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 单凤儒 第二版案例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 单凤儒 第二版案例参考答案

案例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系统P3:海尔的腾飞与中联公司疯狂扩张的代价1、三个阶段,从名牌战略,1984-1991,用了7年的时间,集中精力抓质量,只做一个产品,是打基础阶段;多元化战略,1982-1998,用了6年的时间,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成功实现规模扩张;国际化战略,1998年至今,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战略,走国际化之路,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基本成熟的框架。

2、第一阶段,因为此时的海尔,没有实力,管理存在问题,产品质量都难保障,没有名牌的企业、产品、到位的管理,搞多元化是死路一条。

3、企业就像人,要先学会走,才能很好的跑。

走是集中精力和财力,集中有限的资源,先做好核心产品或服务,以高效率、高质量、名牌,赢得市场的认可,将这种模式去复制,就是多元化,失败的企业,大多是第一阶段没有做好。

P15:鼎立建筑公司1、早期的成功原因,更多的是胡经理这个人在吸引大家,还有大家都想做点事,环境比较宽松,虽然管理不到位,但大家的创业激情,弥补了这些缺憾。

2、随着公司的发展,管理没有及时跟上,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没有改变,更没有创新。

存在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分工、权责不清、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体系等,所以也就很自然的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3、管理机制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因此要从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从案例来看,保证企业运行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动力机制也欠缺,更谈不上约束机制了,其实前两个机制是基础,最后一个机制是保障。

P22、复习思考题:1、3、4、6、7、8、9、10、11、12、14、15P23、案例分析:1.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1、助理监督,属于基层管理者,主要是协助监督长做好技术监督工作,关心的是每日作业的管理,有很强的技术性,更多的要求掌握技术知识、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

装配部经理。

属于中层管理者,更多的是做好规划工作和帮助指导下属的工作,需要的是需要相应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规划工作的副总和生产副总都属于高层管理者,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更娴熟的人际交往技巧,更能正确分析环境,做出预测,制定规划,更需要相应的概念技能,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重点、本质,要求的是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总裁因为他对内要面向整个组织,对外要面对整个管理环境,责任更大,要求更高,除了具备三项技能及以上的要求之外,还要具备学习力、创新力,能正确的对待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预测,带领企业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更好更快的发展。

2、人际关系、感念技能最重要,从案例来看,郭宁具备一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爱学习,也会学习,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他曾先后担任两个方面的副总,也具备了一些概念技能,但担任总裁还是第一次,需要更高的是人际关系和概念技能,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

3、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和负责某个方面是不一样的,需要面对的更多是对新的事情、问题的分析、处理,需要更强的概念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沟通,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坚信自己有能力把公司搞好。

1.2、一次重大的人事任免1、姚成:属于专家型管理者,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但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较差。

林征:人际关系技能不错,概念技能还不明显。

2、厂长的要求,更多是是人际关系和概念技能,姚成一个都不具备,林征具备一个方面,如果只就两个人来说,林征更符合一些。

1.3、李氏进出口公司1、没有明确的目标、分工、权责不清、没有制度规范、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等,所以造成公司出现以上问题。

2、李先生的领导风格,是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管理事物巨细,不分主次,更像管理一个小作坊,随着公司的发展,也就没法适应,问题就出来了。

3、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没有相应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4、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指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完善组织机构、明晰权责关系,形成合理的管理机制,很好的履行管理的各项职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P27走进管理:1、IBM的管理历程:(1)老沃森时代:围绕三个方针:为了顾客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股东的利益,管理风格是家长式,以管理者为中心,集权式,同时倡导开门政策,有意见可随时反应,要求工作要尽善尽美,勇挑重担。

但创新差。

小沃森时代:开始重视人的作用,倡导尊重个人,尽善尽美的为顾客服务,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逐步分权,进行薪酬改革,勇于创新。

战略调整阶段:为提高效率,精简组织,集中经营范围。

调整不适应的组织结构,并扩大战略联盟。

(2)管理的模式演进:从以管理者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调整结构、效率的提高—以战略为中心。

3、施科长没有解决的难题(1)指的是双因素理论,按这个理论,工资和奖金属于保健因素,产生不满意感。

所有不满意是因为保健因素,没有到位。

(2)在目前我们国家,保健因素一方面会产生不满意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没有达到小李的期望值,既会产生不满意感,又会产生负面作用。

(3)奖金要确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对员工的合理、准确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优为重要。

4、康洁利公司的“洋”经理(1)没有遵循“权变管理”理论。

(2)米勒先生,没有处理好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的关系,认为他的经验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错了,他是以不变应万变。

(3)管理要做到“权变”,要根据环境、人、事、时间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外资企业更要本土化。

第三章计划走进管理:乔森家具公司五年目标公司卧室家具从1975年到1985年增长近2倍,市场定位和经营做的不错,但餐桌和儿童家具的经营一直不得法,面临严重的困难。

