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GSM-R(GSM-Railway)__第18章 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GSM-R向LTE-R演进(2017)

【课件】GSM-R(GSM-Railway)__第18章 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GSM-R向LTE-R演进(2017)

p 从LTE高铁覆盖特点来看,为了保证小区间的可靠切换, 需要增加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小区切换次数,可采用 BBU(基带池)+RRU(射频拉远单元)的网络覆盖方案, 可以将多RRU组网, 利用基带合并技术组合到一个小区内, 如图所示。
p 当属于同一逻辑小区的多个RRU,覆盖区域部分重叠连环 相连之后,构成一个狭长地带的高信号强度的适合铁路沿 线的小区覆盖方案,有利于增加覆盖信号强度。
11
七、LTE校正技术
在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双工系统(OFDM-TDD)中,为降低终端 之间的同频干扰,增加小区边缘吞吐量和覆盖范围,在eNodeB 引入了具有较小阵元间距的多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为了保证赋形 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减小阵列各通道 的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目前主要采用基于耦合网络和基于校正 天线的方法。 p 基于耦合网络的天线校正 p 基于校正天线的天线校正
6
二、LTE多天线技术
u MIMO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将用户数据分解为多个并行的数据流,然后 分别在每根发射天线上进行同时刻、同频率的发送,同时保持总发送 功率不变;最后,由多元接收天线阵根据各个并行数据流的空间特性, 在接收机端将其识别,并利用多用户解调技术,最终恢复出原数据流。
u 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则多入多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 并行空间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信息,数据率必然 可以提高。
铁路业务 支持
等级差分需求
Ø 灵活的上下行带宽
分配的需求
Ø LTE-R系统对超
高高移移动动性 性支支持持
高速(>120km/h )的运行场景进
行优化,以保持
高性能。
3
提纲 LTE-R特殊需求 LTE-R关键技术 LTE-R网络架构 全IP分组网承载铁路业务 与GSM-R的兼容和平滑过渡
4
LTE-R关键技术
p 车载直放站一般具有较强大的接收功能,其可以较好地处 理多普勒偏移效应,同时能兼顾不带频偏处理功能的老式 终端。
10
六、泄漏电缆技术
p 列车内用户可以直接与高铁专网进行通信,但由于车厢穿透损耗及多 谱勒频移的影响,接收的信噪比比较差。利用室内密闭环境的无线信 号的传播损耗要低于自由空间下的传播损耗,由此,车外通过车载直 放站与RRU进行通信,车内使用泄漏电缆来与用户进行通信,就会有 利于提高接收信号功率。
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GSM-R向LTE-R演进
提纲 LTE-R特殊需求 LTE-R关键技术 LTE-R网络架构 全IP分组网承载铁路业务 与GSM-R的兼容和平滑过渡
2
LTE-R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与LTE系统 相比具有如下特殊性能需求
Ø 铁路无线通信网中
有调度电话、组呼 等语音通信的需求 Ø 不同铁路业务QoS
p 车内泄漏同轴电缆开有若干开孔,每个开孔相当于一个天线,具有收 发信号的功能。开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 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p 泄漏电缆集信号传输、发射与接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具有同轴电缆 和天线的双重作用,特别适用于覆盖列车车厢、铁路隧道等无线信号 传播受限的区域。
12
提纲 LTE-R特殊需求 LTE-R关键技术 LTE-R网络架构 全IP分组网承载铁路业务 与GSM-R的兼容和平滑过渡
13
LTE- 与GSM-R相比,LTE-R系统架构进行了大幅度简化。在 LTE-R的网络架构中,所有类型的业务都是基于IP进行的 ,增强型B节点eNB代替了以前的基站控制器和无线网络 控制器,而各种核心网络实体和网关全部包含在EPC中。

Ø 铁路业务QoS需求存
路 业
在巨大差异。LTE-R

系统的QoS差分机制
QoS

可以保证各类业务

的QoS性能。


Ø 在铁路通信中有调度电

话、组呼等语音通信,


LTE-R 系统的高带宽、

高移动性、低时延保证


了用户在LTE-R网络上

的通话业务感受能够与

传统CS相同。
17
提纲 LTE-R特殊需求 LTE-R关键技术 LTE-R网络架构 全IP分组网承载铁路业务 与GSM-R的兼容和平滑过渡
7
三、克服多普勒效应方案
p 高速覆盖场景对LTE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效应是多普勒效 应。对于基站接收机来说,需要应对频偏快速变化的问题, 即保证能够迅速跟上频偏变化速度并进行有效的补偿。 通过频偏估计模块估计频偏,将估计出的频偏对输入的数 据进行频偏补偿,达到纠正多普勒频偏的目的,如下图所 示。
8
四、单小区多RRU级联技术
18
LTE-R演进现状
v 国际铁路联盟(UIC)提出的LTE-R演进步骤,作为LTER的演进规划。
19
兼容与平滑过渡的需求
Ø 从GSM-R到LTE-R演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过渡的平滑性,包括业 务提供和投资收益的平滑过渡。
Ø 初期,现有GSM-R和LTE-R系统并行,前者主要负责传递和列车 运行安全紧密相关的列控业务等,LTE-R负责非安全数据相关的 业务。
OFDM技术 LTE多天线技术 克服多普勒效应方案 单小区多RRU级联技术 车载中继技术 泄漏电缆技术 LTE校正技术
5
一 、OFDM技术
• 主要思想: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 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 优点: 正交的子载波可以利用快速傅利叶变换(FFT/IFFT)实现 调制和解调,可显著降低运算复杂度。
15
提纲 LTE-R特殊需求 LTE-R关键技术 LTE-R网络架构 全IP分组网承载铁路业务 与GSM-R的兼容和平滑过渡
16
LTE-R铁路业务
LTE-R是一张全IP,以分组域业务为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基于分组交换的 网络。这使得其不能象GSM-R系统一样提供电路域交换业务。不过, LTE-R 具有提供语音业务及时延敏感业务QoS保障的方案。
9
五、车载直放站
p 列车每一节车厢中的用户由一个直放站服务。直放站在接 到RRU的射频信号后,在射频上直接转发,避免了车内用户 与RRU间的穿透损耗,提高了有用信号的增收功率,进而提 高了高速移动环境下用户通信的可靠度;
p 通过提高直放站接收机的性能,降低对于车内终端接收机 的复杂度要求,进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