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选址要求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选址要求

附件2: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选址要求
1.观测环境
距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如高大建筑、大面积玻璃墙、大型金属物体、树木、大面积水域、海滩和易积水地带等)的距离不小于200m;
点位视野开阔,视场内不宜有高度角大于10°的成片障碍物;
应远离强磁场、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电视台、微波站、雷击区300米以上;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150米以上;
观测环境应安全僻静,且地质稳固。

2.地质环境
点位应选在稳定地质块体上,点位地面基础稳定,避开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区(如断裂带、易发生滑坡与沉陷等局部变形地区)和易受水淹或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便于长期保存测量标志;
点位应避免选在近期利用或开工建设的区域内;
1
不应设立在易发生滑坡、沉陷、隆起等地面局部变形的地点;
不应设立在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 不应设立在距铁路200米,距公路100米内或其它受剧烈振动的地点;
屋顶站所在建筑物必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建筑物高度不超过30米、竣工三年以上。

3.观测墩建设要求
屋顶观测墩,应建设在建筑物承重结构上。

观测墩应具备完善的防雷设施。

屋顶观测墩与屋顶面接合处应做防水处理。

如果屋顶多于一个观测墩,则观测墩的间距大于5m。

屋顶观测墩基座建设需求
a)凿开点位所在的水泥板尺寸应约为600×600mm,深约
10cm,直至露出楼面钢筋,与基座的钢筋结构焊接。

b)凿开的楼面上在承重柱上需用水钻至少钻4个深
60~80cm、间距约为16cm 的矩形排列的钻孔(孔径为
38mm);并对钻孔进行清洗、风干。

c)需用镀锌铁板条焊接在支柱的主筋上作为防雷的引线
通出基座外。

在不同的位置焊接两个上述的引线。

d)对观测墩基座需进行防水处理并修复原建筑物的防水2
层,并根据设计对基座进行外装饰。

e)布设观测墩到机房的BDS信号线保护管,保护管的大
小要合适(参考直径为63mm的饮水管)。

4.上报资料清单
站点的详细地址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楼顶照片,总计6张,拟建站点的近景和远景照片两张,站立在拟建站点位置,在距离楼顶面1.5米高度,东南西北四个方4张照片。

机房照片,拟放置机柜位置的近景和远景照片2张。

楼顶观测墩到机房机柜放置处的走线距离。

室内及室外的防雷设施,如有无避雷针、接地线等。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