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人: 池丛文审核人: 周华飞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建筑学(代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基础理论、实践训练、创新设计等多个环节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建筑学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能力,能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及管理工作。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培养规格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共计条培养标准。
.知识标准
公共基础知识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包括熟悉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熟悉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基本知识;
了解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掌握建筑设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建筑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外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当代中外主要建筑流派和思潮的理论和影响。
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建筑环境调查和研究分析的方法。
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法律和法规以及现行有关城市和建筑设计的法规与标准。
了解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
了解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
了解建筑设计在预防灾害的法规与标准。
了解常用建筑材料及新建筑材料的性能,并能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用。
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方法。
了解建筑体系,掌握常用建筑结构构件的性能,能合理地进行选择和布置,并能了解它们对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的重要性。
了解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快速完成建筑方案设计。
掌握应对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
掌握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
掌握建筑特种构造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了解建筑评论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了解建筑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
、能力标准
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问题的识别、分析及解决能力
认识和界定问题的能力;
全面、系统分析与表述问题的能力;
初步规划研发能力;
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模型的能力;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的能力;
工程项目设计能力
掌握设计原理、过程与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能够编制项目的设计任务书,熟悉常用建筑类型的功能及设计原理,了解各类型建筑的功能、构造、特点及适用范围;
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工程项目协调能力
了解结构设计、设备配套设计的过程;
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过程;
了解项目设计验收要求、内容;
实验和分析能力
熟悉建筑学专业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具备查询相关资料或者电子文献的能力;
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与归纳总结;
系统分析能力
具备运用整体思维,全局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系统的综合能力;
理清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内的关键问题、难点以及影响因素的能力;
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论证、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
思辨与创新能力
创新性思想
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方法及工具;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技术的研发和旧技术的改造与革新;
新工艺的研发和旧工艺的改造与革新;
新材料的实验与开发;
建筑设计能力
设计定位分析;
设计方案的制定;
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与比较;
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实施;
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可行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善于合理分配任务和人力与资源管理;
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
自察、自省与自控能力;
理解他人目的、需求与意愿的能力;
灵活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
善于协凋人际关系的能力;
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效团队的组建与培养;
团队运行的协作与良性竞争;
团队知识与能力的互补;
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实用写作能力
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
专业英语能力
电子文档和多媒体交流
工程图纸的绘制与阅读
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
文献检索和网络运用的能力;
信息辨别和获取的能力;
终身学习的能力
拓展知识领域的能力;
跟踪学科发展方向、了解学科前沿成果的能力;
更新知识、不断学习的能力;
、素质标准
道德品质
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为人诚实、正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有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良好素养。
创新创业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
具有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职业道德与规范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担技术责任;
具有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具有推广新技术的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面对挑战和挫折;
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
注重建筑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在工程设计实践中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
四、主干学科
建筑学
五、核心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建筑结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室内设计与装饰装修材料、园林与环境景观等。
在主要课程基础上,构建个专业课程群: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群;设计课程群;建筑理论课程群;建筑技术课程群;特色课程群。
六、特色课程
室内设计与装饰装修材料()
室内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且是学生毕业后的可能就业方向之一,本方案在第学期设置了总学时为学时的“室内设计与装饰装修材料”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延续,也是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较省内其他建筑学专业总学时较长、教学内容量较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学生课题设计工作任务较多且周期较长。
课程学习中,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了不同的训练课题,以课堂练习为主,辅以实地考察调研、建材市场资料收集分析等内容,令学生全方位地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园林与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专业在目前建筑学院校中较为热门,且是学生毕业后的可能就业方向之一,本方案在第学期设置了总学时为学时的“园林与环境景观”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延续,也是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园林与环境景观的各要素以及与建筑学的相关联系,掌握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园林景观设计程序与绘图技巧、各类绿地的园林与环境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景观施工与维护、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运用园林与环境景观基本要素创造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的专业技能。
温州地区建筑设计现状()
定位于了解与掌握地方建筑市场特征并积极培养适应温州本地设计市场的建筑师,本方案在第学期设置了总学时为学时的“温州地区建筑设计现状”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延续,也是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阐述温州地区的建筑企业现状、温州城市发展趋势及特点、古建筑现状分布及特点、城市标志建筑分布及特点,住宅设计现状及特点、房地产发展现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教学)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与温州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注册建筑师实务()
注册建筑师考试是学生就业后可能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本方案在第学期设置了总学时为学时的“注册建筑师实务”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延续,也是建筑
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阐述注册建筑师考试中场地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作业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注册建筑师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提前做好准备。
七、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五年,弹性学制四至七年,工学学士
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学分。
其中课内学分,课外项目学分。
十、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