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会计学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的背景
政府会计是区别于企业会计一大领域,占据会计的半壁江山。

有效的政府会计是良好的政治治理的基石。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是预算会计制度,这一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1998年以前的旧预算制度阶段阶段,主要做法是将预算会计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其中单位预算会计通用于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

二是新预算会计制度阶段,始于1998年,延续至今。

主要做法是将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区别开来,由此形成了新预算会计的三大部分:即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打造绩效政府理念的提出,尽管政府会计制度已经经过多次调整,但仍表现出一些不适应。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并没有“政府会计”这个词,反映政府收支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的一直是预算会计。

而从国际上看,政府会计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财务活动为核心,核算和反映各级政府财务活动情况,对政府在预算执行阶段发生的财政收支、经费收支、业务收支活动以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进行确认、记录和报告的会计。

为了全面、真实反映政府受托责任,政府会计不仅要提供预算执行的信息,还要全面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活动和累积的结果。

从这一角度来说,我国的预算会计只是反映预算资金流转过程的预算执行会计,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政府会计。

因此,改革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尊重具体国情,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并逐步加以完善,是顺应时代发展、加强政府公共管理、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必然选择。

(2)选题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走向国际化的脚步逐渐加快,这就对政府
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会计必须加快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政府会计报告作为政府会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会计报告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适应预算管理制度变革、规范政府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需要。

其次是适应加强财政管理、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增强财政透明度的需要。

最后是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债务,提供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满足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需要。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针对政府会计报告中存在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等重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本文在推动政府会计报告改革发展方面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主要研究政府会计改革大背景下的会计报告改革,通过查阅一系列文献,了解现行政府财务报告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

文章详细提纲如下:
引言
1 政府会计报告简介
1.1 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
1.2政府会计报告改革的背景
2 政府会计报告改革存在的不足
2.1 政府财务报告内容服务对象过少
2.2 政府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范围过窄
2.3 政府会计报告核算的基础不合理
3 政府会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探究
3.1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会计报告改革
3.2 我国财政的持续增长迫使政府会计报告改革
3.3 财政透明度的压力
3.4 全球化的压力
4 政府会计报告改革的步骤
4.1 近期目标
4.2 长期目标
5 政府会计报告改革的建议
5.1 增加服务对象
5.2 拓宽披露内容的范围
5.3 引进“权责发生制”
6 结语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及问题
查阅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研究各科目核算的内容,从核算的内容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②政府会计报告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是否有促进作用。

政府会计报告改革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本文通过研究政府会计报告的改革,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大量地收集、阅读关于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政府会计报告及其改革有了较全面、较深入的了解,对其相关改革历程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②比较法:本文采用了我国和外国相比较的方法。

首先比较中外之间财务报告包括的内容,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

再比较中外政府会计的改革历程。

以期从国外的政府财务报告及其改革历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稳定有序推荐政府会计报告的改革。

(2)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开题阶段(2010年11月14日-2010年12月12日)
在确定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课题后,首先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其次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最后将以上前期准备工作在“开题答辩”时向指导老师组展示,接受老师们的检查和指导。

(2) 调研阶段(2011年12月13日-2010年2月15日)
在进入调研阶段后,根据论文选题,进一步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同时开始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整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逐步形成个人观点,在此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

(3) 撰写阶段(2011年2月16日-2011年5月8日)
根据调研阶段确定的论文大纲,开始撰写论文初稿,并且加强与指导老师的
交流,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做必要地修改和补充,不断完善论文初稿,最终确定论文终稿。

(4) 答辩阶段(2011年5月8日-2011年5月22日)
论文终稿上交后,指导老师点审定并点评。

根据老师的建议以及学院相关要求,开始准备答辩资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赵爱玲,马长春.公共财政建设和政府会计改革研究[J].财会研究,2010,(05).
[2] 路军伟.公共财政视角下政府会计的目标与改革[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
[3] 王娟.关于改进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研究[J].北方经贸,2007,(06).
[4] 张月玲.关于推进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05).
[5] 刘笑霞.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构建[J].当代财经,2007,(02).
[6] 杨东.浅论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7] 郭兰英.试论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难题及应对思路[J].财务会计,2010,(04).
[8] 刘翰文.推进我国会计改革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03).
[9] 王鑫.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报告的弊端及完善意见 [J].财会通讯,2006,(01).
[10] 常丽.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探讨[J].财务建设,2007,(04).
[11] 郭平,李宁.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初探-基于中美政府会计环境比较视角[J].会计之友,2010,(01).
[12] Wille Sea l. Accounting and Competitive Tendering in UK Local Government: An Institu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New Public Manag ement[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1999, ( 15)
[13]Savich,Richard S. Cost/Benifit Analysis of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Alternative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76,(0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