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时空隧道看股市股市就象天平,哪边的人多,哪边就一定会处于下风。
要想在牛市赚到钱,就要在你感觉害怕后,先不要着急去卖票,那样你和大多数人能有什么区别?和多数人一样想并一样做怎么能赚到钱?高点都在危险过后的放松时刻出现,感觉安全之时才是值得警惕之时。
阻力支撑位作为空间测算只是牛市炒股的一种武器,把握时间才是更重要的武器,而最重要的武器是信心。
你犯的所有错误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你从心底里没有认可现在是牛市,你的牛市只停留在嘴上。
当然对我来说,我也测算支撑位,不过今天我的支撑位在2665点,今天最低到了2679点,但是我根本就没太在意它,因为时间没到啊,跌破了也无所谓,就象人发烧一样,100岁的老人和3岁小孩发烧绝对是大事,但是20多岁的小伙子发烧,大不了病几天休息休息,没什么大事,这就是时间的神奇之处。
很长时间以来盘面存在一个规律,每天大盘的最低点和5日均线的距离在上升时基本保持在30点以内,一旦差距超过30点就会变盘,并且大多都是往下变。
5浪延长是非常特殊的阶段,它的标志就是个股的疯狂。
牛市中主力一般不会轻易的以打压的方式出货,最佳方式就是拉高,拉到疯狂。
拉到分析师们高手们都看不懂,只知道追涨肯定没错,而不敢轻易抛出筹码。
当你看到真的有特大利好支撑上涨,而对继续大涨深信不疑的时候,可能已经中了主力的圈套。
主席台在不开会的时候谁都可以上去,甚至可以在上边打太极拳,翻跟头,没有人管你,但是在开会的时候,主办方会采用各种办法把你赶下去的。
股票也一样,你可能一直在平和的自由的进出一只股票,但是在真正大涨之前,主力会运用各种手段把你吓住,使你不敢再参与的。
要想在开会的时候还能留在主席台上,你只有成为会议的主人/嘉宾/主持人/服务员或干脆变成一个话筒/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水杯/一个暖瓶。
以后要想不再和大涨的股票失之交臂,只有理解了这个道理,适时的变化自己的角色和看问题的角度。
由于这几天跌速太快,积累了一定的短期压力,所以近期上涨将是以消化上档短期压力为主的缓升走势。
牛市中的上升通道一旦形成,很难有超过3根阴线的调整出现。
12月19日以来的趋势为什么会被破坏,破坏后形势会怎样发展呢?其实趋势被破坏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主力资金对2008年上半年的上升高度不是太乐观,7000多点、最多8000多点可能就是上半年的终极高度了。
假如12月19日以来的上升趋势不被及时打破的话,那么以12月19日以后的上涨速度算,恐怕春节前就要创新高了,那样的话,留给节后的空间就很有限了,这样的结果是主力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从后期上涨高度理解,主动调整,蓄积能量才更有利于节后的上涨。
所以说现在出现这样的调整也算是情理中的事。
牛市中的调整往往既快、停留的时间又短,而新的升势是在新旧热点交替中漫漫推升,并逐渐由新的热点替代旧的热点。
所以在牛市中操作,不要指望调整的幅度能有多深,更不要在快速调整中去跟风卖出,牛市中的上升通道一旦形成,很难有超过3根阴线的调整出现,在牛市中回避短期风险的同时,也不要使自己踏空了啊。
新热点和老热点会有共振期,这个期间,新旧热点会同时表现,让你无法辨别接下来将是老热点继续疯狂,还是新热点更新换代,只有在共振结束后的调整企稳期,它们的差别才会更加清晰。
说下周调整,参考大盘的依据是最近的K线组合比12月下旬的K线组合明显偏弱,从个股角度判断,是因为近2月表现强势的3线股,已显现疯狂上涨之态,牛市的每一轮小波段高点,都是由于强势股由强势走入疯狂而形成的,所以在3线股疯狂之时,不能掉以轻心。
