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语文各类必备知识点大全

2019年高考语文各类必备知识点大全

2019年高考语文各类必备知识点大全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词注意:括号的为正确字。

1.安祥(详) 37.重迭(叠) 73.粗旷(犷) 109.蜂涌(拥)2.甘败(拜)下风38.渡(度)假村74.针贬(砭) 120.复(覆)盖3.三步(部)曲39.防(妨)碍75.震憾(撼)121.复(覆)灭4.食不裹(果)腹40.幅(辐)射76.凑和(合) 122.松驰(弛)5.泊(舶)来品41.一幅(副)对联77.脉博(搏) 123.家俱(具)6.按步(部)就班42.天翻地复(覆)78.迫不急(及)待124.欣尝(赏)7.指手划(画)脚43.言简意骇(赅)79.既(即)使125.迷(谜)团8.一愁(筹)莫展44.气慨(概)80.追朔(溯) 126.精萃(粹)9.穿(川)流不息45.一股(鼓)作气81.草管(菅)人命127.偶而(尔)10.哈蜜(密)瓜46.悬梁刺骨(股)82.娇(矫)柔(揉)造作128.善(擅)长11.挖墙角(脚)47.再接再励(厉)83.萎糜(靡)不振129.迁徒(徙)12.一诺千斤(金) 48.老俩(两)口84.沉缅(湎) 130.打腊(蜡)13.不径(胫)而走49.黄梁(粱)美梦85.名(明)信片131.蒜苔(薹)14.做(坐)月子50.了(了)望86.默(墨)守成规132.颂(诵)读15.不落巢(窠)臼51.爱(艾)滋病87.大姆(拇)指133.人材(才)16.烩(脍)炙人口52.杀戳(戮)88.沤(呕)心沥血134.座(坐)落17.洁白无暇(瑕) 53.痉孪(挛)89.凭(平)添135.雾淞(凇)18.死皮癞(赖)脸54.美仑(轮)美奂90.出奇(其)不意136.精减(简)19.兰(蓝)天白云55.罗(啰)唆91.修茸(葺) 137.增殖(值)20.鼎立(力)相助56.蛛丝蚂(马)迹92.亲(青)睐138.蹚(趟)水21.磬(罄)竹难书57.一如继(既)往93.弦(旋)律139.装祯(帧)22.入场卷(券)58.鬼鬼崇崇(祟祟)94.膺(赝)品140.发韧(轫)23.声名雀(鹊)起59.金榜提(题)名95.渲(宣)泄141.夜霄(宵)24.笑咪咪(眯眯)60.走头(投)无路96.寒喧(暄) 142.元霄(宵)25.常(长)年累月61.趋之若骛(鹜)97.竭泽而鱼(渔) 143.九宵(霄)26.公诸(之)于众62.终身(生)事业98.滥芋(竽)充数144.萤(荧)光27.谈笑风声(生)63.终生(身)受益99.世外桃园(源) 145.急燥(躁)28.人情事(世)故64.名不符(副)实100.脏(赃)款146.坐阵(镇)29.有持(恃)无恐65.不能自己(已)101.回(迥)然不同147.就序(绪)30.额首(手)称庆66.姿(恣)意妄为102.弹(殚)精竭虑148.九洲(州)31.旁证(征)博引67.雄奇俊(峻)拔103.惶(皇)失措149.俏(悄)然32.饮鸠(鸩)止渴68.身体姿式(势)104.泰(淡)然处之150.峻(竣)工33.打破记(纪)录69.了了(寥寥)无几105.床第(笫)之私151.编篡(纂)34.名符(副)其实70.尤(犹)如猛虎下山106.老声(生)常谈152.格(恪)守35.灸(炙)手可热71.维(惟)妙维(惟)肖107.开天劈(辟)地153.蜇(蛰)伏36.宁缺勿(毋)滥72.可望不可及(即) 108.一杯(抔)黄土154.表帅(率)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1 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章)2 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3 滥竽(芋)充数追溯(朔)赃(脏)款洁白无瑕(暇)4 床笫(第)之私杀戮(戳)旋(弦)律趋之若鹜(骛)5 甘拜(败)下风沉湎(缅)青(亲)睐再接再厉(励)6 一筹(愁)莫展迁徙(徒)宣(渲)泄悬梁刺股(骨)7 鼎力(立)相助九霄(宵)平(凭)添竭泽而渔(鱼)8 出其(奇)不意松弛(驰)赝(膺)品天翻地覆(复)9 饮鸩(鸠)止渴气概(慨)蘸(醮)水不能自已(己)10 有恃(持)无恐粗犷(旷)蛰(蜇)伏微言大义(意)11 额手(首)称庆发轫(韧)妨(防)碍川(穿)流不息12 不胫(径)而走精粹(萃)瘙(搔)痒病炙(灸)手可热13 走投(头)无路凑合(和)坐(做)月子刎(吻)颈之交14 一鼓(股)作气寒暄(喧)度(渡)假村矫(娇)揉造作15 美轮(仑)美奂修葺(茸)舶(泊)来品脍(烩)炙人口16 旁征(证)博引膨胀(涨)明(名)信片疾(急)风劲草17 迫不及(急)待编纂(篡)流线型(形)呕(沤)心沥血18 金榜题(提)名装帧(祯)挖墙脚(角)墨(默)守成规18 食不果(裹)腹坐镇(阵)捉迷(谜)藏罄(磬)竹难书20 不落窠(巢)臼浩渺(缈)老两(俩)口一如既(继)往21 蛛丝马(蚂)迹痉挛(孪)大拇(姆)指理屈词(辞)穷22 名门望(旺)族水龙(笼)头声名鹊(雀)起人情世(事)故高考语文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古诗词鉴赏: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容易忽视的四个暗示意象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松柏、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

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

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

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

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