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汉语方言研究
摘要:昭通市昭阳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方言很有特色。
本文主要是对其的概况进行简单描述,重点在于方言的本身进行研究。
包含了: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用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方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用
一、语音分析
(一)声母:昭通话有18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p巴伯p怕婆 m妈莫f发费t大多t他脱 n 那闹 ts资在 ts 词才 s 四赛 z日热t 及节 t其切洗写k 哥个k课可x喝喊昭通方言声母有如下的特点:大部分都是清辅音声母,仅有3
个浊辅音声母,即[m n z];没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
[f]在合口呼韵母[u]前摩擦稍强。
[n]少数人有时也读成[l],但[n] [l]不对立。
[z]舌尖前浊擦音。
[h]摩擦并不强。
零声母字包括无声母的起音字。
[i u y]介音的字大都是纯元音起音,很少摩擦成分。
例如:二以牙要也妖有于言音样用哇外围玩问网与月晕元。
有些读j、q、x声母的字可能读成其他的音。
如:j读成g、x、q的字有:皆秸街解介阶芥界戒诫届窖角、酵校、截歼笺浸倔掘。
q读成k、j的字有:壳敲、侵。
x读成h、g、q、j、s的字有:项巷鞋吓蟹解、械、纤先翔详祥、匣、续
(二)韵母:昭通话有31个韵母:
a 吧怕嘛 ia 家恰下ua 抓帅挂o 波破多 io 虐雀要 l 只字词i 比屁地 u 不无毒 o 报跑 io 表票热 ie 别却 i 拜 ui 帅 ei 被背 uei 贵岁u 都肉 iu 妞牛an 版 iε边缘 uan 短a 刚 ia 娘 ua 光 n 奔in 音并云 un 论 o东翁朋 io 熊
没有撮口呼韵母的字,凡是撮口呼的字都读成齐齿呼,因而“移、鱼”同音,“叶、月”不分,“烟、渊”一致,“因、晕”难辨。
有io、iu两个特殊韵母。
昭通话里读作u韵母,而普通话里是其他韵母的字有:佛(fo),绿(lü),驴(lü),六(liu),肉(rou),轴(zhou)。
有些普通话里读ei韵的音在方言里读作uei音,比如:类、泪、累、内、雷、擂、磊等字。
一些在普通话里读ü韵的字,在方言里读uei韵,如:吕、铝。
部分ü韵的字读作iou韵,如:育、曲。
在方言中有些应该读ong音的字,读作了eng、ueng等韵。
但有规律:方言读ong韵的字,如果声母是b、p、m、f,则普通话读为eng韵,如崩、朋、盟、封。
方言里零声母的ong韵字,有“翁嗡瓮”三个,普通话都读为ueng。
(三)声调:昭通话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44、31、53、213。
阴平 44 一中松通工低边安开初天三飞阳平 31 谈没才红尘
穷徐福人龙云集回上声 53 产想永古捧孔酒有眼引井养女去声213 旺外汉做进住正对愿叫利益地
(四)昭通方言里特殊的拼合规律:
1.普通话中的b、p、m、f不与ong相拼。
昭通话的bong(崩)、pong(碰)、mong(梦)、fong(丰),普通话读为beng、peng、meng、feng。
2.普通话b、p、m不与e相拼。
昭通方言里的be(北、白)、pe(迫、拍)、me(墨、麦)。
是普通话里b、p、m与ei、ai或o
相拼的音节。
3.普通话d、t、l、g、k、h、z、c、s不与o拼,却与uo相拼。
昭通话的do(多)、to(拖)、lo(罗)、go(锅)、ko (扩)、ho(货)、zo(作)、co(错)、so(索)等音节,在普通话中应分别读作duo、tuo、luo、guo、kuo、huo、zuo、cuo、suo。
即把昭通方言中拼上述声母的o韵母,全部改为uo韵母。
4.普通话t、d、n、l不与en相拼。
和eng相拼(嫩,扽除外)。
昭通话中与t、d、n、l相拼的en韵,应该改为eng韵,读作deng(灯)、teng(疼)、neng(能)、leng(冷)。
5.普通话中的d、t不与in
相拼。
昭通话中的din(丁)、tin(听),普通话分别读作ding、ting。
6.普通话n、l不与uei相拼,昭通话的nuei(内)、luei (累、吕)则是普通话里n、l与ei或ü相拼的音节。
7.普通话ong 不能自成音节。
昭通话自成音节的ong(翁),普通话读weng。
8.普通话o韵不单独成音节,昭通话自成音节的o(恶、饿),普通话读e或wo。
二、词汇、语法分析
昭通方言与古代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因而基本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大体一致、但移民们不同方言的融合、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以及昭通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的存在,又使昭通方言拥有
大量具有地方色彩的地域词。
(一)名词: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词有:背阴(阳光找不到的地方);年把两年(这几年);毛驴驴(小骡子);耶耶(叔叔);戳戳帽(鸭舌帽)。
(二)动词:具有地方特色的动词有:挨(靠近);撮(舀的意思);渎(一种烹饪的方式);拣嘴(挑食);沙嘛(哄骗)。
(三)形容词: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容词:妈沙(还可以);逗头(合适);小腿弹三弦(小腿发抖,形容害怕的样子)。
(四)代词: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词:别个(别人);啥子(什么);我屋头(我家里);人家(别人)。
(五)副词:具有地方特色的副词:才将(刚才);恰恰(恰好);跟都(跟着);何消(何必);丁工(总是)。
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一)名词加后缀“场、法、首”等,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后缀“场”表示“价值”的意义,比如:吃场、想场、说场;“法”表示“方式、方法”等意义,如:吃法、整法、算法;“首”表示方位,如:屋首、高首、外首。
(二)单音节词名词可重叠,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相当于“子、儿”等名词后缀。
如:箱箱、架架、勺勺、面面、罐罐。
(三)“家”的用法。
可以加在表示人的名词后,表示复数或者起强调的作用。
例如:娃娃家都坐好;小姑娘家要讲点规矩。
(四)疑问句句型为:主语+格+谓语。
比如:饭格熟了?你格要走了?你们格要去看电影呢?(五)在通话里还
存在着一些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
程度补语:主要由硬是,死了,要死,要命等构成,表示程度极深。
比如:难看的要命,气得要死,咸得要死,难过得要命。
可能补语:动词+得,表示有某种可能性,或者是有某种能力,例如:肉熟了,吃得(可以吃);他吃饭吃得(能吃)。
动词+得+到,例如:我看得到(我看得见)。
动词+都+动词+掉咯,强调动作已经完成了,例如:他走都走掉咯。
此外,这种可能补语还有否定结构。
昭通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方言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方言是语言最宝贵的资源,应当重视对它的影响,不能因为现在全国推行普通话,因而把方言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可以忽略它,这是错误的做法。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积才,颜晓云.云南方音辩证.[m] 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2]张映庚.大关方言志.[m] 语文出版社.1990年5月
[3]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m]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