以目前的成交量来看,场内资金不足以维持推动所有板块连续上涨,能维持2、3天就已经算比较强势的了。
攻击性长阳就是一种强势特征,碎步4连阳也是强势特征,攻击性长阳略强于碎步4连阳,而含攻击性长阳的4连阳强于单根攻击性长阳。
07年12月19日以来,至今出现过2次4连阳,第1次4连阳中包含攻击性长阳线,而近日出现的4连阳中没有攻击性阳线,所以近期的4连阳明显弱于12月19日那次的4连阳。
当然假如今天收出阳线的话,近期就不是4连阳,而是5连阳了,5连阳的同花顺略大于含攻击性阳线的4连阳,由于今天收阴线,所以通过近期的碎步4连阳和12月19日的4连阳相比,可以看出,最近的攻击力度略弱了些。
再结合均线看,5日均线和60日均线在今天都显示出了强烈的支撑作用,意味着上涨还没有结束。
综合以上两点分析,上涨还会继续,但近2日不能出现攻击性阳线的话,本周5或下周初则应提防新的短期调整压力。
60日均线一般被操盘手称为生命线,熊市反弹过程中,一旦回落击穿60日线,就预示着行情彻底结束了,那时主力会争相出逃。
但牛市中回落击穿60日线却不必那么悲观,或许短期也会有主力争相出逃的迹象,但牛市中的出逃迹象是为了营造一个看空的气氛,好在更低的位置再卷土重来。
当然这个阶段熊市和牛市的根本区别还在于:熊市接下来是长时间节节走低,牛市是迅速走低后,再回过头来创新高。
熊市中的大幅反弹一定会等到营造出牛市的氛围后才会到位;牛市中的大幅调整也是要等到营造出熊市的氛围后才会调整到位。
古墓都是先被盗墓贼发现,之后才会引起考古队的重视,股市的底都是先由游资发现,随后国家队的资金才会跟上来。
重回60日线,底部特征已经毋庸质疑了,所以国家队的机构资金也该进来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炒做,强势股大多已脱离了成本区,很多投资者在股票处于成本区的时候,担心还有下跌空间,不敢买进,当这些股票脱离了成本区开始加速上扬的时候,又想去找处于底位的股票,这种思路是错误的。
因为筑底阶段,热钱追逐的是未启动的股票,因为它们位置低、安全;而当进入拉升阶段的时候,由于人们理解的市场安全性提高,热钱开始更注重追逐效率了,选择的目标就是已经拉升了一些,但脱离主力底部成本区还不远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经过了底部的反复揉搓,不坚定的投资者大多已经被震出去了,要想把现有的投资者震出,必须要“支付他们更高的酬劳”才行。
也就是说在赚钱已不是问题的时候,主力在现阶段更喜欢追逐能涨的更快的品种,这就是眼下的选股思路。
涨高了可能会回调,但涨到什么程度才会回调呢?总结牛市规律,这个“度”的把握,关键取决于对行情性质的理解,假如只是普通的反弹,那么个股能涨到你感觉害怕的时候,就是应该抛出的时候了;假如不是反弹,而是一轮新行情,那么上涨的个股在调整前往往会先疯狂,所以在你的股票还没有疯狂上涨的时候就卖出当然就卖早了。
在大盘涨升过一段时间后,虽然大盘还在涨,但个股却产生了分化,涨停板家数明显变少,领涨个股由板块轮动变成了普涨,这就是可能调整的信号;而底部恰恰相反,虽然大盘并不急于大涨,但涨停板家数明显增加,领涨个股由全面普涨逐渐向板块轮动转化。
成交量是个领先指标,成交量起来了,指数想不起来都难了。
19日800多亿的成交量推动大盘涨了100多点,20日900多亿的成交量同样推动大盘上涨了100多点,但是今天1000多亿的成交量却只推动大盘上涨了50多点,1000多亿成交量怎么还没有800多亿的成交量上涨的多呢,很显然,今天大盘表面繁荣,内在却有点弱了。
股市是一个博弈的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只有少数人获利才是合理的,所以要想成为胜利者,一定要使自己成为少数派。
