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简历述职报告

个人简历述职报告

个人简历述职报告篇一:汪娟同志个人简介与述职报告汪娟同志个人简介与述职报告个人情况:汪娟,女,汉族,1975年9月出生,河南信阳人, 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7月参加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博士学位,教授。

现任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校机关党总支书记。

个人经历:1992年9月—199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1997年9月—XX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XX年7月—XX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学部教师XX年9月—XX年12月,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学部党支部书记 XX年1月—XX年12月,北京城市学院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生物技术学部党支部书记XX年1月—XX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校机关党支部书记XX年10月—XX年5月,北京城市学院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宣传部部长、校机关党支部书记XX年5月-XX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校机关党支部书记XX年4月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校机关党总支书记工作述职:XX年6月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XX年1月,被任命为校学工委书记、学生处处长,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建设、学生管理、学生就业、共青团等多项工作。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政策路线,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时刻牢记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以育人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切实贯彻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要求。

XX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XX 年1月,通过支部大会选举,被推选为校机关党支部书记,负责校机关党建工作。

我和机关支委会同志一起,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注重党建创新,在支委会直选、公示制、票决制、体验式党员培训等多项党务工作中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XX年,校机关党支部以手机短信为学习新载体,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此活动被北京市教工委评为“北京高校学习十七大精神优秀主题教育活动”。

XX年4月,学校批准成立校机关党总支,我担任总支书记。

我与校机关行政领导和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团结一心、密切配合,在校机关内形成了扎实、高效、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二)工作实绩方面,自XX年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我先后兼任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校机关党支部书记、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校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工作内容涉及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工作中我狠抓基础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思想建设,推进能力建设,把日常工作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学团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多项表彰奖励和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肯定。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加强校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校区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学校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校区学部具体落实的学团工作机制,既促进了全校学团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不断激发基层学团组织的活力。

在队伍建设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同志的培养锻炼,积极为学团工作教师创造发展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学团工作教师数量显著增加,素质层次明显提高,教育学历水平大幅度提升,并通过在学团队伍建设中试行公开招聘、进编选拔、轮岗锻炼等方式,不仅充实了学团工作队伍,更为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XX年,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制定了《北京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等文件,为学团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晋升建立了制度保障。

XX和XX两年中,我先后负责学校奥运和国庆志愿服务工作。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我校学生全面参与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北京市重大活动参加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并且涌现出“勇救落水群众”、“受伤坚持训练”等许多感人事迹,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表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也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表彰,学校先后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团中央、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妇联等单位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国庆六十周年工作先进集体”等十多项集体荣誉,本人也获得了多个荣誉称号。

XX年,我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开展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试点单位。

XX年,我校获得第二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二等奖。

就业工作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点及优势所在,XX年学校将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入学生处,我与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位老师一起通过完善课程、增强培训、提升能力、拓展市场等举措使学校的就业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取得了新的成绩,荣获了多项荣誉。

连续5年我校本科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8%以上,XX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

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在90%以上。

毕业生就业中心先后获得XX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XX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民办高校”等荣誉称号和XX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XX年12月我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深化周”荣获北京高校科学就业观教育品牌活动奖;XX年11月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XX年10月,学校按照建设“大思政”平台的思路将思政课教研室纳入学工委。

本人与思政课教师一起把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作为思政课建设和改革的目标,通过开展教师竞聘,改革教学内容、缩减教学时数,创新实践平台等措施,使思政课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大大提升。

XX年以来,我校先后有5位思政课教师在北京市教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其中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有6位教师获学校课堂教学优秀奖。

XX年,思政课教研室通过与学团工作系统联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社会调查课题,取得良好效果,XX-XX连续三年获得市教工委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并获得论文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鼓励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1人。

我注重通过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XX年以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基地创建、学生素质课堂建设、学生六小时义工服务计划、大学启航—新生入学教育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成长发展辅导课、公共能力培养试点等项目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系统性梳理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XX年4月,学校启动学生公共能力培养试点工作,我和相关老师一起对我校XX级、XX级三千多名学生开展了公共能力培养试点,制定制度文件5份、编写教师工作手册和学生指导手册各一本,学生撰写调研报告400余篇,积累文字材料近80万字,为学校进一步构建学生公共能力培养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年公共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被确立为学校教育科研重大课题。

(三)思政教育研究方面,我注意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带动工作创新。

自XX年以来,在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论坛上发表思政教育方面的论文7篇,其中独著4篇,第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2篇,XX年1月,论文《找准定位,快速发展—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看民办高校定位》获得华北五省市高校德育研讨会优秀征文篇二:贾咏梅同志个人简介与述职报告贾咏梅同志个人简介与述职报告个人情况贾咏梅,女,1975年3月出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1997年7月至XX年6月,先后任海淀走读大学理工学部团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校团委副书记、理工学部党支部书记;XX年6月至XX年12月,担任北京城市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理工学部党支部书记;XX年12月至XX月1月,担任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本部校区学生管理党支部书记兼学生处长,城市建设学部党支部书记;XX年1月至今,担任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获奖和科研情况。

曾荣获北京市海淀区“青年岗位能手”和北京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两课教学优秀教师”。

多年来,一直坚持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活动,并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报纸和北京城市学院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2篇文章发表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3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城市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

曾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专题调研,并执笔起草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市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文件下发。

XX年至今,担任全国民办高校德育委员会秘书长。

工作述职我是1997年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城市学院(当时为海淀走读大学)工作的,转眼已经15个年头。

15年来,学校由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并有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格,以不断提升的综合办学水平始终保持着同类院校排头兵的位置。

作为学校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庆幸自己赶上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期,更庆幸自己加入了富有理想、激情和实干精神的工作团队。

正是学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呵护、包容、关爱、激励,才使我们一批批年轻教师不自觉地成长成熟起来,慢慢变得自信、果敢、坚韧,勇于奉献和担当。

感谢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的各种实践锻炼机会和平台,自豪于我也在学校大发展时期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15年来我从事过多个岗位的工作,先后担任理工学部(院)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理工学部(院)学生科长、学部党支部书记、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校学生处副处长,XX年12月开始担任本部校区学管党支部书记、学生处处长兼城建学部党支部书记。

从1997年到XX年这13年间,虽然我担任过校团委副书记、校学工部副部长等职,但基本属于兼职,主要还是在学部基层一线工作。

到XX年1月,学校党委正式调任我到校机关,从事党委专职工作担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

我来校后,除担负行政工作外,还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XX年被评为副教授。

XX年至今,兼任全国民办高校德育委员会秘书长。

我曾在核心期刊、报纸、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在市级、校级获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