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清洁生产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清洁生产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清洁生产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清洁生产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方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及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江阴清洁生产企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清洁生产概述1.1清洁生产背景随着18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活动为人类带来了工业化的大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物质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但是,在人类享受机械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灾难已经悄悄地降临到人间。
以以下三个表格简单说明。
表1 英国伦敦污染大事件表2 20世纪中叶国外世界八大公害事件表3 近20年来的十大公害事件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
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1. 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1960年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核。
2. 根据“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
3. 联合国环境暑于1998年出台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作为一种对环境管理战略的清洁生产公开的承诺。
4. 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已实施清洁生产立法。
我国近些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恶化。
如:沙尘暴肆掠,松花江污染,滇池污染等。
因此,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重新审视经济、环境、资源的关系,寻求一种既节约资源、能源、排污少,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最佳的生产方式,即清洁生产。
1.2清洁生产简介目前国际上对清洁生产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存在着许多不同而相近的提法,使用着具有类似含义的多种术语。
例如,欧洲国家有时称这为“少废无废工艺”、“无废生产”;日本多称“无公害工艺”;美国则称这为“废料最少化”、“污染预防”、“减废技术”。
此外,还有“绿色工艺”、“生态工艺”、“环境工艺”、“过程与环境一体化工艺”、“再循环工艺”、“源削减”、“污染削减”、“再循环”等。
这些不同的提法或术语实际上描述了清洁生产概念的不同方面。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浩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强调“源削减”,尽量将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工作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1) 清洁的能源包含: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利用;节能技术。
(2)清洁原料: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3) 清洁的生产过程包含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
(4) 清洁的产品包含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合理包装;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易处置、易降解。
清洁生产审核的总体表4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对比表5清洁生产与ISO14001的对比1.3清洁生产的意义(一)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
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为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
据美国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1200亿美元,占GDP 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重负担。
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仅占GDP的0.6%~0.7%左右,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不堪重负。
(四)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
(五)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最终归宿。
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据我国统计资料,仅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219企业的统计:推行清洁生产后获得经济效益5亿多元;COD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以上;废水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60%;工业粉尘回收率达95%。
同时试点经验证明:实施清洁生产,能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可以降低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并可有效解决污染转移问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可以挽救一批因污染严重而濒临关闭的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
2清洁生产法律法规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表6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七规定: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二)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业,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规定治理。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应当将审核结果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清洁生产综合协调的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在本地区主要媒体上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