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建设的思考

课程建设的思考

课程建设的思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认真领悟勇于追求
济水西关英语张利平
2016年8月8日,我们济源学科课程建设研修班一行60人在教研室李雪颖主任、教科所杨保健所长等几位领导的带领下,带着对学科课程建设的困惑、问题、迷茫,走进了享有盛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南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研训。

课程建设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感觉好像是个很大的内容,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课程都是教育家的事情,自己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只要依据《课程标准》拿上教材上好自己的课,把学生教好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让我们来设计自己的学科课程呢我们有这个能力吗要想做好学科课程建设,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根据《课标》、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来设计适合自己学科课程建设规划的方案因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才能把学科课程建设做得更好。

比如我们小学英语学科来说,我们要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小学英语学科建设方案应该做好哪些具体的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这些问题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现将自己这次重庆之行的所感所悟总结如下:
1.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要不断提高。

6天的学习忙碌而又充实。

重庆市特级教师李协良向我们讲授了研训的第一节课《自主·互助·开放》,他通过“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及案例分析”,让我进一步对新课程理念、教师何以要校本研修、课程改革要怎样才能落到实处等等有了深入的理解。

我们要想把学科课程建设这项改革做到实处,首先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那么迫在眉睫,李教授从具体的案例到自己的成长之路向我们讲述了《教师的学习方式讨论》,从而让我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自主先行、互助前进、开放讨论。

我们要想做好教育这项伟大的工作,关键在于教师,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育的质量。

我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专业水平与个人修养。

如何做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合格教师呢
首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丰厚自己的思想;只有在先进、正确的思想引领下我们才能朝着更好地目标前进。

所以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等来引领我们。

其次要不断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实自己的专业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学生课外获取的知识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问题与疑惑也不断增多,他们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就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所以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地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

2. “问题”是成功学习的阶梯。

教师专业成长的是自主、互动、开放。

想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那必须是个人的自主性。

的确,培训会上有的教研员向讲课教授提问:如何促使所有的教师都进行专业成长教授回答,只有他愿意提高自己,也就是个人的主动。

李协良教授说,一个好教师应该有悟性,有追求。

那么有了悟性与追求我们该怎样让自己快速成长呢“问题”是成功学习的阶梯。

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教育永远面临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进行课程建设研修,就是我们的教育面临了问题,所以才需要我们的教育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研修、课程建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调查学生的需要,然后不断创新、体验、反思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要育人为本。

8月11日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特级教师尹祖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名师工作室研训策划及建设策略》。

她从名师工作室的产生、功能特征、组织管理、考核评估、保障措施等方面与我们分享了工作室的具体操作过程。

“研修,紧贴大地行走”是她传递给我们的研修理念。

“植根课堂,追求有效;关注细节,求原创;尊重细节,追求让学”是她引领我们研修的目标。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课堂收获了什么难道一份试卷的分数就涵盖一切么不是的。

我们每个教育者都清楚我们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怎样做好这些,做好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让他们都能做个“真实的人”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并结合我们的课程建设将教育改革进行得有广度、有深度。

我们的小学英语学科建设该如何做起
首先我们要认真领悟《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健康人格的发展。

通过对课标的深入理解,我知道了英语课程建设要改变以往教学的死板硬套,只重视结果
而忽视对学生能力、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

这其实就是我们小学英语学科课程建设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主题,也是我们英语课程的目标。

其次调查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学习的培养比较欠缺,忽视孩子学习过程的体验、实践、探究、合作。

比如在说、读的方面我们就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实践,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也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只注重对终结性评价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英语学科建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将《英语课标》、学情与教材进行有效地统一,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及时地根据遇到的问题进行修改。

我们也可以根据年级来设计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比如三、四年级以激发兴趣,敢于表达、乐于模仿为主题。

五、六年级设计主题:学习中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庆之行,让我对小学英语学科课程建设有了自己浅显的认识。

小学英语学科建设需要我们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与习惯、合作、情感体验放在重要位置,也就是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人”,并具备适应社会生存,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将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的课程,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能力、情感,不仅取得满意的成绩,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学会分享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