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分析报告
三、全員生產力定義及考核目的
2.1 全員生產力 :為廠内綜合生産力,係廠内每人員單位小時產出 產量 2.2 全員生產力計算公式: UPPH2 = 所有廠內人工時 2.3 考核目的(考核標準):間接人員和直接人員工作效率 2.4 數據來源(系統化): 所有廠內人工時(產線所有人員正常上班及加班時間之和).人員範圍為(H5 組裝廠(MFG,工程,工務)QA,IE,SCM) 注:當絕對數量沒有衡量意義時,可採用百分比,如:加班率
二、直接生産力定義及考核目的
1.1 直接生產力:產線所有直接人員(各產線每天出勤人力-1組長)實際單位小時 產出. 產量 1.2 直接生產力計算公式: UPPH1= 產線所有直接人力工時 1.3 考核目的(考核標準): 1.3.1 MFG生產達成狀況 1.3.2 IE現場改善狀況(UPH提升,人力精簡,產線平衡率) 1.3.3 生管排配是否合理 1.3.4 良率及良率損失狀況 1.3.5 各單位工時損失(Down Time,Loss Time) 1.4 數據來源(系統化): 產量:從SFC系統中查出(每周產出量-重工量); 1.5 直接生產力之工時解釋 1.5.1產線直接人員工時(產線所有直接人員正常上班及加班時間之和) 1.5.2 計薪工時為根據產能需求排配作業員上班時間 1.5.3 生產排配作業時間=Σ機種產量/UPH 1.5.4 正常作業時間=生產排配作業時間-異常損失時間 1.5.5 良品作業時間=正常作業時間-不良損失時間 1.5.6 各單位工時損失:異常工時、空排配、不良工時損失、換線損失等
生產力分析報告制作說明
一、OPE(Overall Personnel Effectiveness)效率指標定義
計薪工時(A)
投入人力工時(B)
標準產出人力工時(C) 良品作業時間(D)
不良損失 效率損失
休息+換線
空排配+異常損失
1.1 OPE(人員綜合效率) = 人力工時效率 * 作業效率 * 良率 1.2 人力工時效率 = 投入人力工時 / 計薪人力工時 = B / A 1.3 作業效率 = 標準產出人力工時 / 投入人力工時 = C / B 1.4 良率 = 標準良品產出人力工時 / 標準產出人力工時 = D / C 1.5 OPE = 標準良品產出人目的&名詞解釋:綜合考量人力工時,作業效率,產出良率三方面的效率. 1.6.1 人力工時效率:考量人力工時的總體利用狀況; 1.6.2 標準人力工時:以產品的標準人力配置及節拍時間來衡量本考察期內 實 際產出量所消耗的標準人力工時; 1.6.3 效率損失:表示因人員作業速度低於標準工時產生的人力工時損失; 1.6.4 作業效率:考量實際作業效率與標準作業效率的差距; 1.6.5 標準良品人力工時:本考察期內良品產出數量所需要的標準人力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