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

体, 使承受客体发生反映接触部位外表结构 特点的塑性变形的一类痕迹。 打击痕迹形成使由于冲力作用的结果。

常见打击工具和痕迹特征
1、锤类工具及其痕迹 锤类工具多为锻工锤、钳工锤和木工锤 等,他们工作面有八角行,圆形和长方 形等。用锤类工具打击客体时,通常形 成凹陷状痕迹,其痕底部位常反映工具 的边角,锤击面的形状、角度、弧度、 直径及锤击面的凹凸点等细微特征。痕 壁则反映了锤击面周边的缺损、卷边、 磨损形态、宽度和长度等特征。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



按造型客体和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工具痕 迹和静态工具痕迹。大体属于动态工具痕迹 的有擦划、剪切、切割、割削等痕迹;大体 属于静态工具痕迹的有打击、撬压痕迹。 按工具痕迹的形态,可分为凹陷痕迹、线形 痕迹、断裂痕迹和空洞痕迹。 按照工具作用方式,可分为打击痕迹、撬压 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迹、切割痕迹及割 削痕迹等六类痕迹。
文本 文本
静态印压痕迹及特征


静态印压痕迹是工具与承受客体的接触面作 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形成的凹陷变形。 这类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位,及 痕起缘,痕底、痕止缘和痕壁。 印压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痕迹的形状、表面 纹线类型、痕迹相邻边棱之间的夹角大小, 各边棱的长度等。 印压痕迹的细节特征主要由于工具制造、使 用和维修过程形成,在印压痕迹中所反映的 有工具刃口、边棱和接触面上的弯曲、磨损 等特征等。
动态线形痕迹及特征



起点处通常较为光滑,无颗粒残渣堆积物, 较为整齐并由浅入深呈斜坡状,痕迹中被擦 起的毛刺尖端亦指向起点方向。 终点处一般有停顿和按压现象,常存有从物 体表面擦掉的颗粒残渣堆积物。 动态线形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被破坏客体 面断面的形状、锋刃角的大小,断面的部位 及宽度,凹凸线条的方向、粗细、数量、密 度及痕迹宽度;断面上工具加工的花纹形状、 分布特点;痕起缘、痕止缘、痕迹面的形状 等。
动态线形痕迹及特征



动态线形痕迹是承受客体在切向力的作用力, 与工具相接触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而在被破 坏的客体表面或断面上所形成的凹凸线条状 痕迹。 线形痕迹的结构分为三个部位,即痕起缘、 痕止缘和痕迹面 动态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被破坏客体断面 的形状、锋刃的大小,断面的部位及宽度; 凹凸线条的方向、粗细、数量、密度及痕迹 的宽度;
撬压作用中存在 三点,即支点、 重点和力点。
常见的撬压方式

1、扩缝撬压 指将工具插入客体的缝隙中,利用杠杆 原理,进行上下或左右的撬压,使客体 的缝隙扩大或局部破坏。扩缝撬压的痕 迹出现在被破坏客体的缝的两侧(支、 重点处)。一般相距较近,多反映工具 端部两个侧面或工具边楞的形状,如螺 丝刀撬压木箱。

夹持撬压
夹持撬压是指利用工具的夹持部位,夹 住客体的某一个部位,使其进行上下或 左右活动,以达到破坏的目的。 形成的痕迹常出现在被夹持客体的正、 反面或对应的位置上,可反映工具加压 部位的结构形状,如用钢丝钳夹持锁扣 破门。

夹持撬压
常见撬压工具的撬压痕迹的特征
1、螺丝刀撬压痕迹 螺丝刀撬压痕迹特征的反映情况,取决 于承受客体的物理属性、撬压方式、螺 丝刀头部与客体的接触部位等。
第六节
工具痕迹勘验 工具痕迹是指运用工具破坏(或侵害)某 种物体时所留下的反映该工具外面结构的 反映形象。
一、工具痕迹的形成



工具痕迹的形成是作用力、工具和被破坏客体 三个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作用力是一种外力方式。在工具痕迹的形 成过程中,即为人体肌肉收缩、伸张所产生的 力,通过工具转移于被破坏客体。 2、被破坏客体(承受体)是工具痕迹的载体。 3、工具(造型体)实施泛指人们为达到某种 目的而使用的物质和手段。在刑事案件中,实 施犯罪的工具范围广,种类繁多。根据工具使 用时的作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打击工具、撬 压工具、擦划工具、剪切工具和切割工具等。
割削痕迹