可以看出,在餐桌和儿童家具的经营方面,有问题,一个是公司到底有没有从事这方面的能力,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并没给公司带来效益,是否可以考虑,去掉这些产品,专心从事卧室家具,将卧室家具做成品牌,有实力了,可以考虑拓展其它产品。

二是如果确定要经营搞好餐桌和儿童家具,就要加大市场调研、研发力度,搞好管理环境分析,加强沟通、制定好计划。

2、公司内部存在问题,员工思想懒散、生产效率不高,没有清晰的战略和规划,真正原因是董事长兼总经理约翰先生对公司的态度和表现造成的。

3、约翰的目标不是建立在对公司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所以也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同,更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副总经理的托马斯,对公司的现状比较了解,知道公司应该怎样去经营运做,但一直得不到总经理的认同,他的思想和状态很有代表性。

4、充分分析主客观各种环境因素,加大市场调研、充分沟通,确定公司战略、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案例分析案例11、首先组建销售公司,又开展了全员销售,销售的模式有:一是厂投资的各中心城市的销售处或公司;二是各分厂、车间的销售门点;三是职工或个人的销售门点;三是挂靠的门点。

这些销售单位(门点)都直接对A厂,而且直接接触客户,结果可想而知,互相无序竞争、总厂失去控制,成了难咽的苦果。

2、因为此决策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措施、途径,故属于战术决策;又因为此决策是由高层做出的,也属于高层决策;故属于高层做出的战术决策。

此决策没有建立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只是受到相邻厂家做法的启发,而做出的决策。

3、正确的决策应该建立在正确的分析主客观环境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的,做出预测,并决策。

A厂仓促决策,对结果认识不清,控制不力,营销失败是必然的。

案例21、面临的问题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赵先生可以采取几种方案:一是综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自己做出决定,并强力实行;二是听取其中一或二个以上主管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然后实施,三是综合四个主管的意见,制定方案并实施。

2、工人对操作系统不熟悉,没有有效的激励,也就是说,到底能否带来好处。

3、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制定新的奖惩规定,加大激励,做好思想工作。

实训项目策划学校卡拉OK大赛活动方案第四章组织走进管理王厂长的等级链1、理论依据是统一指挥原则,即任何时候,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和管理。

在实践中可行,一定要遵守,但特出情况,要有明确的规定。

2、实际工作中,既要报喜也要报忧。

报喜是为了掌握工作进度,鼓舞士气报忧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不赞成王厂长的只报忧不报喜。

3、我不赞成,什么情况都有特殊情况,王厂长的做法是建立在下属都是很有能力、很负责任、很努力的前提下,如果下属不符合这个前提,王厂长就会成为挣眼瞎,对下面的真实情况很难了解,决策也会失误。

案例11、蓝星公司的人员构成:办公室主任马芳:负责制定行政管理条例、人员招聘、车辆管理、办公室文具的采购和分配、公司文件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外界的公关。

秘书小王:打字、接待客户、整理市场文件和合同、为销售人员准备销售辅助工具,有时也参与销售。

采购员小李的工作是采购固定资产、工程设备及元器件和运送。

另外还有出纳老张、会计小刘等。

职权关系是马芳管理的范围很广,但真正有实权的还是小王、小李,这些人都直接面对赵平,赵平因为常年在外地,很难协调。

2、公司目前的状况是需要一个总经理助理,需要协调公司的这些人员和工作,协助赵平管理公司。

赵平通过观察和分析,如果觉得王新有能力,要授予一些必要的职权,大胆使用,给王新施展才能的舞台。

3、赵平其实担任的角色要面对所有问题和所有人,更像一个救火队员,不太像总经理,何况他对董事长的认识也不正确,他应该将具体的工作和业务,尽可能的交出去,自己专心考虑公司的未来和发展。

4、有几种做法:一是明确答应,尽力做赵平的工作,做的通,是自己的功劳,反之,推脱责任给赵平。

二是爽快答应,做的通是赵总关心下属。

做不通,明确说明原因,替赵平开脱。

三是含糊答应,做的通。

皆大欢喜。

做不通,大家也不要抱怨;四是一口否决等。

如果我是王新,我会选择二。

案例2 赵副厂长该怎么办1、管理者在做出的任何一项决定之前,都要建立在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尽量科学合理。

而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2、第一次的定额要科学合理,如果对企业有好处,可以在适当调整后,全面推开,调整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员工的收入。

3、奖励激励计划要体现首要目标是吸引优秀人才,并保证核心员工安心工作;最直接的目标是对员工产生尽可能大的激励作用,并且促进员工能力的不断开发。

设计时要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激励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直接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在体现工作价值、员工价值、人力市场状况的同时考虑员工的社会成本、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遵守国家的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