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孔子语录(论语十则)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
二、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按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形容词用作名词。
3、传: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三、古今异义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一般的朋友。
四、一般实词1、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2、愠(yùn):生气,发怒。
3、日:每天。
4、谋:谋划,指办事。
5、忠:尽心竭力。
6、交:结交,交往。
7、信:真诚,诚实。
8、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9、殆(dài):有害。
10、弘(hóng)毅:刚强,勇毅。
11、已:停止。
12、其:大概。
13、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4、欲:想,希望。
15、勿(wù):不要16、施:加。
鱼我所欲也孟子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二、古今异义1、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是:非独贤者有心也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3、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今义:豆类名称三、重点实词1、欲:想要,喜欢。
所欲:喜爱的东西。
2、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得:得到。
3、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过; 于:比。
4、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7、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的办法。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可译为“篮”。
9、豆:古代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
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0、蹴:用脚踢。
1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2、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则,连词,却。
13、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好处。
14、奉:侍奉。
15、本心:天性,天良。
16、是故:因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一、通假字1、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3、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二、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坚韧,使动用法。
2、人恒过。
“过”,“犯过失”。
名词活用为动词三、古今异义1、发:发于声。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2、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3、征:征于色。
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4、喻:而后喻。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5、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6、入:入则无法家拂。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7、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
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四、重点实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征:征验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8、国恒亡恒:常9、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
10、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11、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
12、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13、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14、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方法。
15、人恒过:常。
//犯过失。
16、衡于虑:思虑堵塞。
17、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曹刿论战左传一、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
二、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福":"保佑,赐福,名词活用为动词"。
2、公将鼓之。
"鼓":"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三、古今异义1、狱:小大之狱。
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再: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3、忠: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4、鄙: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间: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6、可以: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7、情:虽不能察,必以情。
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8、牺牲: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9、师:十年春,齐师伐我: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0、齐师伐我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11、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3、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四、重点实词1、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战胜。
//原因,缘故。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4、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5、望其旗靡靡:倒下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8、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信服9、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用、凭。
对曰:回答。
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1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12、虽不能察:弄清楚。
13、齐师败绩:溃败。
14、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5、遂逐齐师:就,于是。
//追击。
16、一鼓作气:振作。
17、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8、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类活用1、吾妻之美我者。
"美"是"以我美"。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2、私我也∶私:偏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3、面刺∶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使动用法5、朝服衣冠∶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
服:穿戴,名词活用为动词6、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二、古今异义1、地方: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左右: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明日,徐公来。
古义:“旦日”的后一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谤: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诽谤。
5、窥: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寝:暮寝而思之。
古义:躺着。
今义:睡觉地方。
三、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
孰,谁,哪一个。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7、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8、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
//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尔。
9、期年之后:满一年。
出师表诸葛亮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二、词类活用1、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名词用作动词。
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长庄稼(长草木),名词用作动词。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恢弘,发扬,形容词用作动词。
4、亲贤臣,远小人。
亲,和……亲近;远,和……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三、古今异义1、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
今义:四季中的秋季2、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3、涕:临表涕零。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激: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5、奖:当奖率三军。
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
6、开张: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7、义:引喻失义。
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
8、异同:不宜异同。
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
9、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0、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11、否:陟罚臧否古义:恶,坏。
今义:表示否定12、猥:猥自枉屈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今义:卑鄙下流13、庶: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1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15、晓畅: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16、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7、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四、重点实词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
(恰逢,适逢,碰到)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1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桃花源记陶潜一、通假字1、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异,以……为异或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此中人语云。
语:告诉,名作动三、古今异义1、此: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无论: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3、鲜美: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交通: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