割削痕迹是利用锯、锉、钻类工具,对 客体进行切削(层次剥脱或割离)破坏 时形成的痕迹。
a直剪 b斜剪 C拉剪 d推剪 e顿剪 f扭剪 g转剪
常见的钳剪工具和痕迹
钢丝钳 钢丝钳有一对钳刃对合咬口。通常根据 持钳的习惯将钳刃分为外刃、里刃、上 刃、下刃;钳口进一步分为刃顶、刃口、 刃侧等部位。

鲤鱼钳错口钳切
胡桃钳
钳头各部位
切割(刺切)痕迹

切割痕迹是指利用工具锋利刃口的工具 及其他切割工具,劈切破坏客体时所形 成的一种切划痕迹。
拆离压痕
拆离压痕是指通过工具作用将客体弄弯、 弄断,以达到把客体分离的目的。 其形成的痕迹分别留在两个分离客体的 部位上,如用螺丝刀撬压门锁。

扭转撬压
扭转撬压是指工具插入客体的某一个缝 隙里,然后旋转工具,使客体的某一局 部或着某一部件受到破坏的撬压。 其形成的压痕多反映工具杆部的形状, 如铁棍插入锁梁内扭转破锁。
动态线形痕迹及特征



细节特征是工具在制造、加工、使用过程和 维修过程中形成的细微特征在痕迹中的反映。 它包括明显粗大、连贯的凹凸线条的位置、 形状、宽度、深度、长度及各特征的相互关 系;各个线条分布的特点、相互间距离及相 互关系等。撬压痕迹 撬压痕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一类工具痕迹, 特别是盗窃案现场出现率更高。它是指工具 以杠杆原理破坏客体时,在承受客体的接触 部位上所产生的形变。 其特点表现为,一次撬压在客体物上将形成 对应的撬痕和压痕,两处痕迹方向相反,位 置相对,相距不远,其距离所反映留痕部位 的长度,必须小于工具的长度;两处痕迹各
打击痕迹
撬压痕迹
擦划痕迹
剪切痕迹
三、工具痕迹的特征


工具痕迹的特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反映 造型工具外表结构的宏观特征,即一般特征, 另一部分是反映造型工具外表结构的细微种 类,特征,即细节特征。 一般特征可反映造型工具与承受客体接触部 位的轮廓形貌、尺寸。细节特征可以反映造 型工具与客体接触部位的缺损、裂纹、缺角、 折皱、凹坑和凸点等形状、大小、深浅、位 文本 置、数量及相互关系等细微特征,是推断工 具种类、认定工具同一的重要依据。

剪刀撬压痕迹

利用剪刀撬压破坏时,双刃撬压常在客 体上留两个剪尖(平刃尖和斜刃尖)的 痕迹;单刃撬压则留下一个剪尖痕迹。 剪尖撬压痕迹的形状常因剪体移动而出 现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和有重叠痕迹的 现象。
钢丝钳撬压痕迹

钢丝钳撬压痕迹特征在拆离撬压时,多 留下嘴顶部位痕迹,深凹的压痕能清晰 地反映齿纹里端的形态特征。用钳头侧 面撬压时,则留下钳侧边楞的痕迹。当 钢丝钳用于夹持撬压时,(如夹锁扣), 则可以在锁扣上、下两面留下前后平台 痕迹及齿纹痕迹。

常见打击工具和痕迹特征
2、斧类工具及其痕迹 3、锄、镐类工具及其痕迹 4、棍棒类工具及其痕迹

太平斧
木工斧
消防斧
擦划痕迹

擦划痕迹时工具在客体表面滑动和挤压 作用时,形成的一种凹凸线条痕迹。擦 划痕迹一般不单独出现,多见于撬压、 打击、切割、削割等破坏作用时。
剪切痕迹

剪切痕迹是指利用钳剪刃口对客体进行 剪切作用时,使承受客体接触部位出现 变形或分离而形成的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