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摘要: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发展上的问题。

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不景气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本文以此为指导思想,在系统分析中国海外投资的特点和现状、以及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中国政府的政策的倾向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向和策略,旨在为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海外企业整体水平提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投资;中国企业;中国海外投资政策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一、我国的海外投资状况第一,中国投资的地区和行业有广泛发展,从上个世纪以来主要集中在美欧,港澳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截止到2010年,中国企业在178个国家建立了1.6万个境外企业。

投资行业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发展到加工制造、零售批发、金融、商业服务、采矿和交通运输占总投资的88.3%。

第二,境外投资业务迅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1亿美元,同比增加21.7%,年均增速为49.9%。

其中,非金融类为601.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5.9%;金融类为86.3亿美元。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排名第五位,第一次超过传统外投资发达国家,其中有,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

第三,投资存量多。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投资增幅最大的是欧洲和大洋洲。

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为3172.1亿美元,居全球排名第17位。

在总存量中,亚洲为2281.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71.9%;拉丁美洲为438.8亿美元,占总存量的13.8%,但是,大洋洲、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其中,中国在大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是2005年末投资存量的13.2倍,达到86.1亿美元。

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占投资总存量的 9.4%,比去年增加2%。

第四,并购成投资成主要方式,再投资资金上升。

在2010年,并购方式的直接对外投资金额为297亿美元,同比上涨了54.7%,占流量总额的43.2%。

其中,并购领域包括了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采矿、专业技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当期利润再投资240亿美元,较上年上涨了48.9%,所占当期总流量比重34.9%,较去年上涨了6.4%。

第五,对外投资的主要国家增长加快。

在2010年中,投资发达国家(地区)有明显的提高,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为3.38亿美元,同比增加302%;对欧盟直接投资为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对东盟直接投资为44.05亿美元,同比增加63.2%;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为13.08亿美元,同比增加44%;对俄罗斯直接投资为5.68亿美元,同比增加63%。

①二、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一)对外投资存量多但企业的规模偏小我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中很大比重都是小型企业而且规模比较小,但是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很多都是外国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产生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反过来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就很难形成规模,缺乏竞争优势,很难与世界上的跨国企业相抗衡。

(二)海外投资结构不合理在对海外投资企业分布上看,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进行投资,但是大多数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占投资总量85.7%而对发达国家投资明显偏少投资总量只有9.4%。

这对于我国海外公司开发达国家的市场极为不利。

在投资的产业上看,海外投资企业主要投资的方向是劳动密集型的低价值的产业,缺乏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

不利于我国企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中的地位。

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直接投资并购的方式占主要地位,其他混合投资方式比较少。

这样的投资方式不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国外的资金却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也影响我国推进海外投资的步伐。

(三)政府管理海外投资比较薄弱政府缺乏海外投资的规划及指导,投资的产业多为国外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的行业。

没有积极地出台政策引导及鼓励海外企业的投资高水平产业。

缺乏对海外投资的法制建设,现在对海外投资没有建设形成专门的法律体系,法律约束力和保护力不强导致海外在一定程度处于无序的投资状态。

缺乏对企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导致海外投资企业在取得信息有一定的困难而错过投资的最佳时机。

(四)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国际上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

缺乏高素质国际人才是我国海外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团队的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严重缺少懂得国际贸易管理、国际惯例以及熟悉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因而我国的企业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

(五)对外投资企业缺乏总体发展战略我国的对外投资的企业大多数是没有很好的长期规划战略。

海外投资具有一种是试探性,偶然性的,可能因为遇到一个外国企业需要重组公司的机会,或者当地一种政策上的优惠。

没有全面考虑公司发展的未来和当地企业的隐性成本,导致海外投资企业获得的只是一个“包袱”。

此外,海外投资的市场的目的还是扩展出口市场,增加现有技术产品的生产,而不是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企业技术水平。

