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主要思想
•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 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 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 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 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 1921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68岁。著作有《严几道诗 1921年10月27日去世 终年68 日去世, 68岁 著作有《 文钞》等。其译著有《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 文钞》 其译著有《侯官严氏丛刊》 丛刊》 今有《严复集》 丛刊》,今有《严复集》。
自由思想
一、物竞天择、与天争胜的进化论思想 物竞天择、 物竞天择
严复从普遍进化论思想得出了自然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结论。 严复从普遍进化论思想得出了自然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结论。 他的进化论思想给国人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 他的进化论思想给国人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进而激发起了人们救 亡图存的信心和勇气. 亡图存的信心和勇气.
三、重在道德、己轻群重的自由思想 重在道德、
严复极力赞同斯宾塞“两害相权,己轻群重”的思想, 严复极力赞同斯宾塞“两害相权,己轻群重”的思想,他视个人自由 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 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严复的自由思想是偏重于国家的 。
四、经验归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经验归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严复在宣传西学的同时.还着重从哲学、 严复在宣传西学的同时.还着重从哲学、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展开了对旧学的理论批判。他宣称:处当今之世. 八股宜除, 展开了对旧学的理论批判。他宣称:处当今之世.“八股宜除,举凡 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之高阁也” 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之高阁也”。
主要思想
• 维新思想 • 自由思想 • 黜伪崇真,提倡科学 黜伪崇真,
维新变法思想
一、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
严复认为物竞天择规律是生物自然的普遍规律, 对人类也是完全适用的, 并认 严复认为物竞天择规律是生物自然的普遍规律, 对人类也是完全适用的, 为人类社会不仅受到“ 天演公例” 的支配, 也受到生存竞争的制约, 为人类社会不仅受到“ 天演公例” 的支配, 也受到生存竞争的制约, 他强调 争天而胜天” 深信“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 争天而胜天” , 深信“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
二、以西方天赋人权论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严复运用卢梭的天赋人权论来批判中国封建专制,将西方近代天赋人权的民本 严复运用卢梭的天赋人权论来批判中国封建专制, 主义与中国传统的“ 贵民” 思想结合起来, 强调人民是天下的主人。 主义与中国传统的“ 贵民” 思想结合起来, 强调人民是天下的主人。
三、以中西文化对比为变法维新张本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翻译家
——严复 ——严复
严复简介: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 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 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 官人, 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翻译家和教育家, 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 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时 代 背 景
甲午战争之后, 甲午战争之后, 中国社会思潮转型的主要特 点就是从注重船坚炮利、 点就是从注重船坚炮利、声光化电的洋务思潮 转向探究西方富强之根本、 转向探究西方富强之根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 体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体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严复引进的西方 进化论, 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 进化论, 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 堪称中 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 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学习西方的进程, 学习西方的进程, 不仅从器物文化层次发展到 了制度文化层次, 了制度文化层次, 而且已经临近思想文化的核 心层次了, 心层次了, 并成为吹响近代社会思潮转型最为 响亮的战斗号角。 响亮的战斗号角。
二、渐进变革论
严复接受了西方自由主义发展成熟后的思想理论— 社会有机理论” 严复接受了西方自由主义发展成熟后的思想理论—“社会有机理论” 社会渐进变革论” 前者强调社会秩序,主张和谐整体观; 和“社会渐进变革论”。前者强调社会秩序,主张和谐整体观;后者 主张社会变革应该在秩序中逐步推进。 主张社会变革应该在秩序中逐步推进。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进化的轨迹, 始于图腾, 继以宗法, 而成于国家”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进化的轨迹, “ 始于图腾, 继以宗法, 而成于国家” 。人类社 会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图腾社会; 第二阶段为宗法社会; 会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图腾社会; 第二阶段为宗法社会; 第 三阶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社会 。
评价
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 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革命 共和,一直坚持犯众之论 既不获解於当时, 犯众之论, 共和,一直坚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更致 聚讼于后世。虽然如此,其立身行且秉持特立独行 聚讼于后世。虽然如此, 的操守,学术政见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 的操守,学术政见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翻译学 上更是为一时之先, 上更是为一时之先,其风格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 著名翻译家。 著名翻译家。其众多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他的功过是非与成败得失, 。他的功过是非与成败得失,值得后世用心研究总 结。虽然研究严复的论着已为数不少,但相对于他 虽然研究严复的论着已为数不少, 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显赫地位而言, 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显赫地位而言,还远远不够 尚待学界进一步挖掘材料、变换视角、 ,尚待学界进一步挖掘材料、变换视角、革新思维 做出更为全面公正的评判。 ,做出更为全面公正的评判。
崇尚科学
严复认为,“无实无用”的八股文和宋理明 学,只能对人民起到“锢智慧”“坏心 术”“滋游手”的反面作用,其根由在于 封建的思想文化是从古训出发,从主观臆 造出发,没有从客观的实际出发,与现实 没有一点联系,因而“无实无用”,他主 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要做到“一不为与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 屈”。尊重事实,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去 看待问题。
四、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自强的根本
严复认为实现国家自主自强的根本在利民, 因此, 他提倡全面发展人民的力、 严复认为实现国家自主自强的根本在利民, 因此, 他提倡全面发展人民的力、智、 来振兴国家。并认为“今日要政, 统于三端: 一曰鼓民力, 二曰开民智, 德, 来振兴国家。并认为“今日要政, 统于三端: 一曰鼓民力, 二曰开民智, 三 曰新民德。 ” 曰新民德。
•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 1866年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 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1877年到1879年 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年到1879 先入普茨茅斯大学, 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 院。 •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1879年毕业回国 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年毕业回国, 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 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 • 回国后,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 回国后,转入思想界, 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还主办《国闻报》 还主办《国闻报》。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 斯密的《 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斯密的 原富》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等,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 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 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 中国, 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