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 PPT
-3
催化剂 +2
4NH3+5O2=高=温=4NO+6H2O
这个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 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3、氨的用途: (1)氮肥 (2)致冷剂 (3)化工原料
无机:生产硝酸、铵盐和纯碱等 有机: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和尿素等 生产硝酸原理:
NH3 NO NO2 HNO3+NO
二 铵盐
铵盐的形成:NH3 + H+=NH4+ 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晶体 铵盐都易溶于水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想想看: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 成较大的压差;
(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科学视野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 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
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去收集弥漫在大气 中的氨气?
3、被困在其中的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吸入 氨气保证安全?
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易液化,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作制
冷剂)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氨的喷泉实验如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 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 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 现象。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NH 3+H2O
NH 3·H 2O
NH 3·H 2O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H 2O =NH3↑ +H2O
思考与讨论
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微粒种类 主要性质
纯净物(非电 解质)
NH3分子
不具有碱性
混合物(NH3·H2O为弱 电解质) NH3、NH3·H2O、H2O、 NH4+、OH-、H+ 具有碱的通性
(4)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5)检验: a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c:遇浓盐酸产生大量的白烟 (6)尾气 处理:用水吸收NH3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常用试剂有哪些?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他简 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 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铵盐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 + HCl ↑
∆
NH4HCO3 = NH3↑ +H2O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
(2)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
·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 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 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 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 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 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 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 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 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思考】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 逼人?
讨论: NH3如何收集?
如何检验NH3已经收满?剩余的NH3如何处理? 若要制备干燥的NH3 ,可用什么作干燥剂?
NH3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NH4Cl Ca(OH)2 (2)原理:
△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 能存在
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
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
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 近(不要接触)。观察现象。
1.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 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 中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2.硝酸与氨气反应能否产生白烟?
那硫酸或者磷酸呢?
(3)-N3H3具有还原性
浓氨水
Hale Waihona Puke NH3·H2O == NH3↑+ H2O
3 工业制法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现场会寒气逼人?
液氨气化吸收热量
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
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
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
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
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
运用:
实验室用来制NH3、用于NH4+的检验
反应实质:
NH4++ OH-=△ NH3↑+H2O
三 NH3的制法
1 NH3的实验室制法
• 原理:加热铵盐与碱的固体混合物
• 如:将固体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即 得到NH3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