这种投资缺乏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全局发展的意识,走一步说一步,将导致海外投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优势。

(六)缺乏核心技术在海外投资中,核心技术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利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优势,没有获得高利润的能力,但是我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拥有的或投资的仅仅是“适用技术”,适用行业的技术水平,没有先进的技术,所以没有竞争优势。

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只是离消费市场较近,减少了运输成本,得到优惠政策,其他方面毫无改善。

(七)对市场投资信息掌握不充足在进行对外投资中,如果海外投资企业不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并购的企业的现状或投资当地的真时情况,那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了解东道国的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公会的力量影响力,市场供需情况,当地习俗、稳定情况,以及微观层面的工资薪酬、人员的积极性、行业竞争程度等等方面的情况。

比如,在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时,tcl不知道违反了当地雇员方面的法律辞退了原来公司1 000多名员工而蒙受损失,不得不再次注入资金来弥补失误。

上面的案例很有力的说明了tcl没有对法国的雇佣制度全面了解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改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措施建议(一)政府制定鼓励和促进海外投资的政策1.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整以对外贸易法为主,其他单行法规为辅的法律体系,明确国家对海外投资保护的原则和立场,促进和保护海外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我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做强有力的后盾。

其次要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规避制度,积极协商为海外投资企业争取买方信贷,减少双重增税的机会。

再次,要健全对外投资的监管。

从以前的“重审批、轻监管”到全方位管理,不让企业处于由其自行发展的状态,监督企业防范宏观方面风险。

明确国内主体与境外公司之间的关系。

督促企业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努力确保海外资产保值增值。

2.健全促进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为了更好的为海外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政府要从多方面提供支持海外企业的政策。

首先,要从税收上进行减免,比如,对外投资企业实施低税率或一段时间的免税待遇,对高技术产业、朝阳产业实施税收减免等。

其次,积极运用财政手段进行,在鼓励项目和高技术产业上,政府进行对企业的补贴,或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等。

再次,要积极与企业、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培育的人才提供补贴,来促进企业的人才体系的建成。

还要积极为进行技术开发、项目发开的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的援助。

3.健全促进海外投资的服务体系。

对于政府来说,为海外投资企业的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投资协助、技术支持等方面。

首先,信息服务。

因为外资企业大多数没有能力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经济运行状况、相关法律和税收及政府管理程序等深层次的信息。

但是政府在这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信息网,可以得到比较详细的信息。

所以,政府要完善对外投资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并积极组织大型的交流活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其次,投资协助。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外交服务,积极为企业的投资铺路。

为企业提供指导意见并为企业投资签订双边保护协定。

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便利。

再次,技术支持。

一方面,为企业培训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复合型人才提供设施、经费等条件。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海外投资的研究及开发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海外投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二)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及制定战略部署1.企业科学地制定自己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

制定长期投资策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规划。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同行业的生产信息和经济环境以及自己自身的条件,进行海外投资开发自己的优势产品和区位优势。

其次,要根据对不同国家(地区)生产要素了解,选出一个最佳的优化组合效果。

应该注重企业的整体发展的效益,而不是单单投资某国产生的当前利润。

因此,在产业规划中,海外投资要着眼大局,规划长期发展宏图,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经营下去。

2.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及创新,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争夺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核心技术的研究需要很多的费用和大量的人才投入,很多企业不希望自己短期的利润下降忽视核心技术的创新。

可是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投入资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促使产业升级,使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和企业发展占据有利地位。

3.培养吸收国际化专业人才。

海外投资需要很多方面专业人才,而人才又是海外企业对外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

因此,中国海外企业应增加费用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比如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的人才。

在无法自己培养的情况下,海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来弥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海外投资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培训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对企业人才的供给。

4.以海外市场为导向并加强品牌的建设。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海外投资企业要以海外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产业。

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这样产业的产品容易受到国际厂家和消费者的青睐,并能成功进入国外市场,能够增加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