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也由以前的小学自然改编而成新的教材。
加之,国家提出小学应普及和推广实验教学,这就让小学科学从此摘掉了传统中“副科”的帽子,在我县再一次成为期末统考科目。
2011年9月,我校长期从事六年级科学教学的刘老师因病退休,教师紧缺。
谁上科学,领导们研究了好久,鉴于此,我主动请战,接手了六年级科学课的教学。
当我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时,我才感到有些棘手。
科学教学模式是怎样的?应采用哪些教学方式调控好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兴趣?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再加上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学生基础差。
当时五年级的统考成绩属于掉队之列。
这一系列的问题及困难并没有吓退我。
凭着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五学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好的是全县的第一,最差的是全县第十三名(包括村小合并的班)。
回顾过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探索出一些经验和方法,今天,与大家共勉。
不妥之处,请指正、包涵。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这充分说明,任何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极大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如何用
各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心去学习科学,用相互联系的思维去解决遇到科学中的问题,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科学呢?
1.坦诚相待,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学生怕老师,这是常理,而学生热爱老师却较难形成。
首先,我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不轻易批评学生,更不歧视差生。
并明确告诉他们:不管你其它学科成绩怎样,科学课、只要你能认真听,把每节课的知识弄懂,不带账,你就行,你就棒。
而且,发现差生有进步就鼓励、表扬。
平时课余,经常到班上走走,拉拉家常、问问冷暖,亲近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同时,重点内容,反复出现在练习中,平时检测,考题偏浅一些,重基础,使学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渐渐地就提升了。
2.注重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根据学科特点,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千方百计进行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特别是六年级下期的《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我每一课都会通过实验或教具来揭示科学现象,并通过观察、讨论、不断地进行总结,从而找出科学的结论。
这样,从根本上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科学知识,找到学习科学的实验技巧。
不仅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能调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由于是通过亲手操作或亲眼目睹的科学现象,这样的印象特别深,知识学得牢,概念、法则记得住,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3.开展竞赛,展示学生的才华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
我常常利用这一特点,跟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如执教六年级上册的《用纸造一座桥》,我安排了同学们自由结合,人人动手,分工合作,四人一组,每组建一座纸桥,在展评课上,大家都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桥,拱桥、梁桥、拉索桥,有的像彩虹,有的一跨过江。
全班各个小组没有一组是重复的。
后来,我还将学生的作品在六年级展览,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在教《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我同样安排学生自己去观察我们家乡的水域情况。
在上这一课时,我是一名听众,尽量让学生们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有些学生不仅用文字,还通过手机拍的照片进行展示。
这样不仅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一些科学素养在无形中形成。
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来调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到中期检测时,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已经爱上我的科学课。
当然,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有些差生也迈进了优生行列,当语文、数学老师看到赵良广、何强、秦涛、陈世雄等差生的优异成绩,也感慨地对他们说:“你们语文、数学也能像科学这样学习,那该多好呀?”
二、钻研教材,用好教参,扎实备课。
同行们都知道,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我是第三遍使用现用教材,但我还是特别注重钻研教材,从不马虎。
我深深知道:每教一遍,都将有不同的收获。
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杠杆工具的研究》。
我是在教第二遍时,通过钻研教材,阅读教参资料时才发现编者分别列举橇片、开瓶器、食品夹这三种工具真是别具匠心,
三种工具分别是三类不同的杠杆。
橇片,支点在中间,会出现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开瓶器,支点和用力点在两端,阻力点在中间,用力点一定比阻力点距离支点远所以永远都是省力的;食品夹,用力点在中间,支点和阻力点分别在两端,而用力点比阻力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都是费力的。
通过分析,演示,学生们均能轻松地掌握杠杆方面的知识。
上期期末考试,我班学生杠杆部分都没有失分。
同行们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现行教材不如以前的自然教材好教,现行教材一般只通过文字、图表、或揭示一些自然现象,根本不作结论。
这就更需要通过钻研教材,利用教参或查找资料或通过实验来揭示结论。
所以我特别注重钻研教材,我认为只有吃透了教材,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三、虚心求教,提高自身教书育人能力
我以前长期教语文,后来教思品,对不完全属于理科的科学课才接触时感到压力非常大,这个学科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的知识,对于理、化、生知识长久未用。
好多知识自己都感到茫然,弄不懂。
怎么去教学生,我一方面读教参,上网查资料。
另一方面就虚心向初中教理化生的老师求教,象何卫全、欧富贵曾经是我的学生,而我现在好多问题都会向他们请教,不耻下问,增长、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并且把道理想通才会去教学生。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怎样在教学中把知识教过手,这是一门艺术。
一旦发现学生没有掌握好知识,课余、我会亲自辅导或派成绩好的学
生当小老师,一对一地讲解,直到他掌握为止。
所以,在本期的期末统考中,78名学生,90分以上的有45人,优生率为75.6%,不及格的学生只有2人,合格率为97.4%。
6.1班平均分为88.6分,全县第一,6.2班平均分为86.8分,全县第三。
学校总平分居全县第一名。
各位老师,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我认为:只要我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以谦虚的态度,踏实的教风,因材施教、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踏实做好实验教学,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课的成绩。
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创中江教育的辉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