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典例1】读世界及甲、乙、丙、丁四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1)~(3)题。

(1)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1995~2000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乙、甲、丙、丁(3)甲、乙、丙、丁依次是()A.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C.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信息。

第(1)题,图中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丁死亡率都在1%左右,出生率在1%至2%之间,变化幅度最小。

第(2)题,注意图中斜线表示自然增长率,1995~2000年的数据要比较甲、乙、丙、丁中6代表的数据。

第(3)题,各年份中丁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最低,应是发达国家,欧洲符合,可排除A、C两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亚洲,所以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要高于亚洲,则甲是非洲。

【参考答案】(1)D(2)C(3)D【变式训练】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的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题。

(1)甲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1.333%(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地老年人口比重高【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甲地0~14岁死亡人口数为2 000×0.6%=12,15~59岁死亡人口数为 6 500×0.6%=39,60岁及以上死亡人口数为 1 500×2.5%=37.5;则甲地总死亡人口数为12+39+37.5=88.5,总死亡率为88.5/10 000=0.885%。

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甲地老年人口比重达15%,而乙地0~14岁人口比重达35%,故甲地为发达国家,乙地为发展中国家。

甲地人口年龄结构老,这也是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答案:(1)C(2)D【典例2】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国家。

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模式。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人口年龄构成图来考查人口增长、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题思路及过程如下:【参考答案】(1)发达发展中现代型传统型(2)人口老龄化严重少年儿童比重过大(3)(4)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借题发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

“高、低、高”为传统型;“三低”为现代型。

(3)直接利用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定传统型和现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长率高于1%的为传统型,低于1%的为现代型。

【学业达标训练】1.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A.人口数量B.人口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解析】选D。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2.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死亡率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解析】选D。

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空上存在明显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B.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长最快D.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解析】选C。

从近10万年来的人口增长来看,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一个由缓慢到快速再到缓慢的过程,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速,但还未达到最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进入最快增长期。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不仅体现在自然条件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社会条件的差异上。

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B.发达国家人口均表现为负增长C.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处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D.我国还未处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解析】选A。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欧洲部分国家人口表现为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为“传统型”,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完成5~7题。

5.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7.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5选A,6选A,7选D。

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高高低”的模式,属于原始型。

第6题,乙国人口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第7题,图中四国,丁国人口属于现代型,即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8、9题。

8.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解析】8选C,9选B。

本题组利用三角坐标图考查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可知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20%,人口老龄化最严重,②国0~14岁人口比重占60%,人口增长速度快,应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的增长。

10.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解析】选B。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产生是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共同结果。

11.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第(1)题,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进入加速阶段,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口快速增长。

第(2)题,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明显,亚非拉地区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完善等特点使人口增长快。

第(3)题,发达国家近代人口增长变缓,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答案:(1)①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②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加快(2)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完善(3)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12.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________。

(2)图中处于传统型模式的是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4)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图中的______阶段向________阶段的转变过程(填字母)。

这种转变主要是由我国大力开展的_________工作所致。

【解析】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即“高低高”,图中的B阶段符合这种人口增长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提倡的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降低,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2)B 多数发展中(3)C (4)B C 计划生育13.读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A为________ ,B为________ ,C为_________。

(2)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_______型。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是1.3%、0.6%、0.7%,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5)我国下列省市区中,目前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是(双选)()A.上海B.江苏C.西藏D.宁夏(6)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1-8中绘出1975~2000年期间的B曲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中“三率”的关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可判断三条曲线的名称。

根据图中“三率”的数据可认识到:建国初期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1960年“三率”出现反常现象,出生率骤降,死亡率骤升,致使自然增长率极低,这是因为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2002年的“三率”数据可判断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三低”的“现代型”,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转变存在着不同步性,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内部省区还处于过渡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