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生长因子 1.表皮生长因子 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转化生长因子 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抑素与接触抑制 对它们了解甚少,似乎任何 组织都可产生一种生长抑素抑制 本身的增殖。
关于干细胞
完美地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 器官伤残,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根据来源和个体发育过程人体干细 胞可分为:
不完全性再生:由纤维结缔来修复, 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故称纤维 性修复或疤痕修复。
在多种组织同时受损时,上述两种
修复过程常同时存在。
第一节 再生
(regeneration)
再生可分为: 生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常为纤维性修复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2.纤维组织的再生 3.软骨与骨的再生 4.血管的再生 5.肌组织的再生 6.神经组织的再生
1. 上 皮 组 织 的 再 生
①被复上皮:皮肤和粘膜上皮的 再生能力很强,通过创缘残存的上 皮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的中 心伸展,覆盖缺损表面。
②腺上皮再生: 能否完全再生, 取 决于基底膜及腺组织的网状支架是 否保存完好。
上皮再生过程
腺上皮的增生与修复
2. 纤 维 组 织 的 再 生
纤维组织的潜在再生能力 较强。纤维组织受损后,局部 静止的纤维细胞和未分化的原 始间叶细胞分裂增生形成纤维 母细胞,随后变成纤维细胞。
创口愈合过 程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一期
术后两周
愈合
术后两年
二期愈合
术 后 两 年(丝线残留)
痂下愈合
二、骨 折 的 愈 合
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或再塑
骨折的愈合 过程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促进因素
延迟因素
青少年
感染
局部血供良好 异物
笫14天 笫21天 笫27天
(二)创 伤 愈 合 的 类 型
1.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小、创缘整 齐、对合紧密、无感染的伤口,愈合的时 间短,留下的疤痕小。如外科手术切口
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 齐,无法对合或有异物或有感染,愈合 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疤痕较大。
3.痂下愈合:坏死组织织少,出血及渗 出液干化结成痂皮,可保护创面。
全身营养良好 维生素C缺乏
神经支配完好等 某些药物
三、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死亡和各种因素引起的细 胞损伤,均可剌激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受基因控制。 已知的有以下三方面: 1.细胞外基质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2.生长因子 3.抑素与接触抑制
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在任何组织都占有相当 比例,以连接细胞,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结 构和功能。 1.胶原纤维 2.弹力蛋白 3.粘附性糖蛋白和整合素 4.基质细胞蛋白 5.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素
新鲜肉芽眼观呈鲜红湿润、
柔软、细嫩、颗粒状。
肉芽组织眼观
(二)肉 芽 组 织 的 功 能
肉芽组织有以下作用: 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2.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血凝块、坏死组织、 血栓及其他异物;
(三)、肉芽组织的结局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 即可出现。随后(1-2周)肉芽组织 逐渐成熟,表现为水分逐渐吸收; 炎症逐渐消退;毛细血管逐渐减少, 部分根据需要转变成小动、静脉; 成纤维细胞逐渐变成纤维细胞。最 后,胶原纤维增加(纤维化)且发 生玻璃样变,老化为疤痕组织。
二、疤痕组织的形态与作用
• 疤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 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 疤痕组织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填补 组织缺损,并持组织器官完整性及 坚固性。
• 疤痕组织对机体不利的一面:疤痕 收缩、疤痕性粘连及疤痕疙瘩。
肉芽组织的演变
溃 疡 (ulcer)
胃溃疡
胃 溃 疡 愈 合 (瘢痕收缩)
毛细血管再生过程
5. 肌 肉 组 织 的 再 生
横纹肌受损后能否完全再生 取决于肌膜是否存在及肌纤维是否 完全断裂。
平滑肌再生能力非常差,损伤后 多由疤痕组织修复。
心肌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受损后 由疤痕组织代替。
横纹肌的损伤与修复
6.神 经 组 织 的 再 生
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 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 形成胶质疤痕。神经纤维受损, 在神经细胞存活的情况下,如保 存远端髓鞘,距离<2.5cm,可 获完全再生。如离断的神经纤维 相隔太远,会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损伤的修复
修复(repair)是机体的细胞、 组织或脏器损伤后,机体对缺损部 位进行修补的过程。修复后可完全 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参与修复过程的主要成分包括细胞 外基质和各种细胞。
修复过程有两种形式: 完全性再生:死亡细胞由同类细胞增 生补充、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1. 胚胎性干细胞是着床前前胚胎内 细胞群的全能干细胞,具有向三个胚层 分化的能力,可以分化为成体所有类型 的成熟细胞。
2.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各组织器官 中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不成 熟细胞。
几种成体干细胞
第二节、纤维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首先通过肉芽组 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 坏死组织及其异物,并填补组织 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以胶原 纤维为主的疤痕组织,修复便告 完成。
(一) 肉 芽 组 织
(granulation tissue)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 血管、成纤维细胞及不等量炎细 胞组成。
疤 痕 粘伤 愈 合
一、皮肤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多种组织再生的过程。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的早期变化(炎症反应); 2.伤口收缩;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3.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 4.上皮及其他各种组织再生。
创口愈合过 程
未分化的 原始间叶细胞 纤维细胞
纤维母细胞 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组织再生
3. 软 骨 和 骨 的 再 生
骨组织再生力强, 骨折后 可完全修复。
软骨再生力弱,软骨组织缺损 较大时,由纤维组织修复。
4.血 管 的 再 生
①毛细血管是以出芽方式再生, 由内皮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 ②大血管断离后需进行吻合,内 皮细胞可完全再生,但离断处的 肌肉组织不能再生,由疤痕组织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