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保健养生论坛2015年下学期(8)中国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德兴市医学会汪长生我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步伐提速,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人口达2.12亿,占总人口15.5%,同时,最近十年我国90岁以上老人数量翻番。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吿>>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寿命达76岁,其中女性人均寿命77岁,男性74岁,人均寿命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
按此速度发展,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寿命有望实现百岁梦。
全国健在的百岁以上老人至2014年6月30日有58789人,年龄最大的达128岁。
总结长寿老人的长寿经验,对指导中青年和老年人养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长寿老人的特奌:1.中国的百岁老人大多在南方。
据统计目前我国百岁老人多分布在南方,沿江河流域分布,主要聚集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川渝和中原等五个地区,且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地区。
长寿老人有区域聚集性,这提示我们,长寿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1.1气候温和:这些长寿区年均气温大多温暖,年降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空气湿度较高,日照充足。
这些良好的因素构成了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特定条件,从而对人们寿命的延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迄今为止,中国老年学会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没有一个在东北。
因为北方气候寒冷,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率。
寒冷会使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使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寒冷还会让人容易感冒,易患呼吸系统的疾病。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长期生活在这些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可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鼻腔和肺部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1.2空气质量好。
长寿老人多集中分布于丘陵平均海拔在500~1500米山区,如广西巴马,安徽省六安县的华山村,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塔坪村,那里相对封闭,避免了工业、噪声等污染,加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空气富氧离子含量高,被称为“天然氧吧”,是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环境。
1.3水源充足。
水不仅能拯救人们的生命,还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水多的地方,人也容易长寿。
国内老年医学专家通过对国内五个典型的“长寿之乡”的调研发现,这些“长寿之乡”的饮用水呈弱碱性,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硒、铁、钾等。
同时,土壤也较少受到污染,粮食中含有充足的有益健康的化学元素。
1.4环境优越。
海南省是全国百岁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目前海南省有百岁及百岁以上长寿老人1371人,平均每10万人就有百岁老人13人,长寿指数居全国之首。
海南省四面环海,环境优越,属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区,新鲜的空气能促进血液循环,大大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海南人也受太阳光照射长的惠顾,因为红外线对人体起到热刺激作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阳光能调节人的情绪,改善人体各种生理机能;阳光紫外线还可以杀菌。
二.中国的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2.1睡眠好。
一项老人睡眠状况的研究表明,随着入睡时间的延长(超过30分钟)和睡眠效率的下降,死亡率会增加。
本次调查显示百岁以上老人平均睡眠时间为9.6小时,80~99岁老人睡眠时间为8.33小时,而60至79岁低龄老人睡眠时间只有7.64小时。
2.2生病少。
统计结果表明,人患病及住院的高发年龄在60~79岁,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次数及住院次数减少,百岁老人平均两年患病不到一次。
60~79岁年龄段可能是一些老年病的高发年龄,老人由于年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患老年慢性病的比例较高。
但度过了这一时期的老年人,由于较好地适应了年龄变化带来的一些不利条件,能抵御来自身体以及外界条件变化的挑战,患病的比例迅速降低。
广西巴马总人口29.21万,共有94名百岁老人健在。
据介绍,当地86%的百岁老人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当地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更没有人患癌症,巴马生态好,所以生病也少。
2.3心态好。
海南澄迈县是海南人均寿命最高的县之一,该县现有百岁老人169人,80岁以上老人13900多人。
黄竹村作为当地有名的长寿村,现有70岁以上老人170多人,其中包括两名109岁、107岁的百岁老人。
村里建了长寿老爸茶园,村里的老人们天天聚在一起喝茶、瞭天、看戏,每个老人都心情愉快,这是黄竹村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多数百岁老人心态平和,遇事总能想得开,顺其自然,能长期无忧无虑的生活,有的五世同堂,家庭很和睦,老人与年轻时一样快乐。
2.4膳食清淡、蔬菜比例高:我国是典型的东方饮食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五谷”为主食,以果蔬、少量动物性食物为副食的饮食特色。
广西巴马、湖北钟祥、新疆和田、广东蕉岭、江苏如皋、海南澄迈的长寿老人饮食特奌是(1)食不过饱:这是长寿乡的共同特点,日均摄入热量1640千卡,明显低于一般人日均摄入2400千卡的标准,豆类、薯类、玉米、水果吃得多,动物食品吃得很少,而且饭量小。
(2)杂食粗粮和荤素搭配:杂粮玉米中含有适量的对人体有益处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健康,增强免疫力。
荤素搭配,不吃烫食,不吃熏烤食品,少吃盐,少吃大鱼大肉,素食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可以降低中风机率,有助于解决便秘。
(3)饮食清淡低脂膳食:这些长寿地区盐、糖偏低,用植物油作烹调油,少吃动物脂肪,这些清淡饮食,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中风和癌症的发病率。
(4)多果蔬、多抗衰老食物:这些长寿地区吃果蔬都多,吃各种蔬菜和洋葱,并常吃无花果,蜂蜜、核桃。
