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详解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详解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是构成 胚胎的原始物质。 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 谷之精,是人出生以后赖以维持生 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肾精
封藏
肾气
2、精的施泄:
(1)精华物质,布散全身,濡养脏腑。 后天之精,经脾的转输 ,布散至脏 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与各脏的 血、津液相互化生,促进脏腑功能正常 发挥。 先天之精,化生元气,以三焦为通道, 布散全身,推动和激发各脏腑功能活动, 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 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 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一般以液态物质贮藏于脏腑中或 流动于脏腑之间。 《素问· 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 身之本也。”
精包括有: 1、广义之精:指藏于体内的一切液 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后 天之精、血、津液等。 2、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 的生殖之精。
• 中医学的先天之精,从分子生物学来 看,可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生殖细胞中 的核酸和性激素。在遗传工程中,核 酸是携带父母的遗传信息,形成胚胎,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根本物质;而性 激素则是人体繁殖机能的物质基础, 类似中医学中的“天癸”。 • 中医学的后天之精,目前研究认为: 主要是体内各种激素,如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同时 还包括蛋白质、糖、脂肪、各种维生 素、微量元素等。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来源:
1、先天之气: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气所 化生,又称原气或元气,为人身之气的 根本。 2、后天之气:包括源于脾胃化望的水 谷之精气和肺肾吸纳的自然界之清气,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如《素问· 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元气), 为气之根本。若肾失封藏,则精耗气衰。 2、脾胃为生气之源: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由脾的运化和胃的受 纳共同完成。脾气散精,将水谷之精微化生 为水谷之气。 3、肺为气之主: 肺主气,司呼吸,肺吸入清气参与宗气的 生成。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1、先天之精:禀于父母,为人体的 基础,又赖后天之精以充养。 2、后天之精:源于水谷,为人体的 补充,在先天之精的促成下化生。
(二)脏腑之精:分藏于脏腑,以 先天之精为最基本物质,以脾气转 输的后天之精为主要成分。化生脏 腑之气,具有推动脏腑功能的作用。 (三)生殖之精:源于肾精,由先 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化生, 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
1、物质性:是结构单位最小的物 质。用“最”表达。 如庄子所说:“人之生,气 之聚也”。 《淮南子· 天文训》:“精气 为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 本物质。
2、功能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最基本物质。 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天食人 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 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 自生”。 任何物质都有功能,有一定的表达 方式,这也叫做信息。
二、关于精气血津液与藏象学说的 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 质基础;同时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和 在体内的代谢,又依赖脏腑正常的 生理功能。因而,精气血津液神学 说与藏象学说关系尤为密切,是藏 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精
中医学关于精的理论,主要是研 究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其 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三、人身之气的运动
(一)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谓之气机。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气通过不息的运动发挥各种功能活 动,维持人的生命。气的运动一旦 停止,意味着生命活动也将终止。
(二)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 降:气自上而下。 出:气由内向外。 入:气由外向内。 《读医随笔》:“无升降,则无 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 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
具体表现: (1)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升其清阳,降其浊阴 肺的吸清呼浊 摄其所需,排其所弃 (2)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 血能载气 津液能载气
第二节 气
• 中医学中的气,与古代哲学中的气, 有明显的区别。 • 中医学气的理论重在研究人身之气 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 脏腑、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一)气的涵义: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 的极精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涵义包括三层意思:物质性、 功能性和运动性。
(2)生殖之精,施泄有度,繁衍生 命。 ①生殖之精的化生:生殖之精,由 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在 天癸的促发作用下而化生。 ②生殖之精的施泄:与肾气封藏、 肝气疏泄、脾气运化有关。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生殖之精是生命的本原。 2、濡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滋润濡 养各脏腑形体官窍。 3、化血:精可转化为血,为血生成来 源之一。 4、化气:精可化气,先天之精化生先 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化为谷气 与肺吸入清气结合化为宗气。 5、化神:精能化神,为神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概说
一、关于哲学与中医学精、精气和气: 中医学中,关于精气血津液神的理 论,与古代哲学的精、精气和气有密 切关系;但哲学多标示世界本原的物 质存在,是抽象的概念,而中医学中 的精气血津液多指具体的物质概念。 限于当时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也必 然发生哲学与医学、抽象与具体的物 质概念混称。
3、运动性:气是人体内具有很强活 力,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 《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 气散则形亡”。 《庄子· 知北游》:“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二)气与精的区别: 1、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气是由精化生的极微细的物质, 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