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医学-医学模式_PPT课件
社会医学-医学模式_PPT课件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 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 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
现代医学模式的涵义
一、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 二、肯定了生物医学的价值
如青霉素的发现、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有效控制了 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高发病率
三、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 四、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
健康的新概念体现
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 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 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 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 方式。
——其核心是医学观=疾病观+健康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
(1)社会性: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2)普遍性:任何人都受其影响(健康观、 疾病观等) (3)广泛性 :影响无所不在 (4)渐进性:表现为动态地发展,与社会、经 济、文化、政治、科学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5)稳定性:稳定与发展并存
2、医学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人为中心转变
①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提供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②病人有感情的需要 ③病人拥有相同的尊严和权利 ④病人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一)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
3、医学服务从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 区的转变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医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1、模式(model)——指在某一领域中
科学地指导人们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概念、 假设和法则。数理逻辑概念引用到各领域,如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成为总结各 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
4、医学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 向的转变
①病人教育 ②早期诊断 ③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④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
(二)对预防医学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 2.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
次发展 3.建立“高危”的概念:高危环境、高危因素、
高危人群
4.建立三级预防策略: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 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在《需要新 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中, 率先提出需要创立一种有别于生物医 学模式的新模式,即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一、对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一)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 1、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
保健型转变
病因的寻找不仅仅停留于生物医学角度和如何治疗,更多 的是考虑到如何综合预防?
因此,医院、医生、护士都应该转变角色功能, 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也应该转变模式
(一)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
防、临床预防
二、现代医学模式对健康服务的影响
卫生服务范围扩大:
由治疗服务→预防服务 生理服务→心理服务 院内服务→院外服务 技术服务→社会服务
三、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一、重视人文社科学模式的贡献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既把人看作“自然 人”,又把人看作“社会人”;既把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看作是一种生物学状态的变化,更看做是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的变化。新的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传统的 生物医学模式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更好地满足 人类发展医学、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 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