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表现力极丰富,能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缩小时空差距。

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音乐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学唱《我的愿望》这首歌曲时,我首先出示了课件“新疆的风土人情”,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新疆的天山牧场,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伊犁河更是风景如画,生活在那里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为轻松、快乐地学习做了很好地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接欣赏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姿势等形式内容,音响效果更能使学生获得清晰的音乐形象,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一些齐唱、轮唱、合唱歌曲时,仅靠一个老师的范唱,想表
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是不可能的,也更不可能同时又唱男声又唱女声。

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录音或视频,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既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又可以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三、制作简易动画演绎音乐形象,帮助学生更加细腻、准确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如:《黄河船夫曲》一课是欣赏教学,为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我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制作了音乐动画,船夫用力划船——船夫拚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船夫战胜了风浪,登上彼岸。

借助多媒体中的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准确地表现了歌曲的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了音乐形象。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艺术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应用多媒体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合理利用音响、录像、文字、投影、录音、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使师生融人多媒体创设的艺术氛围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

因此,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

在人类音乐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家们创造的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音乐经典,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
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五运用多媒体能深化美育德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

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形、光完美结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学生更易接受,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通过放映演唱影片,在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中,大屏幕上展现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
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感知、想象和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