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遗传与进化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假说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 ________ 。
化学进化的场所:原始地球⎩⎪⎨⎪⎧原始大气原始海洋2.可能来自外星球3.神创论 4.自然发生论考点二 生物的进化 原始生命――→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现存的各种生物。
5.进化论的演变: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和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和保证。
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外因是环境的选择即________ ,结果是适者生存。
6.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
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三 遗传和变异7.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 、基因(见下图)。
遗传的途径: _________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遗传病:由DNA 、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
因此,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8.变异: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品种改良。
二、中考典例精析例1 (舟山)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 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 “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 ,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
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 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 .“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 .“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 .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答案】B变式训练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染色体由DNA 和核酸组成B .DNA 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C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与进化(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金华)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 .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 .基因由染色体和DNA 组成D .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2.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3.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
下列成语中,能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 .孔雀蛋变成孔雀B .幼虫变成蝴蝶C .古猿变成人D .蝌蚪变成青蛙5.美国科学家米勒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形成了原始生命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此法律条文的科学依据是近亲婚配的夫妇所生子女( ) A .患艾滋病概率增大 B .患肝炎概率增大 C .患遗传病概率增大 D .患胃病概率增大7.人的褐眼为显性性状。
蓝眼为隐性性状。
若父母都为蓝眼,一般情况下子女的性状( ) A .全为蓝眼 B .全为褐眼 C .既有蓝眼,又有褐眼 D .不能确定 8.下图中的牛没“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是乳房生物反应器B .它是转基因牛C .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D .此性状可遗传9.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抗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种。
以上事实说明( ) A .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C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D .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选项1 2 3 A 染色体 DNA 基因B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C 细胞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D 细菌 真菌 分解者10.(株洲)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昆虫出现无翅或残翅是生物变异现象B.无翅或残翅昆虫数量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D.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1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利的B.变异都是可遗传的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D.无性生殖的生物没有变异12.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3.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B.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C.近亲结婚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D.先天性愚型是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14.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15.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太空育种()A.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产生的变异都是对生物自身有利的C.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D.产生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16.英国的某地区原是一片森林,后发展为工业区。
下表所示是在不同时期对该地区进行调查时所统计的两种尺蛾分别所占的数量百分比,这两种尺蛾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50年后灰尺蛾黑尺蛾灰尺蛾黑尺蛾99% 1% 1% 99%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B.灰尺蛾的迁出以及黑尺蛾的迁入C.定向变异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17.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
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18.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鱼类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爬行和哺乳类的化石越多。
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项都是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广州)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社区内居民眼皮的性状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数据:组别婚配方式被调查家庭数目子女单眼皮双眼皮①父母均为单眼皮51 60 0②父母均为双眼皮84 26 74③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164 56 128(1)单、双眼皮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
(2)从第2组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出现单眼皮,说明单眼皮是________性状。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传递给子代。
(3)假设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3组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双亲的基因组成是:父________、母________。
(4)第1组中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放置12小时。
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
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
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1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遗传学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遗传学的新成果。
(1)如图呈现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最终,被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个体较大的超级鼠。
该实验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
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A羊提供乳腺细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而“多莉”长得几乎与A羊一模一样。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________。
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更为相像?________。
参考答案专题9遗传与进化一、考点知识梳理1.原始生命5.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变异生存斗争6.自然选择7.细胞分裂8.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二、变式训练1、A2、D遗传与进化(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A;2.B;3.D;4.C;5.B;6.C;7.A;8.C;9.B;10.C;11.C;12.B;13.B;14.D;15.A;16.D;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1)DNA(2)隐性基因(3)Bb bb(4)不能,因为双眼皮手术并没有改变控制单眼皮性状的基因18.(1)25(2)各种变异型不定向选择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19.(1)鼠的大和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3)繁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