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采用相关系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对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国债指数和股票指数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股票指数对债券指数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国债收益率和股票收益率存在微弱相关关系,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据此,我们就如何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因果关系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筹资者和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最重要场所。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决定筹资量的大小。
在整个社会资金供给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如果股市行情看涨,股票市场收益率提高,资金在利润的引导下必定从债券市场转向股票市场。
反之亦然。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翘翘板效应”。
当前,我国正处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变革时期,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否存在“翘翘板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大小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我们选取2003年2月4日至2006年2月17日的上证综合指数(sz)和上证国债指数(gz)作为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相关系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1 上证综指和国债指数相关性分析
1.1 上证综指和国债指数相关系数分析
sz和gz的相关系数分析表表1域相关系数结论2003.02.04--2003.12.310.802891强正相关2004.01.02--2004.12.310.512713强正相关2005.01.02--2005.12.31-0.390831弱负相关2003.02.04--2004.12.310.596895强正相关2004.01.02--2006.02.17-0.571394强负相关2003.02.24--2006.02.17-0.403458弱负相关
根据表1的上证综指和国债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可以看出,2003年、2004年为正相关关系,2005年为负相关关系,2003至2005年总体程度上呈负相关关系。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居民投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寻求资本保值增值,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翘翘板效应”逐步表现出来。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效应会在将来更加强烈和明显。
1.2 上证综指和国债指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表2
原假设lagsobsf统计量prob结论 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27208.888370.00015拒绝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730520.48202接受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37195.193880.00149拒绝 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595880.61784接受 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47183.950300.00353拒绝 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310180.87124接受 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57173.574550.00336拒绝 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357630.87741接受 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67162.866130.00914拒绝 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422900.86396接受 s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z77152.467290.01663拒绝 g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sz0.464490.86040接受
根据表2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滞后2期至7期,上证综合指数和国债指数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会引起国债指数的变化,即沪市股票行情的变化会引起国债市场行情的变化,但是反向关系并不成立。
原因很简单:被称作金边债券的国债的信用等级在所有的债券中是最高的,大部分居民将国债投资作为储蓄的一种变相形式;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习俗都强调储蓄的重要性,因此当股市风险增大时,会有大量资金涌入国债市场;但是当国债市场收益不景气的时候,表明无论什么金融工具都很难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好的收益,大部分居民会选择持币观望或者消费,而不会投入股票市场。
2 上证综指收益率和国债收益率相关性分析
笔者根据国债综合指数和国债指数计算出上证综指日收益率和国债指数日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上证综指日收益率:rlnszt = log(szt) – log(szt-1)
国债指数日收益率:rlngzt = log(gzt) – log(gzt-1)
下面,我们采用同样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