一定要明白,在大的环境将要变坏之前,主力一定会营造出很好的小环境,只有这样主力才好出逃;在大环境已经很安全的情况下,主力一定会营造出非常恶劣的小环境,只有这样主力才能收集到筹码。
为什么说股市总是在犹豫中上涨,没有点利空,哪还会有什么犹豫。
所以说在上涨过程中有点利空配合,得以保持犹豫中的上涨,是市场健康的标志。
在上升趋势的初期,缩量上涨和放量下跌是最理想的状态,上涨缩量说明上档压力小,下跌放量说明回调支撑强。
所以放量下跌,不是主力出逃,恰恰相反,正是主力的承接才造成了放量。
“顶部3天,底部3月”。
高位下跌时往往都是很快的,常出现一根K线同时击穿几根重要均线的情况。
但上涨时却相反,主力常常会步步为营,比如11月29日上穿5日均线,随后两天回找支撑后继续上行。
从周线上看,大盘的成交量自“5。
30”开始始终保持递减之势,但是在总体递减的情况下,中间也出现过几次“小反弹”,只要出现成交量“小反弹”,都会伴随再后一周的上涨。
自10月中旬以来,成交量逐周递减,截止本周前,一次“小反弹”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本周的成交量却比上周放大了10%,这个反弹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成交量重新放大,意味着新资金的进场。
看了周线我们再来看月线,从月线上看6月和11月的两根阴线都是攻击性下跌,6月的下跌是尝试性攻击,11月的下跌是实质性攻击。
从11月下跌的性质,应该理解,要想重新恢复大的升势,还需要一个积蓄能量、恢复人气的过程。
怎样才能做到恢复人气呢?面对11月的攻击性大阴线,主力资金要想争取到更多的同盟军,必须把指数打到这根阴线一半以上的位置,即5391点以上,这样场外稳健型的资金,才敢相信新进场主力的实力。
再分析一下日线,最近两周内出现了一次攻击型下跌,和3次攻击型上涨,显然这个区域多头的力量更强大些,另外,从成交量分布看,放量是在底部,而在上升过程中,成交量却没有放大,说明经过底部多空激烈交锋后,最近的上升途中没有遇到很强的空头抵抗。
大盘自11月中旬以来,主力主动打压大盘只有两次,分别是11月16日和11月22日;而主动进攻却有4次,分别是11月14日、11月29日、12月4日和12月5日。
其中11月16日的打压是试探性打压,在试探出在那个位置无法收到更多的筹码后,随后发动了11月22日的旨在摧毁投资者信心的打压,这次打压的确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由此造成的恐慌气氛至今未散。
再来看看4次进攻,11月14日的进攻主力收集了一些筹码,但由于无法继续收集更多,收集到的筹码反倒成了随后打压的工具,直到11月29日发动第2次进攻;11月29日是5000点以下多头发动的第一次进攻,这次进攻后我们并没有看到空头的阻击,不久我们就看到了12月4日的进攻,但12月4日的进攻是对应于11月16日的试探性的进攻,通过成交量看这次进攻依然没有遇到阻击,随后我们就看到了12月5日的没有顾及的进攻,从11月29日到12月5日,短短5个交易日,多头发动了3次进攻,但距离空头最后一次打压的开始位置5214点还有一定距离,相信这将是多头下一次进攻的目标。
股市总是在犹豫不决中上升,透过现在的犹豫不决,我们已经看到了近6个交易日内多头的3次进攻后,依然不见主力空头的影子,通过上一段的分析,我们发现距离现在最近的一股空头主力在5200点一线,也就是说目前至5200点一线是无阻力地带,既然没有阻力,进攻当然就是最佳的选择。
个股强势和大盘弱市的背离是重要的底部信号,只不过底部总是不会象顶部那样痛快的形成。
在1月24之前,脉冲式下跌明显偏向于加快,可以说脉冲式下跌频率加快是风险增大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