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_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_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多。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的信息交流渠道得以拓展,交流速度和频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其中就有网上购物、物流业等,特别是物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非常迅速。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我们过多地关注正向物流,而忽视了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它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进行完整的、有效的协调和高效的利用过程,通过逆向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占据领先竞争对手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本文介绍了逆向物流的概念和驱动因素,对目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最后分析了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逆向物流,物流管理,问题,对策第1章逆向物流概述 01.1逆向物流的定义和作用 01.2逆向物流中废旧产品的处理方法 (1)1.2.1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 (1)1.2.2维修 (2)1.2.3再利用 (2)1.2.4再销售 (2)1.2.5废弃处理 (3)1.3 逆向物流的驱动因素 (3)1.3.1政府立法 (3)1.3.2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4)1.3.3新的分销渠道 (4)1.3.4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 (5)第2章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落后,对逆向物流缺乏认识和重视 (5)2.2逆向物流缺乏规范化管理,安全隐患大 (5)2.3回收网点设置不尽合理 (6)2.4企业传统的退货政策对开展逆向物流的不利影响 (6)2.5物流管理观念有待提升 (6)第3章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策 (6)3.1 在策略层面的对策 (6)3.2 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 (7)第4章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 (8)4.1为分解而设计 (8)4.2回收更多的物资 (9)4.3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9)4.4完善的逆向物流网络 (9)4.4.1物理结构 (10)4.4.2财务影响 (10)4.4.3信息技术 (10)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在正向物流系统中创造并持续应用最佳业务实践已经是非常艰巨的挑战了。

因此毫不奇怪,没有几家企业愿意全心全意的应对逆向物流的挑战。

但是,随着用过产品数量的激增,新的环境法规产生和追求最大利用率及高效率的动因迫使企业去认真对待这个相对较新的新型供应链领域。

通过对这个领域的机会和潜在意义的思考,企业可以占据领先竞争对手的地位,这里包含了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相应责任的思考。

第1章逆向物流概述1.1逆向物流的定义和作用逆向物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吉恩蒂尼和安戴尔,1995 Giuntinia nd Andel,1995)。

逆向物流包含来自于客户手中的物资、包装品和产品。

更简单的概括是,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

但是现在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逆向物流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

逆向物流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有物品等的回收,检验与处理决策,重新制造、整修,再次分销、捐赠和报废处理。

企业收回供应链下游或消费者退回的产品或包装物,将其移至某地进行检验,确定回收产品是否具有再次使用的可能性。

在把这些回收产品进行修理、整修、重新制造、拆卸以后,按照适用性进行分类处理。

将可再使用的产品返回潜在市场,把它们送到使用者的手中。

如果回收产品没有被使用过,可通过重新包装,作为新产品再次出售。

对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严重危害环境的回收产品,则表明其不能被再次使用,故要将其有计划的报废丢弃。

开展逆向物流对社会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改善环境。

单向的正向物流由于没有构建逆向物流,其流程是开环的。

经济活动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取资源开始,经过生产、流通、消费,将废旧物直接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了资源消耗的浪费。

逆向物流能够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利用架设桥梁,既能节省大量的社会资源,还可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二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主体。

逆向物流在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品质管理体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ISO90012000版将企业的品质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式活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逆向物流恰好处于检查和改进两个环节上,承上启下。

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的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的改进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的不良隐患。

三是降低物料成本。

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四是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

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1.2逆向物流中废旧产品的处理方法收到返回的物资和产品之后,企业可以按照下面可能的几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整修、维修、再利用、再销售或者废弃处理。

1.2.1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对产品进行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缺乏最新功能,但是仍处于可用状态并且可以实现功能恢复的设备,可以重新制造并放到仓库中以备再次使用。

设备功能再生的生产制造成本低于制造新品的制造成本。

企业运用有效的整修过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修成本,并且将整修后的成品返回仓库。

在诸如航空、铁路等资产密集型的行业中,这种方法正在被广泛的使用。

再生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重建成本。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应用这种方法。

