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据与标准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据与标准

(3)心包炎
可分为尿毒症性或透析相关性。前者已极少见,后者可见 于透析不充分者,其临床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同,唯心包 积液多为血性,可能慢是性毛肾细衰血竭管诊破断裂依所致。
据和标准
(4)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迅速,冠心病是主要死亡原因
之一。脑动脉和全身周围动脉亦同样发生动脉粥样硬 化。主要是由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所致。有学者认为与 血PTH增高也有关。
GFR↓→P的排泄↓→高血P、低血Ca2+ →刺激PTH分泌
↑→肾小管排P↑→血P正常
GFR↓↓(肾功能进一步恶化)→P的排泻↓↓→PTH的分泌
↑↑但也不足以排泄过多的P→血P↑、血Ca2+↓→刺激PTH分 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溶骨作用↑→骨P释放↑, 同时又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转移性钙化、周围神经病变 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据和 标准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阿朗佐·莫宁是NBA的铁人,在2000年-2001年赛季时被查出有肾病,结果几乎离开赛场两年,
2003年复出。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临床表现及其产生 原理。掌握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促使病情恶化的 因素、透析疗法。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的蓄积
● 小分子含氮物质(尿素、尿酸等) ● 中分子毒性物质(激素等)
● 大分子毒性物质(胰升糖素等) 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 2、钾的平衡失调 3、酸中毒 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 5、高镁血症
(5)呼吸系统症状 酸中毒呼吸深而长 肺水肿 尿毒症肺炎(肺部X线示 “蝴蝶翼”)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2、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
肾衰常有贫血,是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贫血发生的机制
① EPO生成减少 ② CRF时潴留的毒性物质抑制RBC的生成 ③ RBC破坏加速 *毒物作用于RBC膜,ATP酶的活性↓,钠泵失灵,RBC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5.尿毒症毒素学说 尿毒症的临床症状是由于尿毒症的毒素在体内
蓄积所致,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可减轻尿 毒症的症状,而通过透析治疗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症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6.脂质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进其在肾
脏组织的迁徙和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导 致肾脏损害。
(二)、分期
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GFR降至正常的50%~80%,无症 状
氮质血症期:GFR降至正常的25%~50%,血肌酐升高 (<450μmol/L),轻度贫血、多尿、夜尿
肾衰竭期:GFR低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显著升 高(450-707μmol/L),明显贫血、夜尿增多及水电解质失 调,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症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发病机制
1.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 当不同病因导致病变肾单位的功能丧失,肾功能
只能由健存肾单位来代偿.随着病变进展,健存肾单 位日益减少,当健存肾单位减少到不足以维持正常的 泌尿功能时,内环境开始发生紊乱,出现肾衰的症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病因
肾单位不断破坏
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二)各系统症状
1、心血管和肺症状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1)高血压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高血压
(2)心力衰竭
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其原因大都与钠、水潴留及高血压有 关,但亦有部分病例可能与尿毒症心肌病有关。在尿毒症 时常有心肌病表现,如心脏扩大、持续性心动过速、奔马 律、心律失常等。
膜的脆性↑,易于破坏; *肾血管内有纤维蛋白沉着,妨碍RBC在血管内流动,
RBC受到机械损伤而破裂。 ④ 铁的再利用障碍 ⑤ 出血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2)出血倾向
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 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治疗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概述
(一)、定义: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 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 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4.肾小管- 肾间质损害
近年来,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和纤维化在CRF进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 慢性肾脏疾病的预后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存在及其损伤程 度有关。
此外,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几乎均伴有肾小管的萎缩, 因此,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 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矫枉失衡
GFR↓
血中某物质(P)↑
(矫枉) 浓度正常
(促进排泄)
某因子(PTH) ↑
机体损害 (失衡)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3.肾小球过度滤过 肾功能的过度代偿加重了肾的损伤,促进肾功能衰竭。 80年代,Brenner提出的高血流动力学说,认为高灌注、
高血压和高滤过等代偿性变化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存肾 单位进行性毁损的重要原因。
尿毒症期:GFR低于正常的10%,血肌酐>707μmol/L, 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显著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尿毒症期


肾功能衰竭期

氮质血症期

无症状期
25 50 75 100
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病因
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多囊肾
梗阻性肾病
肾功能代偿仍不全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2.矫枉失衡 当肾单位GFR进行性减少以致某一溶质的滤过减少时,
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机体可通过分泌某种体液因子来促 进该物质的排泄,但新的反应又对机体的其他生理功能产 生了不良影响,导致了新的不平衡,并可能产生新的症状, 加重病情的发展。
慢性肾衰竭诊断依 据和标准
相关主题