度对象,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包括对多个工作维度的满意程度。
●一般来讲,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缺勤率、离职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并且与离职率之间的相关度比与缺勤率之间的相关度更高,而与员工 的工作动机、工作参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工作绩 效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6. 两极性 7. 价值观是其核心 ●人们对于某个对象的态度及其程度,往往取决于该事物所
具有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理论价值、道德价值和社会 价值等)的大小。 ●态度的实质在于表明外界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工作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