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每天作业

初三化学每天作业


主要是有害气体(
)和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 后才能排放,积极
,改善 ,使用 等
,工厂的废气经 过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
等) 温室效应(
等)
酸雨(
等) 白色污染(
等)
3、绿色化学-----
2.水污染:面对水资源短缺,一方面要___节_约_用__水___,另一 方 面 要 防 治 ____水_体__污_染__ 。 导 致 水 体 污 染 的 主 要 来 源 有 ____工_业___污染、__农_业___污染和____生_活___污染。
第3讲┃水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业、渔业生产;破坏 ______水_生__生_态_系__统_____;还会直接危害___人__体_健__康_____。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气体 ,
两只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
元素。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 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3、检验气体: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 的木条伸到瓶 ,木条
(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
石灰水,石灰水变 ,
四.走进化学实验室
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





(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

相平。量筒不能
,不能用作
量筒,
。视线与量筒 、 量程为10毫升的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
、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酸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 价
Fe2+
2C
3 Fe2+:
H2O
一般只能精确到
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 (左 右 ,一般能精确到
克。)
左盘物品的质量=右盘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4)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


;③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固体以 为宜, 液体以 为宜。
②三不”:
4.保护水资源:防治水体污染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_______工_业__废_水__和_生__活_污_水__净_化__处_理__后_再__排_放________;②农业上合理 施用____农__药_和__化_肥_______;③禁止使用_____含__磷_洗__衣_粉______等。
5.节水方法: ①安装节水龙头; ②________用__洗_菜_水__浇_花_______; ③____洗_漱__完_毕__立_即__关_闭_水__龙_头__(合__理_答__案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 1
2 3 联系 分子是由 区别 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
构成的。 可分,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不可分。
2、水蒸发的微观解释:
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运动
属于
变化。
,间隔不断
,水就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一、原子的构成
a、步骤: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
倾斜:防止冷凝水
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
在试管的底部:
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⑤试管口应放
:防止
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
再熄灭
:防止水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
(6)氧气的验满:用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向上排空气法);瓶口有 冒出(排水
。 。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



温度最高
(2)检验产物:H2O: CO2:
(3)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的量减少, 和 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二……三……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一……二……三……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
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
染)。
标签应
,(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 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
盖,标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放 药品 __________(固体)、________(液体)、__________(气体)、滴瓶
取用 药品
__________(粉末状)、________(块状)、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液体(漏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正确探究的化学家:
由和
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他认为空气是 )。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放回原处。:
(4)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
,用手紧贴
,稍停片刻,
若导管口
,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
,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
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5)物质的加热
A、加热固体时,试管
,试管受热时先
,再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使试管与
桌面约成
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

2H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
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 。
化学价歌表:①元素:
+1
;-1

+2
;-2

氢正 1、 负 2、 3、 4、 1、2; 2、3; 4、2; 有 4、6 和负 2;
单质为零要记清。
②原子团:
硝酸根
;氢氧根
;氯酸根
三.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药品: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原理:氮气和氧气的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3、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不同,
变化)
(固液常温型)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化学性质: __________
1:
(如 __________ )
2:
(如 __________ )
(2)氮气:化学性质: __________
1:
(如 __________ )
2:
(如 __________ )
3:
(如 __________ )
法)
氧气的检验:用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若木条 ,则瓶内气体为

5、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
中所起的作用叫
作用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连接后的装置的导管放入 中,然后用 握 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 冒出,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否则装置漏气。 (注意先后顺序)
,泡沫较多的是
C.硬水软化的方法:

4、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均为
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1 和试管 2 都收集了不少的
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