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视觉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视觉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76019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学分数:2学分学时数:32学时
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应修(先修)课程:无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视觉文化概论》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本课程紧扣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特点,阐释视觉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媒介传播的特征与影响,从“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三个层面入手,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帮助学生更新数字媒体观念,培养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为后续专业学习与实践的深入与拓展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掌握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视觉文化内涵意义与形式表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认识媒介传播的特征,了解媒介时空与现实时空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培养深厚的视觉鉴赏修养与媒介文化修养;提高对中华文化传统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等理解与赏析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研究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时代意义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
(2)理解视觉文化的概念
(3)理解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及其之间的关联
(4)体会“看,不简单”
(5)理解视觉符号的结构方式与功能机制,了解视觉语言的表征特性
(6)理解与掌握语义三角形、能指和所指、外显与内涵的概念
(7)了解信息载体样式的演变与传播形式的变革之关联
(8)了解不同符号结构样式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9)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与标准是与时俱进的。

2.教学内容
(1)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提出的时代背景
(2)视觉符号的结构方式与功能机制
1)符号的代表性与指代关系的多样性
∇ 2)语义三角形
∇* 3)视觉符号的结构特征
∇* 4)视觉符号的功能机制:外显内涵与意义层次
(3)媒介演变与媒介素养
第二章读图时代“看”行为的变迁与意义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东西方“看”行为的历史变迁轨迹,辨析东西方“看”行为的历史变迁的异同
(2)理解读图时代“看”行为的媒介性特征
(3)理解媒介是读图时代“看”行为的有形支撑
(4)认识“看”行为中隐藏的可能负面影响
(5)分析对当下“看”行为方式产生忧虑的原因
(6)认清时代所赋予的“读图”本质,体会“视觉”的意义
2.教学内容
(1)东西方“看”行为历史文化的变迁
(2)读图时代“看”行为的特点
(3)读图时代“看”行为的忧虑。

(4)读图时代“看”行为的意义
第三章读图时代人的必备素养:媒介素养、视觉素养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视觉性”素养
(2)了解媒介素养的历史演变过程
(3)理解媒介素养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4)了解视觉素养内涵演变的历史过程
(5)分析视觉素养构成的主要成分
(6)理解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视觉性”素养
∇*(2)媒介素养概念解析
∇*(3)视觉素养概念解析
∇(4)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第四章从眼睛到心灵:视觉文化素质的培养途径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影响“看”行为的三重因素
(2)理解和体会“看见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好”
(3)理解视觉训练的策略与方法
(4)了解资源开发的三个维度:选择、转化与使用
2.教学内容
(1)培养策略: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侧重与融合
∇*(2)培养方法:有效搭建眼睛与心灵之间的桥梁(3)资源开发:选择、转化与使用三个维度
第五章信息时代的知识表征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知识表征概念的内涵
(2)了解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主要类型
(3)比较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特点和优势
(4)理解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特点
(5)理解知识表征的媒介属性
(6)分析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差异
(7)了解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区别
2.教学内容
(1)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类型简介
∇(2)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特点分析
*(3)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运用策略
第六章知识可视化理论与应用
1.教学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