这些公司拥有大量机械设备而且频繁使用。

其中的设备包括自动售货机和复印机等等。

例如施乐公司按照严格的性能标准,制造再生设备。

公司估计,每年可由此节省2亿美元。

这些利益最终将带给客户。

施乐把它视为领先于对手的关键优势。

1.2.2维修如果产品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工作,企业就需要对其回收并维修。

返回的物品有两种类型,保修的和非保修的。

客户需要自行付费解决非保修产品维修问题,所以对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保修期物品的回收。

维修的目标是减少维修成本,节约产品维修时间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和平衡维修成本和新建成本。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BlackandDecker)一家电动工具制造商,他们的保修期产品决策就是在此基础上做出。

如果某产品的制造成本低于12.5美元,公司就会直接收回和分解保修期内损坏的产品。

其他保修期产品则被送回仓库维修。

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和分销商来讲,保修期物品的维修是一个大麻烦。

他们售出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故障率,而且很容易过时。

但是该行业许多公司缺乏用于准确处理保修要求的精密系统。

因此,产品的返还到分销中心就会中止。

这会产生许多问题。

缺乏记录意味着企业无法获得用于更正和防止再次发生类似问题的分析信息。

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准确计算出返厂保修期产品所带来的业务成本。

如果没有追踪信息的工具和方法,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未来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改进。

1.2.3再利用产品的再利用主要针对于零部件。

到达使用寿命的设备可以分解为部件和最终的零件。

其中的部分零部件状态良好,无须重新制造和维修就可以再次使用。

它们会被放置在零件仓库中供维修使用。

1.2.4再销售有些返还产品状态良好,可以进行再次销售。

它们很可能是那些没有售出的商品,有些顾客买了之后就把它退回(例如通过邮购目录购买后退回),有些则是使用后退回。

一些在逆向物流方面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积极的再次利用自己的售出返还产品。

美国一些用户正在使用的租用期为两年的设备,实际上早就卖给了像南非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这给设备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些公司利用技术应用的不同步性,把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阶段的客户,沿技术曲线满足客户群体的需要。

1.2.5废弃处理如果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法对回收产品进行处理,这些回收物品要么在垃圾场进行掩埋处理,要么进行焚化。

即便如此,这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

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里,被认作危险品的产品必须与其他物品区别开来,并进行负责任的处理。

如果不这样做会导致高额的成本,因为处置者仍然要对这些废品负责,即便是经过了处理。

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处理计划,确保他们的产品能够被负责任的处理掉。

例如,巴斯夫(BASF)毛毯事业部有一套处理程序,可以自动的对用过的地毯进行负责任的处理。

公司免费回收任何经过化学处理的毛毯,这样巴斯夫公司就可以知道这些毛毯已经被正确的处理,从而避免承担责任的风险(GiuntiniandAndel,1995)。

由于法律越来越仔细关注产品的最终责任问题,像巴夫斯这样的公司开始主动承担废品处理的责任,以避免立法者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1.3 逆向物流的驱动因素在那些已经运用逆向物流系统的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过度的将它的管理推给了运营层上。

这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方法。

有许多将有力的因素迫使企业将逆向物流的管理提高到战略程度的高级管理日程上。

带来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政府立法、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新型的分销渠道以及供应链中的力量转换。

1.3.1政府立法在工业化世界中,政府的环境立法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对他们所制造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顾客对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关注加深了这种趋势。

在美国,议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引入了超过2000个固体废品的处理法案;199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强制回收某些物资的法案。

在欧洲,这种信息更加强大。

为了减少垃圾掩埋法的废品处理方式,欧盟制定了包装和包装废品的指导性意见,并在欧盟成员中形成法律。

意见中规定了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装材料的方法,并根据供应链环节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相应的年营业额,提出了企业每年进行垃圾回收和产品再生的数量要求。

法规的目的是是使生产者共同承担产品责任。

对于年产包装材料50吨,每年营业额500万英镑的企业,政府强制要求他们登记并证实在1998年以前完成了物资的再生和回收工作。

需要进行再生的物资有铝、玻璃、纸张、木料、塑料和钢铁。

原材料制造商负6%的责任,包装商为11%,包装食品生产厂例如罐头食品制造厂和备件生产厂为36%,销售给最终使用者的组织负47%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