据有关学者调查,新疆和田21名长寿老人,每日摄入瓜果1公斤以上的占96.7%,冬季果干、萝卜、洋葱、白菜量多。
巴马人用火麻油炒菜(亚油酸占53.2%),新疆人吃杏和杏干,饮少量葡萄酒,这些食物抗癌、抗衰老都很好、益长寿。
(5)吃饭时,讲究适宜的气氛,大家心情愉快,注重细嚼细咽;长寿老人一般都适度喝酒,主要喝自己加工酿造的水果酒或米酒,从来不喝度数高的白酒,有不少长寿老人从来就不喝酒。
2.5爱劳动。
长寿老人一个共同特奌是勤劳好动不闲着,广西巴马县甲籇镇仁乡村卢卜三老人今年103岁,每年还种4亩玉米地,自己种自己收;向美勤老人今年102岁,不仅身子骨硬朗,还承包了两个村的卫生打扫工作,每月赚取外快;据对中国十大寿星和十大百岁夫妻共120人调查,他(她)们很多110岁左右的老人还会喂养牛、羊、鸡、鸭,劈柴担水,洗衣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长时间地坐在家里闲着。
2.6长寿基因遗传。
巴马县老龄委对当地144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后发现,祖父母寿命超过70岁的占29%和38%,父母寿命超过70岁的为41%和37%;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长寿有15%取决于遗传因素。
三.如何实现健康百岁梦?健康是毎个人的期盼与追求,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仿效,归根到底,主要靠自已有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怎样维护自己的健康?3. 1要树立健康理念。
健康是金,健康是福,健康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健康是是人类第一财富。
关爱健康就是管理健康资源,健康本来就是上天赋予人们的一种资产,有些人漠视健康,隨心所欲,十几岁学会抽烟喝酒,整天围着电脑、电视转,出门坐车,习惯敖夜,不吃早餐,喜欢上馆子吃髙盐、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不合理的晚餐,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其结局必定是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年纪不大就患上慢性病,让生命缩水,提前死亡;要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就应从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开始,健康生活方式概括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只要认认真真去做了,可以使健康增值,实现六十(岁)以前不生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活到一百岁,实現健康长寿梦。
如何践行健康生活方式?(1)合理膳食,即平衡膳食。
如何合理膳食?国内知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概括为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300毫升);“二”:每天吃二百五十克至四百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五两至八两主食; “三”:每天吃三份高蛋白。
“一份”相当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肉,或者半两黄豆; “四”:膳食搭配四句话,食物多样,粗细都有,晕素搭配,七八分饱; “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其中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吃彩虹食物,每天红黄绿白黑食物都要有,“红”指西红柿,红葡萄酒,红辣椒; “黄”指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黄色的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可以护眼,延缓衰老, 改善情绪,减少焦虑。
“绿”指绿叶蔬菜、绿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可维护血管、肠道健康,延缓衰老。
白”指燕麦粉、燕麦片,富含膳食纤维,降血脂。
“黑”指黑木耳,血管清道夫,降低血黏,降胆固醇。
要多吃天然食物,少吃不吃人造食物。
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国家体育总局提倡“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快乐乐一辈子”。
快走、慢跑、游泳、乒乒球都是中等強度的有氧运动,青年人可以快走,跑步,打球,老年人提倡打太极拳、健身气功。
运动要坚持四个字:一、三、五、七。
“一”指每天至少运动1次; “三”指毎天运动至少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指”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指运动心率毎分钟达到(170-年龄)。
要把运动成为生活一部分,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绝对是有利健康的,烟草中尼古丁已被证实是毒品,戒烟可降低36%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而吃他汀类药物才29%,吃阿司匹林才15%;酒可以少量喝,男性每天白酒1两,葡萄酒2两,啤酒3两,女性减半。
对嗜烟酒者而言,明知故犯,愿牺牲健康来换取自认为的个人快乐。
这类人缺的不是对健康技术的求知,而是对健康人生的正确态度。
心理平衡。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主动权。
心理平衡要做到“三个快乐”: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行其乐。
常年坚持“三个快乐”,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健康需要正确的理念,“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句话十六个就是指引健康的阳光大道,只要把她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去,高血压可以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可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3.2进行健康管理,重点管好自已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
当前,我国慢性病呈井喷式高发,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率的85%,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其根源与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紧张的生活节奏等不健康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主要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有关,干预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常常需要漫长的过程,医生们往往对此感到无能为力,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和干预,第一步从青少年开始,就要了解自己的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对体检结果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控制那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降低得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